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谭恩美小说中的"他者化"中国是其通过家族往事追寻族群记忆的重要步骤之一。由此,谭恩美不仅向读者呈现了被销声的华裔的生存境况,更是通过对华裔历史的重建肯定了整个华裔族群的存在。这些便是谭恩美对华裔群体身份的独立思考,也是其小说里的中国故事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
针对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小说中神话原型重述的特点,以及汤亭亭提出的“世界小说”概念,对其后现代性和非后现代性进行研究,揭示汤亭亭小说在后现代语境之下,具有重构华裔文学新模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赵健秀小说《唐老亚》重建华裔美国人精神和文化形象。在小说中,作者重新刻画了华裔美国人积极的精神风貌,书写了华裔先辈修建铁路但被美国白人社会所隐没的历史,重新解释了被白人社会所扭曲和谬传的儒家思想,揭示了华裔美国人在经济上被囊括与社会政治上被驱逐的尴尬境地,从而对华裔美国人的形象在精神上和文化上进行了建构。  相似文献   

4.
<正>黄玉雪是第一位被美国白人社会广泛接受的华裔女作家,是当代华裔文学的划时代作家之一。作为美国华裔文学早期最重要的作品,她的作品《华女阿五》首次出版时在短短几天内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颇具开创性和创造性,这部小说成为美国新一代华裔女作家自传体小说的先驱。此外,它也是研究当代美国华裔文学、历史和社会的重要文本。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华裔美国小说中父亲形象的研究基本分为三类:鞭笞美国主流文学中华裔男性被“阉割”的“他者”唐敖形象;颂扬好战的“关公”、嗜血的“李逵”等中国古代侠义男性主体意识英雄形象;探讨中国“书生”的精神特质熏构美国华裔父亲形象的可能性。这些研究仍是聚焦延续近半个世纪的“赵汤之战”,忽视了华裔美国小说中“理想父亲形象”由缺席、错位到独立的历时动态建构过程。华裔父亲形象的动态变迁勾勒了华裔作家们的一条自我身份定位的轨迹,影响了华裔文学在不同时空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作品弥漫着强烈的互文意识。在其多部小说中,汤亭亭通过后现代互文意义上的拼接,解构中国经典著作,再造华裔美国文学新传统,把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创作出独具特色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7.
当代著名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的《中国佬》描写了四代华人移居美国的经历。小说中的中国神话和传说对于揭示华裔美国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反思华裔美国人的群体意识和文化处境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值得关注。应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分析小说中“鬼伴”和“论死亡”两个中国神话传说所包含的仙女/鬼女和牺牲两种原型意象能够揭示《中国佬》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身份的诉求:评加拿大华裔英语小说《玉牡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后殖民主义批评的视角,阐释小说《玉牡丹》所表现的加拿大华裔身份认同的问题,指出作者通过重写华裔历史、再现华裔生存状况以及书写中国传统文化,质疑种族主义和文化霸权,消解中西文化二元对立,完成加拿大华裔身份诉求,表达对价值和人性的思考和关怀。  相似文献   

9.
汤亭亭的《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三部小说分别从华裔神话、英雄史诗与族群寓言三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身份的诉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华裔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创造出华裔自己的文化,要求真正成为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一分子。汤亭亭的文化身份观在整个华裔文学史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华裔美国作家陈美龄的长篇小说《雌狐月饼复仇记》受到中国传统佛教思想的很大影响。作家借用了佛教的"人生即苦""再生轮回"等观念来构建小说的整体结构、设计人物角色,并由此凸显了小说的女性主义主题。通过改写佛教譬喻故事、戏仿禅宗公案故事,小说探索了佛教思想对于当代华裔美国人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传统佛教思想的创新性借用和改写,反思并真实再现了华裔美国人的生存状况以及流散华人的命运,体现了华裔作家对母国文化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1.
天启《淮安府志》编成仅距吴承恩逝世40余年,是当时人记当时事,所记载的《西游记》肯定是小说。通俗小说能否入地方志问题没有硬性规定,天启志编者知道它是小说而将它记入,乾隆《淮安府志》编者又因为它是小说又将它删去,就是因为他们在认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科尔沁蒙古文乡土小说以其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创作活跃于当代蒙古族文坛,成为蒙古族当代小说创作最为璀璨的文学现象。新时期科尔沁蒙古文乡土小说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呈现出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崭新局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们今后系统研究蒙古族乡土小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作品出自作家之手,必然会受到作者个人因素的影响,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又不断地从作品中汲取养料,以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赛珍珠在其代表作《大地三部曲》中成功地塑造了王虎太太这一人物形象,并在刻画这一形象时倾注了浓烈的个人色彩。本文通过对王虎太太的分析和诠释,剖析了赛珍珠本人的思维观念、婚姻观和人生观等,从而使读者能够在更深层次上解读和领悟《大地三部曲》中赛珍珠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14.
《盲恋》宣称,“世上没有爱情,只有盲目才配有爱情。”当主人公以爱的名义走上死亡时,无爱的人生悲剧再次被凸现出来。徐言于对现实人生的无望可见一斑,而徐言于小说的现代性、先锋性也可由此管窥。徐言于通过“盲恋”的矛盾把人在现代化语境下的孤独无奈、漂泊无依的现代主义情绪表现了出来,在人物特殊的人生遭遇中深切地传达出一种现代主义图式的生存感受。  相似文献   

15.
论脂评     
脂砚斋是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关系密切、情投意合的人,其辈位稍高于曹雪芹。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对后人研究《红楼梦》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金色笔记》是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它以主人公所写的五本笔记和一部小说中的故事《自由女性》为主体,其复杂的叙述结构、跳跃的时空转换、变化重合的人物角色及重叠交错的部分内容等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小说读者的阅读期待,改变了读者被动舒适的阅读习惯,使读者不得不积极地参与作品的阅读过程,重新建构作品本体。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多种小说史有许多并不是真正的小说史,因为它们并没有抓住小说的特殊性。小说的特殊性不能仅仅归结为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而在于其文体。小说文体既是特殊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方式。小说史研究的文体学方法主要包括纵、横两方面的内容,纵的方面主要是指小说特有的多种叙述者类型、聚焦方式、转述语、结构、言语特征等,横的方面则是指探讨这些文体因素在某个时期的聚合。(如类型、流派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迄今已发明的数种教育形态中,创新、创业教育为最前沿、最前瞻的形态。创新教育全方位开发人类智慧,已作为一种自觉的国际性运动掀起,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竞争的目标。21世纪将成为在创新教育支持下的伟大的创造性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紫色》象征意义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紫色》是一部优秀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作。艾丽丝·沃克在这部小说中,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创作视角出发,充分描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状况及生活境遇,展现了其对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对完整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本文试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出发,全面解读与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力求深入理解《紫色》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以其塑造的"迷惘的一代"的典型人物而成为该流派的代表性作品,同时,作者富有个性的海明威式的叙述策略也有具体体现。从叙述视角和叙述话语入手,对这一作品的叙述策略进行研究,为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艺术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