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其中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成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的重要实践.为健全和落实严格规范的农村十地管理制度,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法律政策框架内有序进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执法监察总队于去年底至今年初在成都市二、三圈层开展了巡畲和调研工作.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崇州市桤泉镇通过推进农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累了不少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对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基础上,我们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范和监管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抓紧研究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鼓励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土地流转不得搞强迫命令,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林地、草原)准入和监管制度.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强化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流转服务.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深化国有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3.
海淀区苏家坨镇周家巷村的108户村民认为,村委会通过假造<土地流转合同>,把理应发包给他们的土地流转给了村委会经营,因此将村委会诉至法院,要求确认流转合同无效,并依法取得流转合同所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上海、山东、湖北等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先行试点地区为例,分别从法律法规和试点实践经验等层面研究探讨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运行机制的客观必然性,提出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运行机制的总体框架和运行机制,以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形成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西藏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状况,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在昌都地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层次较低;流转土地用途逐渐多样化;流转主体比较单一;缺乏专家学者推崇的股份合作方式;土地收益上涨较快;以及土地流转和利用地区发展不平衡。说明昌都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还处于自发流转阶段,流转形式不规范,机制不健全以及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地方政府应从建立、健全和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做好土地流转有关基础性工作,引导当地土地流转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地使用权流转在我国的展开,其间的问题也逐渐地暴露出来,这些问题表明了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欠完善和有序性。因此,如何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土地流转的规范和管理,是当前我国农村改革中的一个极其紧迫的课题。本文拟在分析承包权流转中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农地使用权流转稳定有序推进的关键环节———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的构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始于80年代末期的农地使用权的流转,被誉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地制度的第二次变革,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了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指农村家庭将承包的土地保留承包权,依法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农村土地流转是新时代下农村经济发展进步的表现。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视农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使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更加规范,高效运转,必须针对其弊端和实践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的法律建议,对其作出合理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8.
詹水芳  齐峰 《科学发展》2014,(2):105-112
上海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路是:通过有序流转承包农用地,促进农业规模经营、集中经营;通过归并、整理农民宅基地,促进农民集中居住;通过有序开发、规范利用农村集体建设土地,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空间;通过完善征地补偿制度,确保农民利益。为此,上海要抓紧开展确权登记工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宅基地归并和土地整理;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鼓励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租房;完善"征地留地""征地留房"等补偿安置方式。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一举措将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核心的农村金融,如何应对这场变革,发挥农村资产价值的作用,保障融通资金的安全,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深化农村经济改革亟待突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一、改革指导思想 集体土地流转必须遵循"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集体土地产权市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民的承包权,让农民实现自己的土地财产权利.土地资本的增值动力,始终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但是集体土地市场的形成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却是一个逐步完善发展的过程.集体土地产权市场建设必须建立在稳定和完善的土地承包关系基础上.集体土地产权市场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任何时候都要避免急功好利,务求扎扎实实将改革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1.
所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的、经依法批准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土地,包括兴办乡镇企业用地、村民建住宅用地以及乡村建设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也称之为"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或简称为"农村建设用地"、"集体建设用地".本文以成都市蒲江县为例,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制约因素出发,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流转方式、流转政策依据、流转条件和范围、流转后的用途和使用年期、政府的角色定位和治理内容、流转中的土地收益分配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金牛分局成立于1988年底,现已走过了15年的创业历程。15年来,该局努力适应国土资源管理形势需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土资源管理法规,突出工作重点,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坚持以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土地监察执法为重点,使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步入了 依法、有序、科学、规范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杨影 《现代妇女》2014,(10):258-259
土地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制度是经济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合理和有效实现能够促进农业的规模和集约经营,优化产业结构并延长产业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刺激之下,吉林省部分农村地区也开始出现了自发性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并展现出快速度、大规模、多形式的新形势。如何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正确引导、合理规范就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吉林省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初步探究,分析其中存在问题并针对如何发展与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这一问题提出了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及其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影响,指出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是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必经过程,进而提出明晰土地产权主体、合理界定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权能、实施土地登记工作等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土地经营经验可以看出,土地信托流转制度发挥了积极的优势功能和作用,一方面有效地保护了农业耕地资源,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发挥了土地的农用功能,也有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农村土地的合理、有序规划与流转,然而,我国目前的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机制仍然存在很多缺点与不足,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改革与完善,必须改革、完善并发展当前的土地信托制度,促进其优势功能的发挥。本文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并分析了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的意义、问题以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对于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创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淄博市的农业仅占三大产业比重的3.6%,再加上土地分散,要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规模化经营,必须推进土地流转。近年来,淄博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土地流转问题,把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推动农村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切入点,因此以该市为例具有较好的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这实际上是在肯定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仟制为丰体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要求健全和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愈来愈突出.为解决建设用地不足问题,各地已开始逐步将目光转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为农村发展和城镇建设提供新的用地途径.本文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方式、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规范管理,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条件、程序,完善土地流转收益的分配制度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甘肃地处中国西部内陆,是农业占比重很大的省份之一,人均耕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自然环境差、土地贫瘠、农村土地分散、生产力水平低、土地利用率不高.这一特征在陇中黄土高原贫困山区表现得更为明显,这里的土地流转速度不是在加快而是处在停滞状态,这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相适应.通过对陇中黄土高原贫困山村——吉山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分析,认为贫困山区在土地流转的萌芽阶段,村级组织启动流转土地,要因地制宜引导并发展适合本地的产业,从提高农地效益着手,培育土地需求主体,使土地流转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化,让农户有较高的流转收益,提高农户自觉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建立起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流转模式,提高土地流转活力,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人们普遍认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有利于盘活存量土地资产和有效保护耕地,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创新相关制度,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我们认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创新应从正确处理确定流转范围和条件、创新土地产权制度、完善收益分配体系、界定政府职能范围和规范管理程序等几个问题人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世贸规则的要求,在保证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