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之纯 《领导文萃》2008,(12):42-45
“文化态度”并非虚妄命题 “地球村”时代.在各种文化的碰撞日趋频繁的今天.中国所面对的现实是:新的文化概念每天都在传人,旧的每天都有人提起,其间的竞争对抗、交融磨合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并衍生出无数前所未有的崭新文化命题和概念体系;而且这些新命题、新概念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此背景下,对待新旧各类文化现象的态度理性与否以及理解深浅问题。每个人都无从回避。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时下的一个高频词.几乎人人都在谈它。其实,它既不是舶来品,也不是政治大人物发明的,我国传统文化中类似的表述很多,比如儒家的民本思想,法家的兼爱思想,佛教的平等思想,还有近代由西方传人中国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思想等等。可以说,这是一个杂糅了中外文化精髓的词。但老实讲,“以人为本”在中国从来就没有实现过,倒是与民本位思想背道而驰的“官本位”与“钱本位”思想(诸如“朝里有人好做官”、“有钱能使鬼推磨”就是明证)一直在大行其道,也有广大的市场,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3.
<正> 有人说,现代管理理论对人的假设已从“经济人”、“社会人”转向“文化人”;也有人说,未来的管理将进入“文化管理”阶段;还有人说, “品牌的一半是文化”、“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其实,他们想说的就是21世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已演变为激烈的文化竞争。其中,以文兴商,以文促销,让营销披上文化的袈裟,赋予企业文化的品位与灵魂,正成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常竞常胜”的良策。  相似文献   

4.
民粹观念在今天相当弥漫,并不需要很突出的代表。无需代表,这恰恰说明它已成为一种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基本氛围。我们都受这种气氛左右。都努力想成为“平民主义者”或至少不与之为敌。这和古代有很大的不同。在古代,稍微有些文化知识的人都很欣赏精英,或者说渴望成为精英。但是,在今天谁都怕说自已是“精英”,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个性     
文化的N个样式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叉》一书中曾说,中西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一开始价值取向就不一样,怎么走也走不到一块。他认为,中国社会形态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形态,在秦始皇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长期处于一种“盘旋往复”的状态。这种社会形态用西方历史的概念,根本无法解释。而西方文化里有一个核心概念,一般叫“人文主义”、“人本主义”。这种“唯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特有的。在人类中心主义意义上,西方人豪迈地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中国人说“天人合一”,讲社会协调的“人和”。西方人讲“天赋人权”,主张从个人出发,申张个人的价值和权利。  相似文献   

6.
禹桂枝 《决策探索》2004,(11):53-53
现代性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体系”,它的发生与发展不可能靠任何一个单一的因素。一般地说,“现代性”相对于“传统性”而言,任何改变或否定传统的东西。包括思想,也包括行为,都具有现代性的意味。但是,现代性从理论上说又有其严格的界定。从时间上说,现代性是指大约从17世纪的欧洲起源的一种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性首先是从西方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点、线、面     
刘墉 《领导文萃》2008,(14):39-39
有人说中国人是一个讲究“面”,而不讲究“点”和“线”的民族。其实在某些方面,它倒不失为一种优点,譬如艺术,中国没有精确的透视学,但是绘画不失远近高低之感,禅学、老庄虽然玄奥,但是更能直指人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所以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能参最上禅机。”  相似文献   

8.
人在职场,最无奈的是什么?有人可能会说,最无奈的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坏事”,老板“都知道”;也有人会说,最无奈的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好事”,老板并“不知道”。其实,在职场上最无奈的事就是:好事不知道,坏事赖不掉!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没有地铁的城市是一个不完整的城市。”有人说“:当地铁成为所有人的地铁,能够寄托社会所有阶层的希望,一个城市的地铁才会真正拥有人文气质。”有人说“:如果要为一段发生在城市里的故事寻找时空注脚,地铁一定是拿得出手的选择。它所酝酿的风尚文化、彰显的精神特征、代表的符号标识、提供的通勤便利,不仅独一无二,而且有着强劲的心理凝聚力和经济催引力。”是的,一个文明城市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地铁。在电影或电视剧的许多场景中地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铁跟城市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筱陈 《领导文萃》2009,(1):143-144
(一)小议“螃蟹文化” 近读一则管理学寓言,是这样说的: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出得去。  相似文献   

11.
王童 《领导文萃》2007,(11):112-116
如果说《水浒》和《三国》在中国平民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或许一点也不为过。特别是《三国》,其中让历代人津津乐道的典故、传说、演义无一不给中国人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功名科考、社稷治国等打上深深的烙印。倘若道,《水浒》是在赞赏一种强盗草寇文化(当然也有人会把它当成杀贫济富、反抗强权的样版);那么《三国》就是在倡导为人为道为国的谋略,说得不好听的。就是在公然宣扬一种战而致胜的阴谋诡计。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它动摇了美国根深蒂固的政治习惯(对政治家不能仅听其言),有人说它加深了选民对问题的认识;有人说它使美国的政治“彻底变革”,有人说它使之“庸俗化”;有人说它是候选人“生死存亡”的关键,有人说这不过是“演员的角逐”;它不是宪法或法律规定的大选程序,但是没有一名候选人敢对它掉以轻心;它的举行并无四年一度的规定,但是一旦举行,它是整个大选过程中最扣人心弦的一幕——这就是美国的总统竞选辩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近代以后,前进的步伐开始放慢,并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原因究竟何在?通过总结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可以发现:我国社会发展缓慢和落后的深层文化原因是── 一、重“天命”而轻“人力”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要受一种核心的文化理念的支撑和引导,这种理念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命运。中国古代的哲学是研究人和社会、人和人的关系的伦理哲学或人生哲学,它为人生和社会提供的理念主要是“仁”、“义”和“情”。它要求世人追求中庸平和、安分守己、顺从、听天由命、谦容不争、安贫乐道、不为最先和忠恕等。不容否认,以这…  相似文献   

14.
正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有人说它是与企业制度相辅相成的"补充工具",有人说它是培养企业正能量的"教化工具",还有人说它是用来教育员工的"宣传工具"……让我们跟随企业文化与组织心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埃德加·沙因,探寻这座冰山下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奥秘?20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管理危机,美国DEC公司(即数字设备公司)新领导人帕尔默先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少员工由于不适应新文化而离职,其中一些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有趣的是,对于原有文化的强烈归属和认同感,驱动他们创建了一个"工友会",并在新公司试图找回"失落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贞观初年,有人上书唐太宗,请求清除朝中奸臣.以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太宗非常重视,亲自接见上书人.问他:“我所使用的大臣都是经过反复考查的忠贤之士,你知道谁是奸臣?”上书人说:“小人不在朝中,自然也不知道谁奸谁忠,但小人有一妙方,只要陛下一试,谁奸谁忠便泾渭分明了。”太宗问:“什么妙方?”上书人答:“陛下与众臣讨论问题时,故意坚持一种错误意见,  相似文献   

16.
李肇星 《决策探索》2011,(11):79-79
爱国,也包括珍惜、坚持自己的文化。经常听到有人说“out了”.我极为反感。  相似文献   

17.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这首《龙的传人》早已脍炙人口。四海之内,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居、自豪。龙,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心里。孰不料,2006年岁末有关学者的“中国形象品牌”重构,让熟睡在传统文化中的中国龙,头一次被它的传人推到了“弃龙”、“保龙”的全民争辩的浪尖风口,引发了一场所谓的“龙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的本质,就是“文化”的本质与“人”的本质二者的辩证统一。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都是企业文化本质的反映,也是人的本质反映  相似文献   

19.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0,(5):9-10
最高法院应出面“拯救道德” 杨亮庆的文章认为,有人说,发生在杭州的八旬老人街头摔倒、众人送衣报警却不敢扶的事件,以及最近发生的郑州大学生扶老人被判赔钱的案例,都是南京“彭宇案”的“遗毒”。还有人说,一个“彭宇案”判决,令中国的道德水准倒退了30年。文章认为,法律是最低标准的道德,道德是最高标准的法律。  相似文献   

20.
顾伯冲 《领导文萃》2009,(16):82-86
大宋王朝,一直是许多中国人向往的治世之极度。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骚客儿度梦回,投奔自己热爱的宋朝,不仅如此,就是一些外国人也对宋朝有着非同一般的热恋,成为对古代中国挥不去的一种文化记忆。英国作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