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婆儿“唠叨”,是对老头儿的爱,唠叨越多,爱得越深。听老婆儿唠叨,是老头儿人生深层次的幸福。这是我70 岁的新感受。退休前,因工作忙,三天两头不着家。那时我认为老伴的话都是该说的,不算“唠叨”;退休回家,老伴跟我说了三天三夜,也不算唠叨,因为她管家、管孩子,不容易,诉诉苦也应该。可后来她“盯”上了我,对我啥都管,啥都说,这我才烦她“唠叨”。尤其是家里只剩我两人后,老伴的“唠叨”便全对准了我。就说我每天出去遛弯吧,她边检查我的穿戴, 边数落我“邋遢!”遛弯回来,她边扫我身上的土,边贬斥我“不如孙子!”我快70 岁了,在她眼里还…  相似文献   

2.
我们兄弟四人都爱听祖母唠叨。祖母今年94岁,身体不错,能听能看能走能说。有时话题一开,会说上好半天,我和兄弟们都耐心地听她"讲",直至老太太尽兴而止。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如今老人的吃穿不成问题,孩子们尽孝主要体现在精神上。要让老  相似文献   

3.
一天,我穿了一件新T恤。一个中国朋友问我:"你的衣服是新的吗?"我说是。她说:"我不喜欢,不好看。"西方人一般不这么直率地问。如果有人问我,而那个东西我不喜欢,我会寻找一个适当的角度来回答。我也许会说:"要是我的话,就不买,但其实对你来说不错。"我在诚实的同时,还要小心,避免伤害对方。我和一些朋友都注意到,中国人有时并不坦率,有时却直来直去。这让我们西方人感到糊涂。什么时候可以直来直去,什么时候又得拐弯抹角?好像中国人直  相似文献   

4.
正重阳节前两周,我无意中在电脑里看到了一句温馨的话——带着爸妈去旅行,背景图是一对老人幸福的笑脸,这让我想起了三个有关带爸妈旅行的故事。第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对父母生了6个儿女,父母年轻时为了儿女殚精竭虑。儿女渐渐长大了,日子却都过得一般。那个在父母眼里最有出息的小儿子总是说,等我有钱了,等我这个生意忙完了,我就带你们去旅行,带你们去坐飞机、坐火车。父母听了这话,总是满含期  相似文献   

5.
老友常聚聚     
乐平 《老友》2010,(5):24-25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我的家应该说是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但有时也难免会有些烦心事。儿女们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工作不错,收入稳定。可是,我的老伴却总还是放心不下他们的这事那事。他们喜欢在外面小吃,她却唠叨说  相似文献   

6.
晾晒亲情     
夏小雨 《老友》2010,(12):42-42
一直以来,我和老公都秉承着这样的观念:对父母的关爱,是不需要喋喋不休地说给他人听的,为父母做任何事情,那都是应该的。至于其他亲人在尽孝上,做得好不好,我们不好评说,对父母我们要做到问心无愧。老公家兄弟姐妹5人,各自成家立业。公婆年迈体弱,且家里还有一个90多岁的老人(老公的奶奶)要人  相似文献   

7.
尊敬的汪老师:您好!我想跟您说一个小秘密。我特别羡慕自己的好朋友小林,他是我目前在班里最好的朋友。他人长得帅,与父母关系好,是学校学生会的干部,经常在一些活动中获奖,对朋友也很好。我特别喜欢与他相处,喜欢他身上的热情和活力。每当我心情不好或有什么困难找他,他都能认真听我说,还能给我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儿女十六七岁时,常常跟父母争“人”的权利,让父母平等地把他当“人”看待。“人权”,实际上是独立权,特别是犯错权。反过来,父母跟儿女说,你们也要把我们当“人”看,儿女会有怎样的反应?他们会不解、会愕然、会完全不接受父母的请求,以为父母得了痴呆症。  相似文献   

9.
男孩7岁的时候,有一天忽然对父亲说:"我要找一个勇敢的人做朋友!"父亲听后很奇怪,便问男孩原因。男孩皱着眉头说:"我老是被班里个头高的同学欺负,如果我找到一个勇敢的人做朋友的话,别人就不敢欺负我了,你说对吗?"  相似文献   

10.
迟到的感激     
父母对子女的呵护,很多时候,我们不仅不心存感激,甚至还产生厌烦的情绪。很多我的同龄人都曾厌烦过母亲的唠叨,认为那是无用的“磨叽”。可是我的一次教训告诉我,母亲的“磨叽”饱含着自然深沉的爱,是我们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我每天上学,妈妈都像送我出远门似的,唠叨个没完。每天都是那几句话,什么“快点啊,要迟到了,快洗脸吃饭啊。”我都听腻烦了。那一天,也许是头一天晚上作业太多睡得太晚吧;也许是前几天考试成绩不好而心情烦躁吧,听了妈妈催我起床的唠叨,我竟鬼使神差地冲妈妈喊:“别磨叽了,天天唠叨!晚了,晚了!我哪天晚了?我自己不知…  相似文献   

11.
人说:职场软实力,人生硬道理。我有一位朋友根据自己求职的经验教训及社会需求,前些时办起了一个"软实力"培训班。这位朋友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顺利应聘到一家大公司做物流。第二天,老板为朋友等新员工在一家歌城举行欢迎晚会。席间,老板让朋友唱一首歌,给大家助助兴。朋友一听傻了,连连摇着手说,我唱歌跑调,还是不唱了!老板听后一脸不高兴。不久,朋友的岗位变动了,公司让他做起了文秘工作。他去询问老板,说自己真不适合做文秘。老板却意味深长地说,物流工作免不了要陪客户,唱唱歌是最普通不过的了,你却不会,物流工作你胜任得了吗?朋友愤然辞职。在后来的求职中,连连碰壁。此间,朋友也知道了包括"会  相似文献   

12.
《可乐》2006,(5)
乡下的小妹打电话来,说父母又吵架了,让我抽空回家一趟,劝劝父母。在我的印象里,父母相濡以沫、恩恩爱爱,很少红过脸,是乡邻们羡慕的好夫妻。记得他们第一次吵架是在几年前,父亲要承包村里的几十亩地种棉花,母亲心疼父亲,说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身子骨不像从前,何况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不用再这样吃苦拼命。父亲不听,于是吵了起来,最后互不搭理,任凭小妹怎么劝,都无济于事。小妹哭着打电话给我,我连夜赶回家,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一场"战争"才终于平息。此后,父母之间的"战争"日趋频繁,十天半月就会拌一次嘴,而导火索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说来也怪,每次争吵,家里人怎么劝都没用,我一回去,三言两语,老两口就会和好如初。  相似文献   

13.
正我最近去泰国拜访一位朋友。他告诉我,刚在寺庙里当了一个月的和尚。我正纳闷呢,平时很喜欢把头发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他为什么剃了个光头呢!朋友说:在泰国,每个男子一生中必须出家当一次和尚,时间长短不一,一般要经过三个月的入寺修行,才能取得成人的资格。在泰国当和尚,犹如中国人上学,未取得"和尚"资格,就等于没拿到学历证书,在社会上就会遭到人们的鄙视。泰国男人出家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或为儿女积德。在泰国男女相亲时,女方如果听说男方没有当过和尚,就会拒绝来往,因为连父母的养育之恩都未报,何谈婚娶?  相似文献   

14.
罗慈海 《老友》2015,(2):41
老伴今年70多岁。她遇事总是喜欢唠唠叨叨地没完没了,这是她的"短"。我菜买多了点,她说,这么多菜吃到什么时候,这不是浪费吗?菜上有几片黄叶,她说,你就是爱贪便宜。孙子身上衣服弄脏了点,她责怪儿子不关心孙子。我上午在家看看书报或者写点什么,她就说,你怎么就不知道关心自己的身体,你看别的老人都出去活动了……起初,我对她的唠叨的确很不适应,听到她唠叨,脑袋都大。因为她的唠叨还经常在子女间造成了许多  相似文献   

15.
老师,对不起     
刘蓝 《新少年》2013,(Z2):20
"看那个同学乐的……"略带沙哑的声音从讲台那边传来。我马上收敛了笑容,装出一副非常严肃的样子,速度快得连我自己都吃惊。那个令人讨厌的声音继续道,"脸变得真快,一下子就一点儿微笑都没有了。"顿时,我的脸青一阵白一阵。说实话,我不喜欢她,从她第一天给我们上课那天起我就不喜欢她。她时不时皱起的眉头更让我厌烦,就好像全天下的人都欠了  相似文献   

16.
上个月18号是我69岁的生日。生日的前几天,儿女们来电话说,大家商量好了,生日这天要给我好好操办一下。女儿特意说,她的一个朋友的全家也要向我祝寿,凑凑热闹。最近老伴回老家去了,家中就我一人。自打退休后,我的身体一直不大好,除了高血压外,血糖也高。按医生的嘱咐,糖尿病人应忌口,我正减少饭量,整天很没精神,感觉很疲劳。3家9口人,再加上我一起吃一顿饭,想想就让将近七十的我头皮发紧。我很想对儿女们说,我的生日就不用过来了,打打电话就行了。但是我不敢说,怕儿女认为我吝啬、怕  相似文献   

17.
听父母聊天     
小时候,父母把我们都安顿好,两人舒服地靠在床两头,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说到高兴的事,两人失声笑起来,猛然想起睡着的我们,悄声说:“小声点,别吵醒孩子们.”有时,我假装睡着了,听父母笑,我也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父母就笑骂:“还不赶紧睡,明天还上学呢.” 说到家里面临的难处,父母会相对叹息几声,最后,父亲安慰母亲:“总会有办法的.” 父母聊了几十年,总有说不完的话.  相似文献   

18.
绘丹 《可乐》2008,(4):34-34
那个一进门,就喊"肚子饿了,饭怎么还没有做好"的人是儿女;那个一进门,衣服都来不及换,就下厨房烧菜做饭的人是父母。那个一会儿说"粥烫了",一会儿嫌"菜咸了"的人是儿女;那个哪怕一点青菜、豆腐、也要精心烹饪,力争做出滋味的人是父母。那个成天抱怨作业多,实在太累的人是儿女;那个累了一整  相似文献   

19.
贾易 《老友》2008,(11):1-1
有一个老人想学画,可是犹豫不决,就去问一个朋友:"再过五年,我就七十岁了,能行吗?"朋友对他说:"怎么不行呢?你不学画画,再过五年也是一样七十岁呀!"听了朋友的话,老人顿悟,于是,第二天就去老年大学报了名。  相似文献   

20.
吴小毛 《老友》2011,(3):28-29
我母亲今年93岁,生活由我们6个儿女轮流照顾。大家都为母亲身体尚好而庆幸,惟一感到不悦的是,母亲随着年龄增大,越来越爱唠叨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让她说上半天,而她熟悉的话题一说开,更是滔滔不绝。有几次,我见她又要对我"长篇大论",便有意躲到阳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