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我国宪法修改草棠的序言确认:“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人民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的职责。”在总纲中还确认:“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法令和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人民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  相似文献   

2.
宪法修改草案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还规定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制度。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根本制度的同时,草案还体现了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搞活经济方面作了一些重要的规定。例如,在所有制关系上,草案规定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  相似文献   

3.
遆薇 《晋阳学刊》2006,(1):126-12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国家多次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但只是在中央进行,地方却屡次出现改不下去的现象等等。那么,怎样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朝着什么方向前行,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强调政治文明,学习国外先进的政治改革经验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社会创造和积累的积极的政治成果和政治进步状态。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社会生活的法治化是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和社…  相似文献   

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治体制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国家的政治体制不可避免地要同宪法发生联系,因此澄清宪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十分重要。一、宪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致性关系政治体制,就其一般规定性而言,是指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的有机统一整体。国家政治体制的性质和功能无不通过国内各种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表现出来。而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又都是以政治主体为物质承担者,于是,政治主体就成为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统一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我国曾经制定过三部宪法,就是1954、1975年、1978年的宪法。这次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的《宪法修改草案》,经过全民讨论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以后,将是我国的第四部宪法。现在把各报刊初步讨论的问题和建议,作一综合报道: 一、《宪法修改草案》符合我国实际,比较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国家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1978年的宪法已经不能适应,必须作较大的修改。这次公布的  相似文献   

6.
金融体制改革难度大,风险也大,必须慎重对待。在我国经济转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轨道的条件下,企业活力大大增强,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自发性也有所增加,而信贷金融活动的自发性也增大了。加之我国当前正在进行价格体系的改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调整正在逐步进行,使金融体制改革的风险增大了。因此,在金融体制改革中,搞活金融必须以切实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控制为前提。基于这一理由,我们认为大的改革应该推到后期。目前可以采取逐步的过渡性措施。如一方面对中央银行省市分行  相似文献   

7.
宪法政治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属于前宪法现象的范畴,而政治宪法则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宪法,属于宪法现象的范畴;宪法政治表达了政治应该成为什么样的政治,解决了一个重要的价值问题,而政治宪法则描述了宪法是什么样的宪法,属于一个地道的事实问题;政治宪法范畴侧重于制度的宪法,具有静态性,宪法政治范畴关注于运行的政治,具有动态性;政治宪法注重政治之于宪法的影响力,以权力为本位,而宪法政治立足于宪法之于政治的正当性,以权利为本位;宪法政治强调政治的运行以宪法为体,宪法之于政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政治宪法则表明宪法的设计以政治为用,宪法之于政治具有明显的工具性。  相似文献   

8.
8月16日,天津社会科学院部分研究人员举行了学习《邓小平文选》的座谈会,大家畅谈了自己学习的初步体会。现将吴火、陈邦怀两位同志的发言摘要刊载于下:  相似文献   

9.
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深入发展,与之相适应,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为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必不可少的政治条件,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得到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思想保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研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因、目标、内容和方式等问题 ,分析我国现实政治的合法性基础及其存在的问题 ,探讨如何加强我国政治合法性基础的现实途径 ,以提高我国社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有序性和政治共识度 ,为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舆论支持 ,进一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预算制度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代议政治的落实与预算审议的实践同步发展.在预算审议过程中,人大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丰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既体现了我国完法的权力制约原则,也是落实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制度安排.预算审议的地方实验丰富了宪法规范的实质内涵,推动了我国的宪法变迁,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宪政建设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当中国以崭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之时,国际社会中"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中国政府和人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郑重选择与庄严承诺。而邓小平时代观就是中国和平发展之路的理论基础,并为中国和平发展之路指明了基本思路,可以说邓小平时代观开创了中国和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一直在政治主导和推动下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既决定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又决定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可是,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始终把握好政治上的动态平衡,主要包括:经济发展与政府调控、政治系统与公众、政治系统内部各机构、中央与地方等之间政治关系的政治平衡,并在这种平衡把握中积极处理好失业、国企效益和转轨、农业经济市场化、差异性和腐败等主要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文艺战线,日益呈现出百花争妍、繁荣兴旺的景象,取得了建国以来少有的成就。文艺战线上的绝大多数领导者和文艺工作者,都能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本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奋发向上,努力工作,坚持写作和各种艺术实践,为迎来文艺的空前丰收的辛勤耕耘。短短几年,无论是在拨乱反正,克服过去指导思想中的左倾误误,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文艺方针、政策,改进领导方法方面,还是在文艺创作、演出、展览活动的活跃、文艺理论的探讨、文艺批评的开展方面,都获得了令人振奋的累累硕果。一大批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展示了共产党人和我国各族人民的献身精神、优秀品质和崇高理想的光辉艺术形象,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以至整个四化建设事业,都已产生了并继续产生着积极而深刻的促进作用。这些成绩,有目共睹,毋庸置疑,是我们文艺战线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社会政治体制是社会根本政治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的总和,换句话说,它是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具体构成形式的总和。政治体制的核心问题是政治权力的构成形式问题,即国家的政体问题。广泛的政治体制改革应当包括:国家政治权力的合理构  相似文献   

16.
丁以德 《理论界》2006,2(12):179-181
根据《临时约法》规定,民初国会召开后,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草拟宪法。由于受当时政治斗争影响,委员会希望利用制宪制约袁世凯。他们在制度设计时将权力集中于国会,致使《天坛宪法草案》违反了分权与制衡的宪政原则,袁世凯也难以接受这种制度安排。在国会拒绝袁世凯修改宪草要求后,袁通过取消国民党籍议员资格的方法阻止国会开会,《天坛宪法草案》未能通过。  相似文献   

17.
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功,其重要的制度原因就是政治体制改革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在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向何处去的争论中,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主模式.这些争论大体包含三个层次: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性质和方向的争论;关于我国采用何种具体政治体制模式的争论;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和突破口的争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势主要包括:以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价值导向;以党内民主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党的执政方式向依法治国转变;人民代表大会的决策和监督职能将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在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条件下形成的办学体制存在诸多弊端,需借助世界各国成功的改革经验,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革。办学体制的多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基础 ,农村基层政治组织是农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由于国家政治体制的缺陷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 ,进行必要的制度设计和安排 ,在全面建小康社会中把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好。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20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正在走向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民主化。同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各个方面仍然相对滞后,诸如行政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选举制度和党政关系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果不继续深化改革将会影响改革已取得的成效。所以,必须在遵循改革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完善选举制度和行政体制改革、实现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等等,从而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