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跨文化传播取得一些成绩,但是还是受到东西方文化及意识形态之差异,汉语语言翻译的难度及跨文化传播机构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对外传播未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采取弥补文化折扣,跨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应更多元化,重视翻译队伍的建设,提高翻译水平,完善文化对外传播的机构,主动与国外主流出版机构或个人合作策略,助推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2.
唐正芒 《云梦学刊》2003,24(4):43-48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对中国文化进行肆意摧残,为了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高等院校、文物国宝、重要报刊等文化机构、文化设施及文化团体,尤其是大批文化名人,纷纷内迁西移,这在实际上形成了中国文化重心西移的历史壮举。它不仅保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和精英,而且大大改变了西部文化的落后状况,对今天的西部文化大开发也有重要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向晖 《理论界》2008,(4):235-236
广播电视媒体是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与思想文化阵地,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文化虎视眈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加强和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担当起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截至2020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基础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1]利用媒体融合服务创新,是公共文化机构创新服务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通过对大庆地区公共文化机构采用媒体融合服务方式的应用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创新措施,同时借鉴国内其他地区公共文化场馆的服务案例,结合大庆地区的实际情况,为文化机构今后开展媒体融合创新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阿拉伯世界应成为中国文化走进发展中国家的典范.本文指出中国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共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精粹、中国的现代文化以及中国政府的发展理念应成为文化走出去的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要完善机构和队伍建设,坚持官民两个渠道并举,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走出去策略.文末还提出了“四个注意”,即要注意多了解对方的文化,要注意了解对方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要注意用平和的心态和正确的方式传播文化,要注意处理好中国文化内敛性和文化走出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古代中国存有丰富的国际法文化 ,其中也包含了国际组织法文化。古代中国的国际组织 ,职能上比较单一 ,并且欠缺常设代表机构及专职公务人员。但是 ,古代中国的国际组织并不排斥经济职能 ,重视发挥司法职能 ,并且往往采用协商一致的表决制度 ,不乏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华科学文化在近代落后于西方,但是在古代中华科学技术曾经领先于世界,对于世界科学进步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试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及用人制度的推动作用、教育机构对科学知识的普及作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几个角度分析促进中华古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04,(8):65-65
武汉大学文、史、哲等学科长期以来在学术上相互渗透,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中心的学术交流和协作关系,并且在中华文化史、明清以降的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史、楚地出土文献与思想等研究方面具有优势。1996年成立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此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前身。该中心经过重新组建后,于2000年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为跨学科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下设中国传统文化综合研究室、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室、荆楚文化研究室和《人文论丛》编辑部,主办《人文论丛》辑刊。著名中国…  相似文献   

9.
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协办的“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6月30日至7月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与会学者94人,分别来自全国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新闻出版单位,提交学术论文70余篇。著名学者金冲及、李文海、胡绳武、龚书  相似文献   

10.
整合哲学、文学与史学资源推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促进中西思想文化之间对话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服务所长:杨国荣副所长:许纪霖(常务)童世骏王家范陈嘉映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是以哲学系中的中国哲学为主体,整合华东师范大学文学与史学等资源建立的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2000年,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研究基地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研究,促进中西思想文化的对话,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服务。自2000年以来,该研究基地的研究人员共出版专著85部,包括《存在之维——后形而上…  相似文献   

11.
邓文锋 《河北学刊》2001,21(6):93-97
考察中国近世图书特征 ,必须将其放置在近代社会发生深刻变迁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究整个近代中国图书出版事业史 ,尽管充满了中西、新旧之争 ,但寻求独立富强、挽救民族危亡始终成为其鲜明的时代主题。与此同时 ,伴随着西方机械印刷术的传入、出版机构的多元化、图书结构的新趋向以及一系列出版法令的制定颁行 ,中国图书出版业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出版体制改革大背景下,明晰党的出版历史已是题中应有之义。1921年至1927年是党的出版工作的发展初期。党成立后就确定了加快办报办社办刊的目标任务,至国共合作破裂前,党通过历次代表大会制定各种出版宣传政策。组织原则确立和领导机构建设是此时期党的出版政策的着力点。在党明确而坚定的出版政策下,新青年社、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语境下,选择适应中国特色的新闻出版业融资模式意义重大。当前,我国新闻出版业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选择应用融资工具较少、融资模式简单化一、中小新闻出版企业面临融资困境等尤为突出。为突出重围,新闻出版企业总体上应走有管制的政府导向型融资模式之路,具体方略则是:宣传导向型的,以财政融资为主;社会服务型的,以上市融资为主,债务融资为辅;商业经营型的,以市场融资为主,多种融资方式并存。  相似文献   

14.
出版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寒 《河北学刊》2003,23(2):145-147
作为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出版集团的组建已大致完成。如何使出版集团可持续发展,如何使出版集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无疑是业界所关注的热点。本文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结合出版集团所面临的制度环境、宏观经济形势、竞争环境等一系列的重大变化,从出版集团的制度、管理、战略等方面,对出版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出版媒介的融合,大致有出版媒介自身的融合、出版媒介与其他媒介的融合、出版媒介与非媒介行业的融合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不同的分支。我国出版媒介在跨地区、跨媒体、跨所有制、跨行业等方面的融合均已有一定发展,但某些环节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强,一些关系还待理顺。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出版媒介组织机构问的融合将以自愿、自主发展为主。媒介形态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大,资本在媒介融合中的纽带作用将更加明显,出版媒介融合的多元化趋势将极大地促进出版产业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版政策体系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计划经济的出版政策体系、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出版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的出版政策体系、完善市场经济的出版政策体系。这些政策体系的形成有着宏观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对出版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产业、出版的定义和内涵,基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结合国内外的理论、实践及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实际历程,可以得出,出版产业包括编辑出版、印刷和发行三大基础产业。出版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产业的有效组成部分,是充满活力的新兴朝阳产业,是高度关联和影响带动作用较大的产业。厘清出版产业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60年学术期刊事业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60年来我国学术期刊事业的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学术期刊的源流包括解放前中国科学界、知识界办的学术期刊;解放前我们党创办的学术期刊;解放初新办学术期刊;解放后恢复的学术期刊;改革开放30年后创办的学术期刊;第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学术期刊事业,我国的学术出版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第三,特殊时期党和政府也没有放弃对学术期刊领导;第四,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就学术期刊出版出台了一系列适时的、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法规文件,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学术期刊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在专业少儿出版社、美术出版社以及各卡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少儿卡通图书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成为少儿图书中成长性最好的细分类,但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从前期策划、卡通制作、播出渠道及与相关衍生产品互动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方豪在天主教史研究方面成就颇丰。以《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为代表,他不仅对天主教传入中国的原因、过程及与中国文化的相互影响作了精深的考究,而且还从诸多方面展拓了天主教史的史料来源,为中国天主教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