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民族审美人类学领域的开拓和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审美人类学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对民族审美现象进行研究 ,努力在民族学、美学、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寻找新的研究资源和新的研究思路 ,从而奠定民族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一方面能在这块新开垦的处女地上发掘新的资源 ;另一方面也能从新的领域、新的角度对现有材料作出新的阐释和评价 ,在推动民族审美活动发展的同时 ,推动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发展 ,并由此取得理论和实践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梁黎 《中国民族》2008,(5):64-67
我们通常都会认为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理论对于新中国最为瞩目的贡献,应当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其实,它开始的更早。 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周大鸣在评价中国人类学家对于祖国的贡献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对于20世纪初的中国人类学家来说,最主要的不是建立一门学派齐全、体系完善的人类学,而是如何应用西方人类学的知识去剖析中国愚昧落后的根源,提出变革社会、强国富民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谭瑾 《民族论坛》2012,(24):116
<正>2012年11月9日-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国民族学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室承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民族研究》编辑部协办的第二届亚洲人类学民族学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的近百名参会代表围绕本次论坛主题"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民族学)的藏族及周边民族研究是一种研究视角或研究方法,是采取人类学的视角对藏族及周边民族社会进行的研究。本文对当前国内藏学研究机构及研究方向做了简要的综述,并就当前人类学(民族学)对藏族及周边民族社会研究的几个热点进行了评述,阐述了这一研究在藏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机遇、挑战。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费孝通先生民族研究曲折、光辉的历程,深邃博大的学术思想,缅怀他比国忧民、矢志报国的济世情怀,"行行重行行"、关注民生、"志在富民"、"知行合一"的精神以及"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围绕"费孝通先生的民族研究与国际学术交流成就"、"民族政策、民族关系与边疆民族政治"、"学科与国际视野"、"民族文化、生态资源与居民权益保护"和"学科建设与应用研究"五个主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自费孝通先生第一次提出"藏彝走廊"学术概念,至今已经30年了.①但是"藏彝走廊"作为一个自觉的学术研究区域和理论探讨对象,并进而成为人类学、民族学界讨论的热点,只是近几年间的事.  相似文献   

7.
西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进入中国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接受世界、融入世界的历史过程。期间,中国许多学者由被动走向主动,为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孟航著的《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史(1900-1949)》以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的发展史为线  相似文献   

8.
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一种探讨关系的研究方法,不仅在相关学科的定量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对定性研究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文章通过梳理“社会网络”概念的流变过程及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的发展脉络,指出在数字化生存背景下,该技术的应用对历史人类学的资料分析及问题拓展的深刻影响;并结合清水江文书的整理解读及民间历史文献数据化发展,探讨了这一技术手段对以叙述为主要形式的清水江研究的全新意义,以及对区域研究整体性把握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汉学(Sinology)自展开在中国地区的实地调研后,几十年来,西方汉学家一直不断尝试将人类学理论应用于汉人社区研究。在本篇访谈中,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的雅各布·伊弗斯(Jacob Eyferth)教授以自己的学术经历为线索,讨论了汉学、人类学、历史学、区域研究(Area Study)、科技与社会研究等几大相关领域之间的关系,并以他对四川省的夹江造纸及关中地区织布的研究为具体个案,从汉学人类学的角度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技术控制、性别分工、家庭组织等核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人类学的角度梳理了中国乡村权力研究的进程,并考察了其研究取向和方法上的转变,最后总结了中国乡村权力的人类学研究所带来的两点启示:一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视基层群众所握有的大众的权力,二是我国百年来的社会变迁以及随之而来的权力话语转变都与现代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日本人类学中国研究的特征是两分法研究:一是少数民族研究,二是汉族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人类学的稻作文化论、照叶树林文化论以及梅棹忠夫生态文明史观等理论均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日本学者的少数民族研究以及村落共同体、宗族、民俗宗教、客家等汉人社会研究,也在理论和方法上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一批中国学者。中日学者之间的交往交流也加强了日本人类学在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期以来,文化人类学表现出强劲的学科发展势头,社会文化体系中各个子系统的调查与研究也越发精细和深入,文学人类学、政治人类学、教育人类学、艺术人类学、医学人类学、科技人类学等分支学科的研究视野和内涵都有了较大拓展和进一步深化。在传统意义上,作为社会文化体系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格拉克曼之后的人类学》一书展现出曼彻斯特学派及非洲社会研究的整体画面。曼彻斯特学派由格拉克曼开创,其基本理论视角和具体研究方法被该学派成员所继承,但成员间及其与导师之间仍在理论取向和研究领域上存在诸多差异。在后殖民时代,从事非洲社会研究的人类学家既有对以往理论脉络和研究议题的承接,又有不同于殖民时期人类学的问题意识和议题设置。由此,该书描绘出两幅充满张力的学术共同体的画面。在理解一个人类学学派时,既需要清晰地辨别其一致性和独特性,又要全面地看到其多样性和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9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理论室举办了以"国族观念与现代国家的建构:基于近代中国的考察"为主题的学术沙龙。陈建樾研究员将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国族观念与现代国家的建构置于世界变革的背景下考察,特别揭示了美国经验对近代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意义与局限  相似文献   

15.
塔吉克族实行父系继嗣的单边继承习俗,女性不享有被继承人的遗产继承权.该习俗至今发挥着共靠--反哺式的家庭养老功能.受伊斯兰教伊斯玛依派教法中继承规范的影响,散居在莎车、泽普和叶城等地的塔吉克族妇女享有一定的遗产继承权.在招赘婚的情况下,塔吉克族妇女可以成为亡者遗产的继承人.  相似文献   

16.
周大鸣的《凤凰村的变迁》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以下简称"周著"),是根据美国学者葛学溥(D. H. Kulp)《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出版社1925年版,以下简称"葛著".中译本由周大鸣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出版)一书所做的追踪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