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李沅 《金陵瞭望》2007,(15):14-15
2001年,随着《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的出台,自主创业成为了转业军人的一种新选择。据统计,仅在2006年,南京就有72名军转干部选择了自主择业。 在部队,他们精兵强将。脱下军装,投入浩瀚商海,他们依然是英雄,是强者。在南京商界,不少成功的企业家都有着军人“背景”,在部队的经历,是他们一生中弥足珍贵、难以割舍的记忆。在建军8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几位创业的转业军人,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能感受到当代军人那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气质风范……  相似文献   

2.
朱丽明 《社区》2011,(20):21
部队的人口计生工作属"军地共管"。随着社会加快转型和地方用工制度、军队人事制度改革,营区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员、军人子女、随军家属无工作的人员大量增加,文职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增多,给部队及部队驻地社区计  相似文献   

3.
朱丽明 《社区》2011,(30):21-21
部队的人口计生工作属“军地共管”。随着社会加快转型和地方用工制度、军队人事制度改革,营区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员、军人子女、随军家属无工作的人员大量增加,文职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增多,给部队及部队驻地社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越来越多的困难,制约了社区计生工作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做到营区和社区的人口计生工作融合式发展,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驻桂某部,有一个“巨人”兵,他身高2.13米,体重115公斤,是中国海军部队中身材最高、体重最重的军人。“巨人”兵加人海军,给所在部队增添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麻烦,引发了许多轶闻趣事。  相似文献   

5.
为人父母者对子女总有操不完的心。家住太原市郊的崔文辉,今年50多岁,是一位憨厚老实、勤劳质朴的农民,膝下有三个儿子。他一生节衣缩食,抚育三个儿子长大成才。老大、老二不负重望考取大学,并学业有成,老三当兵入伍。老人刚刚放下肩上的担子没几年,没想到复员归来的三儿子却待业在家。为了给三儿子寻找出路,崔文辉老人思忖再三,认为三儿子在部队学到的驾驶  相似文献   

6.
可乐祝福     
《可乐》2007,(7)
山东乐陵张翠枝:妈,儿子来部队已有一年多,在这儿一切都好,不用担心。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节日快乐!儿子王冰湖南岳阳王均香:妈,儿子入伍以来,您一直是一个人带着弟弟,您辛苦了!我在部队一切都好,会努力实现我曾经立下的誓言的。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儿子程司宇  相似文献   

7.
正一位母亲是一座军营,这座军营就一名战士:她的儿子。让人心痛的是,战士常常把母亲当作训练的"靶子",打得母亲鼻青脸肿。儿子曾一直是母亲的骄傲。"保我版图方寸土,是谁青史千秋业",打懂事起,儿子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守疆护土、保家卫国、能青史留名的热血军人。1968年冬天,他终于如愿以偿入伍。  相似文献   

8.
列支敦士登 该国位于瑞士与奥地利之间,这个国家曾有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参加的最后一场战争是1866年的普奥战争。当年全国参战的80名士兵,凯旋时无一人伤亡。因为在战斗中,他们躲在山谷里没有出击,战争结束便开拔回国。1868年,这支“不战之军”解散,从此列支敦士登成为无军国成员之一。据说,“不战之军”最后一名老兵卒于1939年,终年95岁。此后,全国再无军人。  相似文献   

9.
鹩哥传情     
田原 《可乐》2010,(11):57-57
中秋节前夕,在部队当排长的张强从西北大漠回城探亲,一进门就高兴地对母亲说:“妈,我给你带回一件礼物,你看是啥?” 母亲一看,咧嘴笑了。儿子带给她的是一只用竹子编的鸟笼,笼子里有一只可爱的小鸟,正欢快地跳来跳去,十分讨人喜欢。  相似文献   

10.
一位母亲是一座军营,这座军营就一名战士:她的儿子. 让人心痛的是,战士常常把母亲当作训练的“靶子”,打得母亲鼻青脸肿. 儿子曾一直是母亲的骄傲.“保我版图方寸土,是谁青史千秋业”,打懂事起,儿子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守疆护土、保家卫国、能青史留名的热血军人.1968年冬天,他终于如愿以偿入伍.  相似文献   

11.
陈克锋 《老友》2010,(3):19-19
一位知名演员,给观众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当时,这位演员是一名战士,随部队进行援藏建设。旱季的西藏,严重缺水,上级严格规定,每人每天只能用水3公斤。水资源的紧张,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是,为了西藏的建设,作为军人的他们有铁的纪律,  相似文献   

12.
    
梁三老汉中年得子。这个儿子捧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真是疼爱得不得了。为给儿子买辆童车,两口子拼死拼活地干了几个月,才攒够钱给儿子买下。儿子长大上学了,看到人家的儿子都欢喜地骑着自行车去学校,老两口又是起早摸黑地干了3个月,才把买自行车时欠的债还清。儿子结婚后不久,老伴去世了。儿子和媳妇搬到新房去住,剩下孤零零的梁三老汉靠养老金度日。儿子却不曾来看望他。有一天,不知哪一阵风把儿子、媳妇、孙子刮来了。梁三老汉被好好地“孝敬”了一番,然后儿子好像理所当然地要他“赞助”买摩托车的钱。梁三老汉拿出…  相似文献   

13.
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活跃着一批复员转业军人。他们在平凡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岗位上.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积极进取、甘于奉献、爱岗敬业、文明执法,以自己的言行展现出转业军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14.
我怀着感激而又喜悦的热泪之情给你们写信。我89年和一个从云南前线复员退伍的军人结婚,因他当时所处特殊环境及所执行特殊任务,身患多种慢性疾病,93年未满两周岁的儿子不幸患上了难治之症——斑秃症。我因此也急得疾病缠身,三人都生活在病痛之中,正当我生活在不幸之中时,看到了93年《专业户》中的“魔芋豆腐加  相似文献   

15.
尹爱琴 《社区》2002,(17):22-22
作为一个兵营社区,哈尔滨军供站六年来勤勤恳恳为兵服务,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官兵的赞誉。他们的做法是:发挥拥军窗口作用,为过往军人及家属办实事、办好事。军人可免费洗衣服、寄存、拔打长途电话,住宿实行六折优惠,军人家属实行八折优惠。具不完全统计,六年来,先后为万余名军人及家属提供了优惠服务,累计补贴金额近二十万元,在社会上和部队中树立了良好的军供站形象。改革供餐方式,把餐桌摆进候车室,开创了集餐饮、娱乐、教育于一体的新的供餐方式,使单一化供餐向多元化供餐转变。并在一定程度上,让过往新兵感受到了地方政府和…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与乡镇一位军属交谈时,他高兴地说,儿子在部队服役了两年,每年的优抚款都及时足额地从当地民政部门领到,政府给军属的优待政策深得人心,让全家十分感动。他的话让我想到改革开放后新形势下人们价值取向的偏差,一些地  相似文献   

17.
纸上阳光     
陈树 《今日南国》2009,(6):57-57
儿子从小喜欢看父亲写信,父亲告诉他写信是最好的慰问方式。长大后,儿子去外地上大学,父亲让儿子每月给家里写一封信。  相似文献   

18.
苗得雨 《百姓生活》2012,(11):23-23
每天,儿子吃饭的时候都会说:“妈,给我倒杯水。”于是,无论我是嘴里嚼着菜,还是手里端着碗,都会马上停止,立刻给儿子倒水。  相似文献   

19.
《源流》2007,(10)
怀集县怀城镇育秀社区党支部书记罗树海,1981年从部队退伍回乡后,决意寻找脱下橄榄绿后的人生新绿。在政府的复退军人优惠政策扶持下,他通过银  相似文献   

20.
《社区》2017,(1):19-19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通过建立“军人之家”,搭建起了社区与驻区部队、现役军人、转业复员退伍军人联系和沟通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