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青少年期的中心发展任务。自E.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概念之后,已有大量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主要包括概念解析、测量方法和相关研究内容等方面对中西方有关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的影响,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的把握等。 相似文献
2.
赵晓红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73-174
近四十年来,自我同一性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外形成了专门的研究领域,国内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国内自我同一性研究聚焦在对自我同一性测量工具的修订、影响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因素及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自我同一性与其他心理侧面的关系方面.培养和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积极发展,对于充分利用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青少年的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自我同一性与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向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6):20-23
青少年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从青少年道德人格结构和发展的过程看,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道德人格发展的核心,它是青少年道德人格发展诸要素的整合力量,也是青少年道德人格同一化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彭永东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4):68-70,99
自我同一性是艾里克森关于青少年人格发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内因理论为指导,在指出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健全人格关键的基础上,分析了自我同一性危机的表现和根源,对达成自我同一性的三个途径,即培养一致的情感和态度、培养贯通的需要和能力、培养恒定的目标和信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同一性形成的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了同一性对人格完善发展的具体影响,从性格特征、社会信任感、社会性合作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提出当代青少年同一性教育、研究中的一些启示,倡导加强对青少年自我认知的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完善自我同一性,促进人格健康。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理论,通过分析湖北省武汉市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即流动青少年自我意识存在矛盾、自我与社会认知存在偏差、家庭教育方式及亲子关系存在问题、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缺乏及教学条件落后、缺乏与城市同龄人的沟通交流、流动青少年聚集的社区基本设施不足、卫生条件较差和社会主流文化对流动青少年群体的负面评价等因素,探讨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策略,优化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通过回答“我是谁”以及“我要成为谁”的问题,对过去的经验进行综合,是一个由不稳定到稳定、由区别到统一的过程。当前部分青少年在道德形成过程中产生了思想和行为的偏差,不仅荒废了自身,而且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认识、研究青少年道德形成路径打开了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8.
王兰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55-157
探索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结构,运用访谈法、问卷法对1000多名包括中学生、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进行自我同一性结构的大样本研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青少年学生自我同一性结构的八因素结构模型为最优模型。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结构包括自我方向感、自我价值感等八个因素,问卷从自我同一性危机的程度揭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程度,为自我同一性这一抽象的概念提供了易于理解的新视角,是适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概述了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与自我同一性的理论概要的基础上,介绍了马西亚(J.E.Marcia)、小此木启吾、加藤厚、张日昇等中外心理学家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存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2)
Erikson首次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Marcia加以扩展提出了同一性状态说,之后自我同一性引发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而青少年的同一性形成与家庭因素的关系更是近几十年来研究的重点。通过概述国内外对家庭因素的影响的研究,包括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方式、父母受教育程度等,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彭永东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5):120-122
对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并运用该理论,构建了包括确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目标、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和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环境等内容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体系,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有价值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刘玉梅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8,21(6):887-890
道德同一性的衡量标准是健康的自我意识、有效的他人镜像以及与认知一致的道德行为等。不能正确利用网络的青少年,会产生道德自我意识的危机、他人镜像的混乱以及道德行为偏离等同一性危机。德育工作者应该善于利用网络平台,采取措施来重建青少年的道德同一性。 相似文献
13.
危机与重建:网络中的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
道德同一性的衡量标准是健康的自我意识、有效的他人镜像以及与认知一致的道德行为等.不能正确利用网络的青少年,会产生道德自我意识的危机、他人镜像的混乱以及道德行为偏离等同一性危机.德育工作者应该善于利用网络平台,采取措施来重建青少年的道德同一性. 相似文献
14.
陈国典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2):76-79
本文采用量表测量的方法对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少数 民族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正处于“权威接纳地位”和“同一性确立———权威接纳中间地位”两个阶段;(2)少数民族 中学生的自我投入的发展经历了“社会定向的现在自我投入”,“社会定向的将来的自我投入”,“自我定向的自我 投入”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周红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65-67,73
采用自编自我同一性过程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武汉四所普通高校随机抽取的5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探索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承诺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且大一新生在探索和承诺上得分都较高,大二学生在探索和承诺上得分都较低,大三学生在探索上得分较低,但在承诺上得分较高。理工科的学生在探索和承诺上得分都高于文科生,而来自城镇家庭的学生在探索上得分高于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在承诺上则没有显著差异。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自我同一性是健康的自我必须保持的一种统一感。同一性是理想自我、现实自我、他观自我和环境知觉之间一致性关系的体现。对毕业后女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对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他观自我的评价低于男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王小玲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状况,重新梳理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并由此得出青少年自我概念和自我同一性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最终因素. 相似文献
18.
薛玉梅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2):53-55
本文从个体归因与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探讨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认为自我同一性源于身体自我,是一种多维立体的动态结构,渐次在心理发展中形成的认知、情感、态度、道德感、责任感与价值取向作为结构子因素形成类生物分子水平运动,并围绕价值取向融入结构大运动中。 相似文献
19.
吴梅生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9-84
自我同一性可以概括为个体追求内在的一致性、平衡性、连续性以实现自我统合的意识。大学生完成自我同一性对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有极大的作用。而根据研究发现,大学生尚未完成同一性,大部分正处于同一性探究的时期。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缺乏自我认识和对现实社会缺乏了解。为促进大学生完成同一性,高校应采取的应对策略是:重视人文课程的开设,发展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教学要提倡讨论与探究,发展大学生主动性和认识水平;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各种指导,帮助大学生"学会选择";鼓励大学生反观自己,调动大学生认识自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22-133
为探讨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网络社交媒体使用问卷、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2 39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与青少年不同自我同一性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正向预测成就型、延缓型、弥散型状态,负向预测早闭型状态;2)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自尊有直接显著的负向影响;3)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正向预测效果;4)在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下,自尊联结不同类型的同一性状态形成序列中介,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作用效果不同,自尊和成就型状态的序列中介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效果,自尊和延缓型、早闭型、弥散型状态的序列中介对主观幸福感具有负向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