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中楼阁     
《阅读与作文》2009,(5):6-6
此语出自《百喻经·三重楼喻》。在很早以前,有一位很富有的财主,生性愚蠢。有一天,他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这位财主在一幢新建的三层楼上的大厅内接待了他。他看到屋子宽敞明亮,阳光充足,心里非常羡慕:“我的钱也不比他少,他能有这样一幢楼,我为什么没有?”  相似文献   

2.
懂你     
姜苏 《阅读与作文》2009,(12):10-10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他在山羊的脖子上系了一个小铃铛。 第一个小偷悄悄走近山羊,把铃铛解下来,栓到驴尾巴上,趁农夫不注意,顺手把羊牵走了。农夫发现山羊不见了,便开始寻找。这时,第二个小偷走到农夫面前,问他找什么。农夫说:“丢了一只山羊。”小偷说:“我看到有个人牵着一只山羊,向那片树林走去,现在去追,你还能抓到他。”  相似文献   

3.
从前,在一次旅行的路上,一个国王碰到一个贫穷的农夫在耕种。当他发现这位农夫的头发是白的,而胡子却是黑的时候,他感到很好奇。于是他命令农夫:“给我解释这奇妙的现象,为什么你的头发是白的,而胡子却是黑的?”  相似文献   

4.
猎头来袭     
穿过流水 《可乐》2010,(10):25-25
不久前,北京的一个朋友异常惊奇地告诉我,有个投行(投资银行)的猎头打电话给他,上来就问:"你和××(我的名字)经常来往对吧?很熟吧?"朋友还没反应过来,那人又道:"你方便把她的手机号给我吗?"  相似文献   

5.
林清玄 《社区》2012,(32):59-59
我小时候读书差.考试总是不及格。有一年考试,我好不容易考了一个超过60分,很高兴,拿回家给我爸爸看,我爸爸正吃饭,他放下碗哈哈大笑。哥哥姐姐很奇怪.考这么烂还笑,爸爸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找一个接班人。现在终于找到了。我一听坏了,爸爸是农夫,向上三代都是农夫,我不要做农夫的,所以后来就用功努力读书。  相似文献   

6.
李镜 《山西老年》2011,(6):16-16
离休干部老王,今年82岁,身体倒也强健。他三年前丧偶,从此独居。一个月前,经不住儿女们相劝,老王决定到大儿子家住些日子。他原计划住个一年半载的,结果不到一个月,便回来了。问他为何匆匆而归,他说":不如一个人自在。"究其原因,老王娓娓道来。原来,儿子儿媳都很孝顺,特别是儿媳待他更是不错。儿媳常常变着花样给他做饭,还给他换洗衣服。但是,儿媳就是有个"毛病"———爱干净。老王用过的马桶,她还要重新冲洗一次。有一次,老王在吃饭时打了个喷嚏,儿媳不由地皱眉,儿子忙说:"以后要打喷嚏去卫生间。"老王有点耳背,有次打电话时声音高了些,儿子便出来干涉,"低声点,  相似文献   

7.
马朝兰 《可乐》2011,(3):25-25
马楚成向我表白时,他正风风火火地帮我写毕业论文。我佯装上厕所,给他打电话:"马楚成向我表白了,我该怎么办?"他在那头关切地说:"你先问问自己,爱他吗?"我说有一点。他说:"此刻,你心里除了他,还有没有其他男生?"我劈头盖脸把他臭骂一通,最后坚定地告诉他,我还没有那么伟大,能把全世界的男生都博爱到底。  相似文献   

8.
娱乐世界     
中国民间笑话 毡帽做扇 有一个人在大热天时,却戴着一顶毡帽出门,因此热得满头大汗。后来他来到一棵大树下乘凉,用毡帽当扇子,而后庆幸地说:“啊!今天要是没有这一顶毡帽,我就要热死了。” 写万字 有一个财主希望自己的儿子字写得很好,便送儿子去私塾上学。谁知,财主的儿子学会了“一”、“二”、“三”,三个字的写法后,就把  相似文献   

9.
谁对你最好     
姚治波 《可乐》2011,(9):21-21
有个财主,花钱买了三个奴隶。有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见观音菩萨对他说:“在你的三个奴隶中,有一个人对你恩重如山。你放了他吧,这辈子积德,下辈子享福。”  相似文献   

10.
记得作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上帝看到麦子丰收在望,非常开心。一位农夫看到上帝说:"仁慈的上帝,您可不可以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有大风雨、烈日干旱和虫害?"上帝说:"好吧,明年不管别人如何,一定如你所愿。"第二年,这位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因为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虫害,麦穗比往年多了一倍,农夫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1.
在人多地少的江南农村,近几年来,出现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怎样妥善安置这批剩余劳动力呢?我对扬中县农村社会经济进行了一次初步调查。 扬中县地处扬子江中,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小县,平均每个农村人口仅有耕地0.64亩,有的村甚至还不到二分田。以往,人们受缚于那半亩多的土地上,有劲没处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扬中县各乡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这就使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尖锐,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据县统计局不完全统计,全县剩余劳动力约占劳动力总数的55%左右。以油坊乡太平村为例,该村是一个江边小村,共有耕地1072.11亩(包括近几年来开垦的沙滩地),而现有农业劳动力约886人,人均耕地为1.21亩。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按每个劳动力可耕种三亩地计算,该村剩余劳动力就达529人。因此,如何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成为当前农村第二步改革要解决的问题。扬中县近年来在广开就业门路方面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富裕的心灵     
许扣锁 《山西老年》2012,(10):48-48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这是"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对荣膺桂冠的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评奖词。当得知自己名列"中国心灵富豪榜"之首后,袁隆平宽厚地笑言:"对我来讲,上了太多的排名榜,也对各种排名失去了兴趣,却唯独看重这个排名榜。  相似文献   

13.
一捆木柴     
从前,有一个农夫,他有三个儿子,这应该是很好的事,可是,令农夫头疼的是,三个儿子总是不停地吵架,谁也不肯让谁。一天,农夫想到一个好办法,把儿子们叫到面前,又抱来一捆木柴。农夫把木柴捆得结结实实,对三个儿子说:"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来试试,看能不能把它折断。"  相似文献   

14.
孔子锄草     
孔子东游,见农田里放着农具,而农夫己去,便捡起锄头,围着一棵秧苗,费力地铲了起来。不一会儿,农夫归来,见状怒不可遏,他质问孔子道:“你为何铲我的秧苗?”孔子感到很奇怪,指着秧苗说:“你看,我铲的分明是草呀!”不料农夫更加恼火了,他说:“我种的就是喂马的草!”孔子闻言不禁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15.
阿红 《百姓生活》2011,(6):39-40
10多年前,他是身家数百万元的利税大户,而她却是一个患了"绝症"的打工女。他对她说:"我爱你,嫁给我吧!"她大惊:"我配不上你,你太有钱了。"他就笑:"这好办,想发财不容易,想变成穷光蛋很容易。"他果然将财产变卖一空,随她来到大巴山深处,栽树放羊、男耕女织,如今千金散尽还复来……  相似文献   

16.
一诺千金     
庞启帆 《可乐》2011,(4):53-53
一天,村长穆拉发现他的毛驴不见了。他找遍整个村子也没找着,垂头丧气地坐在大门口不停地叹气。这时,两个邻居路过他家,见状,忙问他怎么了。穆拉气呼呼地说:"我的毛驴不知跑到哪儿撒野去了。等它回来,我一卢比就把它卖掉!"  相似文献   

17.
气死寿星翁     
从前,东乡有个财主,膝下无子,只有三个女儿,先后都已出嫁。大女婿种田,二女婿做手艺,只有三女婿不学无术,又呆头呆脑,但是父母有钱,所以财主对他还是看得起。  相似文献   

18.
李树林 《老友》2012,(3):54-54
案例1:空巢老人秦大爷,接到一个电话,问秦大爷还记不记得他是谁。秦大爷前几年回过一次故乡。三表弟的小儿子黑子,常围着他转,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秦大爷一心想着是黑子,便高兴地说:“黑子。你总说要来城市里看看。”电话里说:“我是黑子,这次真进城了。”秦大爷兴奋地说:“我就盼着能有个三亲四邻的来看看我,快来家吧。”  相似文献   

19.
吝啬鬼买马     
从前,有个大财主,既狠毒又吝啬。他家的长工不管买什么用具,他都嫌贵,轻则骂,重则打,吓得长工们一听买东西,心里就发慌。这一年春耕前,财主家想添置几匹马。财主想,买这么一批牲口得花不少钱,一定要自己去。这一天,他起了个大早赶到集市,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东张西望好半天,没买到既便宜又好使的马。忽然,有个人赶着几匹高头大马走了过来,财主欣喜若狂地上前问“:多少钱一匹?”“第一匹卖10元钱。”卖主干脆利索地说。“什么,你说什么?一匹马只卖10元?”财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劲地追问,因为当时的马一匹至少要卖200元呢。卖主依然干…  相似文献   

20.
《人生与伴侣》2010,(8):41-41
经过五年医科大学的深造,周明踏入了求职大军的行列。他是学生会干部,几乎年年获得奖学金,可谓出类拔萃。正好学校组织了一场招聘会,他便约好友邱斌一同前去,并踌躇满志地说:"我想进一家实力强的大医院,这样才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邱斌苦笑:"我成绩平平,没你有优势,能有单位愿意要就很满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