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6月,瓦杰帕伊总理访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印两国总理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为两国今后解决棘手的边界问题和开展全面合作及进一步深化双边关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它向世界宣告,中印两国将真正结束过去数十年相互对抗和猜疑的历史;双方今后要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切实发展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曾一度疏离,但是它们迟早还要走到一起.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落实该宣言提出的各项任务,才能促成中印两国的精诚合作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鹏 《南亚研究》2013,(4):33-46
本文对中印跨界河流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梳理了中印两国在跨界河流上的利益诉求,认为两国在跨界河流问题上的利益诉求既存在着相似之处,也存在着重大的差别。利益诉求的差异导致了中印在跨界河流问题上虽然存在着相互依赖,但这种相互依赖是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双方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这应该成为中国应对中印跨界河流问题的出发点。中国应将跨界河流与边界问题进行捆绑谈判、将水文信息共享与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捆绑谈判等三项措施来应对中印跨界河流问题。  相似文献   

3.
韩叶 《南亚研究》2020,(1):53-73,149,150
近年来,印度对中印在跨境河流水关系中的不平衡问题非常重视.其中,水文信息不对称以及收益不平衡是印度对水关系不平衡的两个主要认知.基于中印边境的互动历史,印度在对水关系的认知形成中往往会夸大中国的敌意与威胁.据此,印度试图通过建立制度框架、将中印水争议国际化以及竞争性开发跨境河流水资源的战略思维,平衡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关系中的优势地位.然而受水外交两面性特征和内政的掣肘,印度平衡战略的影响有限,而且更强化了其对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战略安全收益的重视,并使未来中印双方基于水资源共同利益进行合作的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4.
印度尼赫鲁政府认为,1954年与中国达成的《中印协定》已全盘解决了中国与印度间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而该协定及其谈判均未涉及边界问题,因此中印间不存在边界问题。尼赫鲁政府对协定的这一解读是其在中印边界问题上推行单边主义、施展外交谋略蓄意制造的,其目的在于将印度关于边界问题的单方面主张强加于中国,将其对"麦克马洪线"以南争议地区的侵占合法化。  相似文献   

5.
曹鹏鹏  冯怀信 《南亚研究》2022,(2):63-85+158
中印边界争端问题并非纯粹的领土主张,而是掺杂着多重现实性因素。重复博弈理论认为,边界争端因存在长期利益导向与“一报还一报”的理性报复策略,最终将走向一种可预期的稳定合作。重复博弈理论大致解释了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后,两国冲突烈度持续降低的基本逻辑。然而,近年来中印在边界区域的争端频率和烈度有所上升,尤其是2020年中印在加勒万河谷地带发生流血冲突后一段时间,双方保持着紧张对峙的态势。本文研究发现,中印受地位竞争、地缘空间竞争和与美国互动的复合竞争影响,导致印度产生本体性不安全。印度需要增加在边界问题上对中国的威慑力度,以消解其在边界对峙中的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的,在过去的六十多年里始终困扰着中印双边关系的发展。中印边界成为复杂问题,有诸多因素的推动,并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两国关于边界是否正式划分等进行了长期的辨争。随着解决边界问题的磋商机制不断深化,中印两国确立了解决边界问题的“三步走”路线图,保持了边境地区长期的和平与安宁。目前,边界问题仍是影响中印政治互信的主要障碍,其解决面,临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的南太平洋周边外交环境总体稳定,高层交流互动频繁、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展顺利,合作成果显著。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背景下,双方合作拥有了新的内涵,共同利益得到进一步拓展。尽管当前中国的南太平洋周边外交仍面临诸多挑战,但稳定的双边政治环境仍将是中国南太平洋周边外交的基石,自由贸易协定的落实和升级将推动双方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并且战略对接的日益深入也将为双方创造更多的发展与合作机遇,从而推动中国与南太平洋国家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8.
中印和平共处的历史教训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中印两国 5 0年前首倡。这些原则在处理今天的中印关系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两国共同崛起于国际体系之际 ,如何以这些原则来处理和看待各自的地位与作用 ,甚至是一种挑战 ,即如何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降低双方分歧的重要性 ,突出共同利益 ,发扬妥协和解精神 ,抛弃“两强相争”的传统地缘政治观念 ,建立新的安全观。这在中印关系史上都是有教训可汲取的。  相似文献   

9.
中美新能源合作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中美新能源合作拓宽了中美关系的边界,增加了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和“身份”认同,重塑了两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中美新能源合作依然面临“技术管制”、“碳关税”、“产业补贴政策”等阻力和障碍,这些因素甚至会影响到中美经贸和政治关系的发展,中美双方应该继续强化积极因素,消除不利因素,促进两国新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政治代表与被代表关系是私有制的特定产物,是与统治关系、管理关系和领导关系并存的第四种基本政治角色关系和政治范畴。这对关系的本质在于双方所独具的相互需要和由此形成的共同利益意志。双方围绕着国家权力的互补互助,是其合作的内容与基础。文章深入探讨了两者相互制约的五条准则:一致性、独立性、排他性、兼容性和扩张性,两者合作方式的三个特征:一体化、盟约性和帮派性,为深入研究政治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