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好久不见的朋友家里,新家,独居的生活里有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阳台。坐在阳台的圈椅上喝咖啡。话题闲闲散散,她拍着身下的圈椅说,老爷子给的。 相似文献
2.
王力平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
中国社会具有关系和结构两重性的特征,整个中国社会将个人、家庭与国家都纳入到这张平面化的社会关系网中。中国人社会认同的结构建立在关系之中,获取身份是中国人社会认同的动机所在。中国人社会认同的心理历程通过中国人的人际信任过程和人际关系动机两个方面来展开。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外人"变成"自己人"的过程,就是整个社会认同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3.
杨芷英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03-108
孔子的社会心理思想内容丰富,论述深刻,体系完整,其特点突出表现为重人轻神、齐之以礼、弘道于世、贵和尚中四个方面。孔子的思想不仅对于中华民族社会心理思想的形成和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背景下社会流动的重要主体,务工青年连接着城市和乡村,是现阶段城市发展规划、人口流动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对于务工青年的界定既包括农民工也包括中高学历青年务工人员,笔者将该类人群统称为“都市边缘人”。本文运用扎根理论,以成都市都市边缘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研究方法,通过“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心理认同与社会网络”“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职业规划与相关政策”五个维度挖掘该群体的融入状况与所面临的困局。对都市边缘人的现状调查,有助于更好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网络治理,促进都市边缘人从“城市融入”到“城乡共生”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周末参加朋友间的聚会,发现少了两个爱闹的家伙,一打听,原来是回家陪父母去了。一搞财会的姐们儿忽然有感而发,当即给我们算了一笔亲情账:假如我们的父母还能 相似文献
6.
7.
郭晓霞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11-14
现代女作家苏雪林在作品《棘心》、《绿天》以及晚年的自传《浮生九四——雪林回忆录》中表达了对母亲形象的歌颂和认同,无意中预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深层上却展现了现代知识女性的人生困境:在认同母亲的牺牲精神的同时不能及时舍弃母亲的软弱与保守,缺乏审母意识。 相似文献
8.
9.
西方对孔子的认知和形象建构是近代中西/中德文化互动感知的重点之一。除了西方学者基于研析儒学典籍对孔子形象的学术性建构,19世纪接踵来华的德意志人以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观察与书写,为德意志公众拓宽了认知孔子、儒学和中国的新视野。受书写者多重身份和利益向度的影响,他们在认同孔子“伟人形象”的同时,也从总体上将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置于西方文明之下。这种对孔子形象的社会性建构不仅反映了来华德意志人在华殖民主义、文明布道的行动目的,而且也是19世纪中西/中德权力关系的写照。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流动儿童角色认同的关系,探讨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法对重庆市6所中小学的547名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城市人角色认同问卷测查。分析认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城市人角色认同不存在显著差异;不论是流动儿童还是城市儿童,社会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城市人角色认同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流动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城市人角色认同直接相关,并通过社会支持间接与城市人角色认同相关。 相似文献
11.
孟东方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5(3)
对人的研究和人生的研究历来都是人类社会的研究主题。在以往的历史长河中,由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制约、人类思维的局限、人对自身认识的不足,因而人的问题、人生问题往往被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掩盖。作者认为人的科学是并列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群,并详细论证了人生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性,人生科学的研究对象、规律和内容,人生科学产生的必然和人生科学研究的价值,初步提出了人生科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现代社会中,手机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生活观念、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利弊皆有,这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高速发展的科技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与矛盾的过程中,我们的社会才会拥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唐斌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Z1)
当农民工满怀对城市文明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来到城市 ,却因各种社会原因无法融入城市的制度和生活体系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又不愿或无法回归农村社会 ,于是在两难和困惑中形成了“双重边缘人”的自我认同。本文试分析这种认同产生的原因及社会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阳江市目前约有15.76万名残疾人,视力残疾人占4.02%,其中已领取残疾人证的视力残疾人有4584人。对于视力残疾人来说,盲道就是他们的“导航”,帮助他们在城市中出行,参与社会生活。连日来,记者走访阳江市区发现,随着城市发展,市区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导致盲道常被车辆占用的现象,令无障碍的盲道变得有“障碍”。(《阳江日报》) 相似文献
16.
考察流动儿童城市人角色认同的特点,并探讨师生关系、社会支持与城市人角色认同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对重庆市440名流动儿童与192名城市儿童进行集体施测,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城市人角色认同显著低于城市儿童;(2)流动儿童群体中,社会支持在师生关系与城市人角色认同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城市儿童群体中,社会支持在... 相似文献
17.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40-40
郭晓君、赵建辉在《哲学研究》2005年第12期中撰文指出: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自身生产、综合素质、实践活动能够适应并推动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传统人向现代人全面转化的过程。人的现代化与整个社会进步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是一个整体进化或转化。现代发展是综合发展,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主体、中心和终极目的。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人的现代化就谈不到人的全面发展,更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有时见物不见人,片面强调经济现代化,留下了深刻教训。进入21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已经构成,可是我国人的现代化程度却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不仅在城镇中存在大量的法盲、科盲、市场盲,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财富与享受 ,人类早就摆脱了对自然环境的被动依赖而创造了适于自己的新生活。然而 ,由于现代社会的竞争激烈、价值多元 ,加之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 ,人类同时也体验了前所未有的失落感、孤独感、焦虑甚至绝望。自我丧失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使人重新找回自我 ,西方心理学界的许多学者进行了艰辛的探讨 ,提出了不少颇有启发意义的理论见解 相似文献
19.
20.
罗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19-25
清末以来,一些维吾尔人迁入阿尔泰山草原,散居在牧区深处,与其他族群共同构建和发展出了嵌入式的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他们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与其他族群频繁互动,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生成了区分于祖籍地维吾尔人的群体意识。学术界应该重视对散居维吾尔人的调查和研究,以加深对维吾尔族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