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晓霞 《云梦学刊》2004,25(5):76-78
1921年《小说月报》的改革,不但反映了一份杂志在新旧共存、文白互争的民初的最后命运,而且,作为民初文学的一个典型个案,它也反映了整个民初文学融入新文学的途径:那就是革命式的改革。这一革命式的改革发生的直接根源就在于改革前的《小说月报》,包括整个民初文学,虽然一直在做着种种新变的努力,但是,它们并没有以理性的自主的追求建立起足以构成新文学因素的现代性。以传达的基本精神、使用的文体以及与世界文学潮流的关系为基本衡量尺度的考察表明,改革前的《小说月报》仍然属于旧文学的范畴,它只能通过革命式的改革而融入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与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学界对世界民族的研究日趋活跃。中国世界民族研究学会已先后召开了三届大型的全国学术讨论会,北京和各地会员的论著成果亦陆续问世,对我国在民族工作方面更广泛地掌握世界各国民族的现状、问题、政策和经验等,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近出版的新著有:《外国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世界各国民族问题丛书之一。中国社科院民族所世界民族研究室编,由阮西湖教授任主编,时事出版社出版);《加拿大民族志》(阮西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澳大利亚民族志》(阮西湖著,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非民族概况》(葛公尚、宋丽檀译,中国社科院民族所世界民族室内部印行);《欧洲民族概况》(赵锦元、罗宜家、王智编译,同上内部印行)。中国世界民族研  相似文献   

3.
<正> 一九二一年初,茅盾在《〈小说月报〉改革宣言》中说,改革后的《小说月报》,“将于译述西洋名家小说而外,兼介绍世界文学界潮流之趋向,讨论中国文学革进之方法”。实际上,在主持《小说月报》之前,茅盾已经开始以此作为自己文学活动的宗旨和主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起,改革杂志社编辑出版《改革》、《重庆社会科学》、《思考与运用》三种月刊(以下简称三刊),呈现一社三刊新格局。三刊中,《改革》系中国经济学品牌期刊,《重庆社会科学》系综合性学术期刊,《思考与运用》系中共重庆市委理论刊物。为更好地传播学术思想,积极推动理论创新,改革杂志社在《改革》2008年第9-10期、《重庆社会科  相似文献   

5.
2008年1月起,改革杂志社编辑出版《改革》、《重庆社会科学》、《思考与运用》三种月刊(以下简称三刊),呈现一社三刊新格局。三刊中,《改革》系中国经济学品牌期刊,《重庆社会科学》系综合性学术期刊,《思考与运用》系中共重庆市委理论刊物。为更好地传播学术思想,积极推动理论创新,改革杂志社在《改革》2008年第9-10期、《重庆社会科  相似文献   

6.
《学记》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它提出的启发引导、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禁于未发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当今中学语文教学也有很大的启发。在提倡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的今天,我们正需要《学记》中朴素而中肯的教育思想来引导中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2014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这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纵观中国几十年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我国《宪法》对户籍制度的改革影响重大,修改后的《宪法》有力地推动了户籍制度改革中对平等、自由和正义的追求。世界人权理论及西方国家的户籍制度对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平等、自由、正义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重要的法理基础,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所在。但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实际操作中,一定要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取消二元户籍制度不能搞"一刀切",应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的渐进式的户籍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2011年《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的曝光,一场对于报刊界的调查全面展开,由此开启了对英国现行的报刊业监管制度的改革。本文对于这次报刊业监管改革的原因、大致历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其中存在的争议和博弈进行了描述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于英国报刊业监管改革的实质,以及对于我国的启示和借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胡耀邦同志在《四化建设和改革问题》的报告中,号召共产党员必须具有勇于改革的思想,并提出了改革者的品格问题,指出,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共产党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改造自己。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搞清改革者的品格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万明 《文史哲》2015,(1):12-26,164
张居正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之一。改革以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开端为历史大背景,与全球市场的初步形成,白银货币形成世界货币,即经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事件,改革源自市场的萌发,以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赋役改革作为前期准备;改革没有推行一条鞭法的全国法令,《万历会计录》和《清丈条例》是改革迄今遗存的两部重要文献;改革的核心是财政,改革重建的新财政体系,是从以实物为主向以白银货币为主的财政体系的全面转型,是中国二千年财政体系的根本转型,也标志了史无前例的中国传统国家向近代国家的转型。历史并非如既往所认识的,张居正改革人亡而政息了,相对王安石变法而言,张居正改革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需要勇往直前的理性行动》作者王登成原载《世界经济导报》第369期中华民族要发展,除了继续深化改革以外,还要致力于认识、解决与改革相关的其它重要问题。一是要克服保守的民族心理,通过社会化大生产确立健康而有进取心的民族心理; 二是要克服狭隘机械的民族意识,通过普遍彻  相似文献   

12.
<正>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党刊”这个字眼最早见之于恩格斯为1843年10月至11月间的英国欧文派的周刊《新道德世界》写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起,改革杂志社编辑出版《改革》、《重庆社会科学》、《思考与运用》三种月刊(以下简称三刊),呈现一社三刊新格局。三刊中,《改革》系中国经济学品牌期刊,《重庆社会科学》系综合性学术期刊,《思考与运用》系中共重庆市委理论刊物。  相似文献   

14.
由浙江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部分同志编著的《观念世界的变革》一书,最近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由二十三篇分析观念变革的文章构成,作者多数是从事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青年人,也有党政干部和报刊编辑。他们关心改革,关心祖国未来,力求紧密联系我国社会生活实际,以中国当前的改革和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为背景,有针对性地描绘社会的进步趋势和发展前景,因此,这本书有以下特点: 一、观念新。观念世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世界,在它不断地变化中,交结着新与旧、正确与错误、进步与落后的矛盾斗争。  相似文献   

15.
张幼文1951年生于上海,江苏吴江人。1991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晋升为 研究员。1985年10月至1986年5月先后在德国波恩大学、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 法国人文科学院作访问研究,1989年4月至 1991年1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作访问 研究,1992年3月至6月在美国杜克大学作访问研究。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 济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上海市 社联委员、上海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等。1993年起获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国 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上海社会科学院精英称号。主要著作有:《世界 经济学原理》(1989,合著,获上海市社科著作三等奖)、《比较经济政策--经济改革 的理论思考》(1991,获上海社科院优秀著作奖)、《双重体系的扭曲与外贸效益》 (1995,获上海市社科著作一等奖)、《价值增值论--国际经济分析的价值理论》 (1995)《外贸政策与经济发展》(1997,主笔,获上海市社科著作三等奖)、《中国与 APEC分工》(1997,主笔)、《金融深化的国际进程》(1998,合著,获上海社科院著作一 等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998)、《世界经济学》(1  相似文献   

16.
商务印书馆在新文化思潮的冲击下陷入空前困境,经理张元济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力倡改革,终于促使商务当局进行改组,为企业通过改革走出困境创造了条件。1920年初,张元济等人首先撤换各期刊主编,让胆识兼备的青年编辑胡愈之、沈雁冰、杨贤江等人先后挑起了改革期刊的重担,终于在两年后赶上了时代潮流,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新阵地,培养了新骨干。张元济进而改革编译所,支持高梦旦所长求贤自代,更新编辑队伍,改变编辑方针,相继出版了《世界丛书》、《共学社丛书》和《新时代丛书》,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和一代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如识分子的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海国图志》与近代民主思想王劲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历史。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是了解和认识世界,同时真正认识中国自己;第二步才是提出改革中国社会的方案,并付诸行动。鸦片战争后,在中国人认识世界这一问题上,一位南方人和一位北方人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2月14日,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调研座谈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8家受资助期刊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调研座谈会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处处长张献锋就受资助期刊的管理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改革》《管理世界》《社会科学战线》《语言科  相似文献   

19.
析1910年《法院编制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0年制定的《法院编制法》是清末修律和司法改革重要成果。它以审判机构组织法的形式确定并重申了司法独立原则,并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司法独立的落实,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由于追赶世界立法潮流,《法院编制法》也表现出一定的超前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林毅夫、蔡、李周三位博士几乎在其学术著作《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发表的同时(林毅夫等,1997A;由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97年2月联合出版,以下简称《改革》),又发表其学术论文《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林毅夫等,1997B;由《经济研究》杂志社于1997年3月的第3期发表,以下简称《方向》)。《改革》与《方向》同出一炉,共同就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作了详细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下一步方针提出了创造充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其形式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