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2007年11月3日至5日,由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会议”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50多名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会议由我校文学院首席教授彭修银主持。在开幕式上我校常委书记李步海教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玉堂教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曾繁仁教授、文学院院长罗曼教授分别作了致辞和重要讲话。“生态美学”这一概念是由我国学者在1994年提出的,历经十多年的发展,生态美学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空间,正被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7月26日,由中南民族大学和铜仁学院联合主办,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和铜仁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承办的"武陵山片区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贵州铜仁召开。国家民委、铜仁市委、同家民委驻武陵山片区联络员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中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贵州大学、吉首大学、铜仁学院等单位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中国社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于2017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生态语言学战略发展研讨会”。文章阐述了大会的两个主题:“生态语言学”学术会议和“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成立会议。学术会议包含四个主旨发言,将对国内生态语言学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的成立对于生态语言学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的发展,都会发挥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然美作为美学上的难题,一直在不断地被阐释与定义,将其放在中国美学语境中进行历时性的梳理,总结自然美的内涵义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然美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其显隐程度在各个时期存在着差异。中国现代美学将自然美限定在“美的本质”这一问题之下,从而自然美陷入“失语”的困境。以生态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生态美学重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自然美走向自我涌现的“澄明”之路。从“自然人化”到“生态系统整体性”,自然美的含义在生态美学语境之中不断延伸。  相似文献   

5.
2006年11月11日至13日,中华美学学会、福建省美学学会、《文艺研究》编辑部、福建省文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厦门大学中文系、泉州师范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了“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近70位学者应邀赴会。会议采取大会发言、分组讨论、圆桌论坛等活泼多样的形式,贯穿了平等开放的对话精神,对于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进行了有效的拓展。本次大会的宗旨是:总结近年“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成果,检讨理论建设的问题与得失,探讨进…  相似文献   

6.
2008年10月17日~19日,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社会和谐。会议主题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会议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与水利部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7.
关于生态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审美观的建构是以对“生态”的理解为前提的,我们认为“生态”不仅指自然的存在方式,也不是单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生态和环境不同,环境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术语,是主客分离的二元对立的产物;生态则更多地体现为相互依存的整体化的系统联系,所以“生态”是指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在”的诗意的存在方式。生态美学是对人类生态审美观念反思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不能停留在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等具体层面上,生态美学研究首先是关于自然美的存在状态或者人与自然关系的状态;其次生态关学研究还应谊包括人类社会存在的生态化问题,让人们告别“祛魅“的世界,重新回到人类栖居的“诗意”的大地上。生态学虽然是从生物学发展而来的,但是我们在生态美学的研究中不能用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等的科学方法。同样,在生态芙学研究中我们也不能把认识论作为生态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因为生态不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的概念,而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所以,在对生态美学的研究中,其研究方法应该建立在本体论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生态美学应该以本体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8.
由国际林联(IUFR0)、南京林业大学和汉城大学主办的“首届全球森林生态经济论坛:构建人类福祉的和谐未来”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8月19—21日在南京召开。本次论坛是全球森林生态经济学知名学者汇聚交流的高层学术论坛,也是我国学者向国外展示自己研究成果,交流国内外森林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的林学家梁希先生有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生态美是“美术化”、“天然化”与“民众化”的统一;对生态审美的体验与追求中的家园意识与诗意地栖居;实现生态美必须发扬“敲林钟”精神等方面.他的生态美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美丽中国”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2018年10月13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生态语言学战略发展研讨会”。文章阐述了大会的两个议程:“生态语言学”学术报告会以及特邀专家研讨会。会议不仅展现了生态语言学的多样化发展趋势,还就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范式、成果推介、人才培养及学会建设等议题展开讨论。此次会议的召开为生态语言学学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生态语言学研究成果的推广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于2019年8月12日至15日在南丹麦大学(丹麦欧登塞)举办的“第四届国际生态语言学会议”。大会主题为“言语行为与生态文明:与生命科学的融汇和贯通”(Languaging and Eco-civilization:Towards Consilience with the Life Sciences)。继连续三届在中国组办的国际生态语言学大会之后,该会议是国际生态语言学会议的又一大盛事。会议主题延续了历届会议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同时强调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尤其是与生命科学、环境学等和生态密切相关的学科的结合。此次会议上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第一次正式走向国际舞台,展示了Halliday模式下生态话语分析范式的研究进展,成为国际生态语言学研究全景中体系最完整、发展劲头最强的研究模式之一。文章回顾了会议主旨讲话和分论坛内容,并就这次会议上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和清华大学经济伦理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酒泉分院协办,酒泉金锁阳沙漠生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首届全国生态智慧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于2014年10月2—3日在甘肃省酒泉市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近2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学者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智慧”“现代性”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2015年仲春,中国发展迎来“绿色化”。
  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会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0月,首届全国环境与生态心理学大会在北京林业大学举办。会议以环境与人类心理为主题,开展了生态心理学研究进展、环境认知与心理健康、发展教育心理学的生态观研究、心理学对环境危机问题的思考、交叉学科的环境与生态心理学研究等专题讨论。同时,会议讨论了环境与生态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次大会是我国首次召开的环境与生态心理学大会,会议的召开在我国环境与生态心理学发展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东亚经济论坛第 13次会议”于 2 0 0 4年 10月 12日~ 14日在西北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西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东横学园女子短期大学、冲绳国际大学、冲绳大学和琉球大学、韩国人力产业公团、成均馆大学和韩国劳动研究院 ,以及来自波兰华沙理工学院和华沙经济学院等 2 0多家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 5 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东亚经济论坛是专门研究东亚 (包括东南亚 )经济发展 ,尤其是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的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的研讨主要以东亚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生态哲学美学观因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呈现,但两者的发展从最初的迥异走向了趋同和交会。“天人合一”与天人两分,其最初的生态自然观是相异的;“道法自然”与“诗意栖居”,其生态生存观逐步走向趋同;“崇道…‘尚和”与“生态自我”,其生态美学观则渐趋契合。这就充分说明,尊崇自然、天人和谐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共同追求。研究和借鉴中西方生态哲学美学发展轨迹,对于我们树立时代特色生态美学观,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全国生态文明与市场经济研讨会暨2011年中国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年会”将于2011年10月28—30日由南华工商学院与清华大学哲学系等单位在广东清远共同举办。会议的主要议题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问题——制度建设应优先服从“资本的逻辑”还是应该优先服从生态学规律?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2月4日,湖北省美学学会在湖北仙桃召开了"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一百多位来自省内外美学界的专家、学者、会员出席了会议。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武汉大学彭富春教授提出"天人共生"的论断,指出新农村建设根本上应该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生态文学与生态美学研究界,存在着有关“生态”“环境”孰优孰劣的辨析与争论.从生态语言学批评的角度对这种辨析与争论进行梳理分析,可以发现“生态”优于“环境”一词的原因,以及对“环境”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批评的诸种可能.当今的“生态”与“环境”之辨对于生态话语构建和生态观念确立有着重要作用.生态语言学批评作为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一种主要范式,它通过对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中的生态或非生态因素的批评分析,为语言的深生态化进程,并最终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或解决做出努力.生态语言学批评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批判考察语言词汇系统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因此可以为我们分析当今的“生态”与“环境”之辨,为我们反思生态文学、美学理论话语自身的生态或非生态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生态美学是一种具有生态维度的新审美观,是生态文明的产物,且生态美学学科的发展将有利于实现人类用“整体观”视野看待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利于促进人类“诗意栖居”的生存观、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和“生生之关”的文化进步观的实现,生态美学的生态文明意义莫过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