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近年,新疆全区各地采取多种措施,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依托,扎实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区1668个社区中有80%的社区已启动了创建工作,40%的社区已创建了县级充分就业社区,21%的社区创建市级充分就业社区,15%的社区创建自治区级充分就业社区工作.  相似文献   

2.
2007年,成都市温江区就业局坚持以服务“大集中、大统筹”为工作重点,务实创新,扎实推进,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城乡充分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区10个镇、街和38个社区全部实现充分就业.10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率达97%.也全部实现了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  相似文献   

3.
目前,阆中市已有16个社区被认定为地市级充分就业社区,1个社区被认定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保宁办事处内东街社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充分显示了阆中市开展社区充分就业创建活动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金牛区驷马桥街道曹家巷社区常住人口2.2万。目前金牛区人社局、驷马桥街道与曹家巷社区着眼于居民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创新建立了"一平台五中心,产消文化促创业"的工作机制,在实现社区充分就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21年底,社区劳动年龄段人口10186人,就业率达98.21%,已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荣获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成为新时代背景下金牛区实现居民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5.
谢新吾  秦超 《中国劳动》2005,(12):58-59
两年前,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正午致信天心区八角厅社区,对社区率先成为全省第一家“最充分就业”社区表示热烈祝贺,并赞扬该社区是“全省社区就业工作的典范”。副省长郑茂清亲临社区并授予“湖南省首家最充分就业社区”荣誉牌匾。两年后的2005年10月底,该区实现最充分就业社区40多个。天心区是长沙市传统的中心商业区和工业老区,人口39万,辖68个社区,13个行政村,下岗、失业和新生劳动力4.2万人。2002年以来,区劳动保障部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创建了八角亭全省首家最充分就业社区、坡子街全省首…  相似文献   

6.
巴中市巴州区辖3个街道办事处,10个社区居委会,有城市常住户73516户,总人口24.3万人,城区内有用人单位176个,现有下岗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15400人,其中"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1370人,零就业家庭438户。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消除零就业家庭工作中,巴州区坚持以"富民惠民,改  相似文献   

7.
资讯     
●近年来,南充市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就业服务手段,强化了社区促进就业的工作职能,推动全市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在落实再就业政策、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组织实施劳务派遣和扶持困难群体就业等方面发挥作用。各县(市)区劳动就业部门和街道、社区,以实现辖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和再就业为目标,成功创建了30个“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最近,南充召开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暨“充分就业示范区”命名会,全市9个县(市)区的30个社区被命名为“充分就业示范区”,并分别获得了5000至1万元的奖…  相似文献   

8.
刚进入5月,今年的时间尚未过半。崇州市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工作就取得了可喜的业绩:1至5月农村劳动力输出规模超过了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1%;已有7个乡镇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就业率达90%以上,“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达83%;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就业达84%;5个社区建成了“充分就业社区”,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北楸社区和羊祠街居住区就业率已达到93%.其他相对集中居住的失地农民就业率已达90.1%;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35户,“962110”就业援助成功率超过60%。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温江区积极创新工作推进机制,采取“五个结合”的方式,有力地推动了比较充分就业区的创建活动。目前,已建成比较充分就业社区37个,比较充分就业镇街9个,分别占全区社区数和镇街数的97%和90%。比较充分就业社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10万余人,实现就业再就业率达92.3%。  相似文献   

10.
资讯     
广安市广安区今年将在继续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建“充分就业村”。目前,全区6个街道办事处及牌坊的24个社区中,已建成“充分就业社区”18个、今年除争取使城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到100名外,将在统筹城乡实验区的观塘镇8个试点村率先开展“充分就业村”的创建活动,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其他14个乡镇、街道各创建1个“充分就业村”。  相似文献   

11.
南充市近年来为缓解城乡就业压力,以"就业在社区,稳定在社区,和谐在社区"为目标,以"夯实基层平台,完善援助机制,拓展就业岗位"为抓手,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历经艰苦努力,全市社区就业进入了岗位容量逐步扩增、失业数量逐年递减、服务质量逐级提升的良性发展轨道,特别是实施的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全市有99个社区成功创建为"充分就业社区",(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9个、市级89个),13.5万余名失业人员在社区找到了合适岗位,就业率达93.7%。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金牛区驷马桥街道曹家巷社区常住人口2.2万.目前金牛区人社局、驷马桥街道与曹家巷社区着眼于居民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创新建立了"一平台五中心,产消文化促创业"的工作机制,在实现社区充分就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21年底,社区劳动年龄段人口10186人,就业率达98.21%,已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荣获第五批...  相似文献   

13.
坚持一个宗旨 稳步创建持续发展 资中县自银磷社区成立以来,把充分就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以劳动就业保障服务工作站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网络用工信息,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使社区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长效化. 强化五大举措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供组织保证.社区成立了劳动就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担任组长,就业站、社区干部、居民组长、企业单位代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劳动就业保障服务站和劳动保障监督站,具体负责充分就业和监督工作,各类事项及办理流程上墙明示,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促进了充分就业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4.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5,(11):F0002-F0002
成都市武侯区率先在全市提出到2006年把武侯所有社区建设成为充分就业社区,武侯实现充分就业区的奋斗目标,实施积极的促进社区充分就业的政策和措施,着力推动社区培训、创业、就业等各项工作,逐步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政策引导、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的社区就业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日前,全国部分省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在哈召开。上海、江苏、西藏等17个省、市就业局及社区领导104人参加了会议。我省人社厅黄迎新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会上,黑龙江省、浙江省杭州市、湖南省株洲市天元社区、重庆市天门社区、四川省阆中市内东街社区分别介绍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以来,各地按照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部署和要求.以城镇社区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对象就业再就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进我省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和社区就业工作.省劳动保障厅决定对242个社区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的称号。[编按]  相似文献   

17.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和社会稳定之基.一直以来,我省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深入推进民生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把就业创业服务做实做细做优,促进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如何理解充分就业社区建设这项工作的意义?如何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将充分就业社区...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8月南充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以来.全市已成功创建65个“充分就业社区”,其中有10个社区被省劳动保障厅命名为全省“充分就业社区”.今年南充再次规划新建35个.力争使全市“充分就业社区”达到100个.并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手段.强化基础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对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去年开始,成都市锦江区开展了积极创建“充分就业服务示范区”活动。截止去年底,43个社区中有28个社区的再就业比例达到90%以上。全区共帮助指导1081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在创建“充分就业服务示范区”工作中,锦江区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南江县南江镇沙溪坝社区始终坚持“民生为本、就业优先”的服务理念,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工作目标,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为服务平台,帮助辖区内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今年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88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50人,扶助自谋职业、自主创业1100人。社区就业率达98.5%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该社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2013年全省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