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李炳海 《学术论坛》2012,35(3):37-40
《山海经》中出现的南方土著往往具有奇形怪状的体貌:黑色皮肤或躯体、器官超常发育,而以头部及头部器官的超常发育最为明显。器官的超常发育,有数量增多和体积加大两种类型。《山海经》中南方土著的生理缺陷集中在脚部,有的是畸形,有的则是一足或无脚。上述奇形怪状的体貌,生成于先民对南方地域属性的设定,出自联想和想象。先民把南方视为天地的中心,太阳对人垂直照射,这种设定是各种联想和想象得以展开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 《启颜录》是继《笑林》之后又一部有影响的笑话类志人小说。《启颜录》原书巳亡,现有六种辑刊本。第一种敦煌卷子本,存《论难》、《辩捷》、《昏忘》、《嘲诮》四篇,三十六则;第二种明谈恺《太平广记》辑本二十五则;第三种明刊《类说》卷十四所载十七则;第四种明吴永辑《续百川学海》广集载十则;第五种明陈禹谟辑《唐滑稽》卷二十所载四十五则;第六种明许自昌《捧腹编》一则。六种共一百三十四则,去掉重复者,大约有一百余则,均见载于王利器的《历代笑话集》。关于作者,《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云:“《启颜录》十卷,侯白  相似文献   

3.
我国重要典籍《山海经》具有原始思维的特征 ,这使它显示出直觉思维、互渗律及对矛盾采取不关心态度等方面的鲜明特点。尤其是《山海经》所带有的“双重直观”的重要特点 ,更揭示出了这部典籍积淀着中华民族原始先民的神话思维特征与图腾崇拜观念。  相似文献   

4.
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中有两篇属于《易》类的书,分别以《筮法》和《别卦》为题收入2013年底出版的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四辑中。就卦名、次序、写法等内容来看,《筮法》与《别卦》确与《归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由于《东方丛刊》上时有老师、朋友、师弟、同事的大作,我才有缘与它相识。读了该刊的1992年第1至第4辑,收益颇丰,深感该刊很值得向学术界同行们介绍。可以说,《东方丛刊》在中华大地的哲学社会科学园地里,独树一帜,异彩纷呈。《东方丛刊》创刊伊始,就旗帜鲜明地告白刊物的宗旨:在东方这个定义下,将它办成一个研究东方文化机制、东方美学、东方文艺理论、东方文学、中国与外国及东方与西方比较研究的丛刊(见该刊主编梁潮第1辑上的代序《国内东方文艺、美学研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及本丛刊的研究方向》)。从1992年所出的4辑刊物来看,这一宗旨是已经付诸实践了。这  相似文献   

6.
刘梦溪 《云梦学刊》2015,(3):157-158
本书文字原为我的研究陈寅恪专书的一章,初稿成于1991年,首刊台湾《书目季刊》,1991年第四期和1992年第一期连载。1994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王永兴先生编)收录。北京大学已故王瑶教授主持的《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项目,此文作为其中的一章,199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文章题目为《一代文化所托命之人——陈寅恪的学术创获与  相似文献   

7.
<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下简称"库本")《柴氏四隐集》收有题为《白云庄》的组诗四首,系于柴望名下,这四首诗又见库本赵抃《清献集》。《全宋诗》的编者在整理编辑柴望诗时,"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隐集》为底本"(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第64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9915页),又因袭四库馆臣之误,致使四首诗分别系于赵抃、柴望名下(《全宋诗》第6册,第4206、4210页;《全宋诗》第64册,第39915 39916页),不能不说是白璧微瑕。综合考察,当以作赵抃诗为是。《白云庄》组诗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柴氏四隐集》卷一《柴望诗词》,组诗为四首七律:"《掬泉  相似文献   

8.
泰戈尔既是近代印度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世界文学上罕见的多才多艺而又多产的作家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盛誉,获“东方文艺复兴之父”的称号.如何评价《吉檀迦利》这部致使他荣鹰诺贝尔文学奖的折桂之作,国内东方研究界的见地至今仍达成一致.国内出版的六种东方文学史类著作中有两种为《戈拉》设置专门章节,另外五种外国文学史东方文学分册也有四种为《戈拉》安排专节.而国内六种东方文学史类著作只有一种为《吉檀迦利》设立专门的一节,另外的五种外国文学史东方文学分册连一个《吉檀迦利》专节也没有,倒是其它两部东方文学专著均有《吉檀迦利》专节.平心而论,即使仅就长篇小说而言也是《沉船》更能代表泰戈尔长篇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而《戈拉》应定位为泰戈尔反帝爱国作品中最有力的一部战斗檄文.其实,《戈拉》充其量仅仅是一部文艺为现实服务的典范之作,根本不能全面完整地代表泰戈尔的思想与艺术风貌.不过,从上面的列举例也不难看出,国内的泰戈尔评论未免因受到社会批评观念的影响而在意识形态标准的支配下进行片面取舍,偏向接受泰戈尔的人道主义民族主义思想,从他思想作品里采借道义上的力量和支持,而对泰戈尔的哲学思想、宗教观念、艺术风格等则仍缺乏深入细致的思索.其实,毋庸置疑真正为泰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总目》与评点学的关系,是《文选》研究领域里的重要课题。令人或认为四库馆臣全盘抹杀明清评点之学。然而从《总目》全书来看,其对各个时代的评点学均有衰有贬,而且进行褒贬的语句背后都有着严谨系统的学术规范观念支撑,如主张学术风格的雅醇,强调遵守文献四部分类的悠久传统,要求尊重古书原文勿加篡改,均体现着一以贯之的学术理念,并非像有的学者所判定的“缺少令人信服的学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东方杂志》系商务印书馆的定期期刊之一,1904年(光绪30年)创刊于上海。1910年,《东方杂志》与1901年创办的《外交报》合并,刊名仍定为《东方杂志》,在内容上加重了对国际外交资料的汇集,嗣后直至1948年12月停刊终,国际关系的资料与专论,一直是该刊的重点内容。该刊原为月刊,从1920年第17卷起,改为半月刊,1947  相似文献   

11.
徐华 《学术界》2012,(1):202-207,288,289
《汉书·艺文志》认为,墨家出于“清庙之守”,但如果仅将“清庙之守”作“掌管太庙或王祝之官”理解,不完全准确.《汉书·艺文志》以“清庙之守”命墨家,可能由多方面原因促成,但其主要用意应在于以“清庙”与“明堂”相呼应,暗喻墨学并非枯守之说,而亦为治政之术.  相似文献   

12.
杜贵晨 《河北学刊》2012,32(3):88-92
中国古代小说以"物"写"人"的传统自唐代发生,至元明间《三国演义》、《水浒传》逐渐被突出起来,但至明中叶《西游记》写"紧箍儿"始,才有了真正作用于人物性格命运的物象设计,至《金瓶梅》写"胡僧药"、《红楼梦》写"冷香丸"而渐次发扬光大。其后先相承,显示了中国古代小说在"文学是人学"方向上的进步,而其为物之来历与作用大都神异怪诞,表明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尤其是中心人物形象,虽在细节的写实上可能精妙绝伦,但其基本性格命运却多因作者的意图而成,很大程度上是作家理念的产物,与西方所谓"现实主义"的风格相去甚远。我们切不可只是套用西方文论来解读中国古代小说,而应从文本出发,适当参照西方理论,独立自主地发现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点与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13.
《麦田里的守望者》:反叛迂腐与虚伪的“现代经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称为美国 2 0世纪文学的“现代经典”。人们对其毁誉不一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评价出现歧异。作为富家子弟的霍尔顿 ,拒绝进入伪善的成人世界 ,试图建立有益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精神环境 :做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人物象征地表达了依然坚守人文立场的美国作家对物化文明的拒斥。小说所揭示的物质富裕与精神匮乏的失衡 ,对于当代社会 ,具有深刻的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文学史编撰其实是很势利的。哪些作家名声大、哪些作家作品多,甚至是哪些作家地位高,他们就会获得相应较高的文学史地位。我们倡导要重新“打捞”文学史上的失踪者,打捞那些被我们的文学史编撰所轻忽与遗忘的作家,主要是要祛除遮蔽,还原真相,以更加有效的文学史标准,重新建立当代文学史的“正典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刘青 《殷都学刊》2001,(1):23-26
甲骨文句型中最有特色的句型是祭祀动词句.从表面上看,祭祀动词句句型复杂,令人眼花缭乱,但在复杂的表层结构背后,却是异常简单的深层语义模式.从深层的逻辑结构向表层的语言结构转换时,无外乎经过增删、移位、替换等程序.  相似文献   

16.
从狞厉神秘到屈曲宛转——委蛇的齐文化特征及文学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炳海 《齐鲁学刊》2002,(1):100-107
委蛇本指蛇精 ,是泽神、雷神 ,与齐文化的关联尤为密切。先民对委蛇恐惧而又崇拜的心理 ,在蛇的甲骨文字形结构、语词意义和神话传说三个方面都有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 ,古代先民对蛇的关注焦点有所转移 ,蛇的屈曲形态受到高度重视 ,蛇字的构形变化提供了这方面的信息 ;与此相应 ,委蛇成为表现动态屈曲之美的重要审美范畴。《诗经》用于表现合乎规矩方圆的威仪 ,《庄子》用于展示与物宛转推移的处世哲学、生存状态。到了后来 ,委蛇作为重要的审美范畴 ,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并抽象为美的代称。  相似文献   

17.
立心与恒志是颇能体现易学心理学中心理动机的一对范畴。君子要立心以恒,而对圣人则要求能够感化人心,这就是立心的基本含义。所谓恒志是指由恒心所表现出的一种意志现象,体现出非同寻常的人格力量。而这两者对于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内在关联。因为要成为儒家所说的圣人,首先要立心恒志,这是包括孔子等人在内的易学大师们所一再强调的,因为任何人如果没有高远的志向和不懈的恒心,不仅不能成圣成贤,甚至连做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的资格也不具备。  相似文献   

18.
陈伯海 《社会科学》2012,(7):166-174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意象经营的艺术,包含着意象思维、意象语言和意象结构三个层面的问题。意象思维的功能在于生成审美意象,它立足于诗人由实际生活中所获取并积淀下来的情意体验,通过"运意成象"和"观物取象"的运作方式,将其转化为诗人的"意中之象"。意象语言的运用为使这一"意中之象"落实于由语言符号承载的诗歌意象,其关键乃在将语言的概念符号性能改造成意象符号,而利用词语之间的张力以发挥语言的暗示与联想作用,是实现这一改造任务的重要途径。至于意象结构的职能则在于组合意象以结撰文本,让诗歌作品形成能体现诗人内在情意结构的有机的意象系统,于是"意核"的设置与"意脉"的连通,便构成其刻意经营的焦点。总体上说,意象艺术三个层面的活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其共同的结晶便呈现为由"意-象-言"合成的诗歌文本。  相似文献   

19.
贾海燕 《殷都学刊》2008,29(4):28-32
颛项、帝喾为华夏族的第二、三古帝,他们与楚族先民均有莫大的渊源,然都与来自中原的楚族源说有更大的关联。先秦文献将楚族祖先祝融作为帝高辛的火正,又将它作为帝颛项的火正,这只能说明,三者都是生活在中原或者环中原同一时期的部落,楚先民都曾先后依附于前两者。颛项高阳发祥之地可能就为若水,都于帝丘,所葬之地鲋鰅山,即今河南内黄县梁庄乡的土山。这些都可以从楚国历史文化和楚族的生活习性得到旁证。  相似文献   

20.
张晨 《北方论丛》2001,(5):37-39
从史学与文学两个角考察,《史记》中充分地体现了司马迁的《诗经》观,《史记》与《诗经》两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史学角度看,《史记》不少处借鉴利用了《诗经》,从文学角度看,《史记》又评论探究了《诗经》的诸多问题,作为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两部典籍,探求《史记》与《诗经》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