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匡政 《21世纪》2010,(7):50-50
季承新书《我和父亲季羡林》出版,引来很多热议。这本书未出版前,我就看了书稿,出版方让我写一句评论印在封底。当时看到季承书中透露的一些细节,很是惊讶。没想到季羡林在儿子笔下,竟是“一个人生失败者,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这本书无疑颠覆了季羡林曾经完美的“大师”形象,比如季承写道:“记得父亲在摸了我的头之后,立刻去水缸里掏了一瓢水去冲手,使我感到很新奇。但他从来没有亲过我或拉过我的手。”  相似文献   

2.
素萍 《山西老年》2009,(5):18-20
2008年11月7日,季承迈进了父亲季羡林在301医院的病房。和父亲隔绝了13年后,在朋友的帮助下,他终于被准许见到父亲,终于可以像一个普通人家的儿子那样,给老父带来喜爱的家乡小  相似文献   

3.
蒋骁飞 《社区》2012,(8):4-4
20世纪50年代。季羡林曾在北京大学讲授语言学。一天,一个学生来向他借一本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季羡林一下子犯了难,学生要借的这本书是极其珍贵的孤本古籍,如果在翻阅的时候稍有污损,都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但面对学生渴求的目光.季羡林又不忍心拒绝,便对他说:“你过一个礼拜后再过来取。行吗?”学生欢欢喜喜地走了。  相似文献   

4.
翻开蔡德贵教授撰著的《季羡林传》(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版),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季先生本人对作者的拳拳心语:“其实我这个人也没有多少可写的。我只希望不要溢美,实事求是更能动人。”一个朴厚、谦诚的季先生已俨然如在目前。通观全书,作者正是本着实事求...  相似文献   

5.
孟祥海 《社区》2011,(14):15-15
20世纪70年代末,季羡林任北大副校长时.一天在校园操场碰到一名男生背着沉重的行李来校办理人学手续。这名学生向季老求援:“大爷,帮我看会儿行李,我去办手续!”季老欣然应允。季羡林站在太阳底下恪尽职守地等了一个多小时。那个新生终于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对季老说:“谢谢您,大爷!”说完.背起行李消失在校园深处。  相似文献   

6.
正季羡林与老舍不算是"铁哥们",可是一件小事却让季羡林怀念老舍一辈子。季羡林与老舍相识,可谓是萍水相逢。一次,同学请老舍吃饭,让季羡林做陪。老舍是长辈,不仅年长12年,那时还是大学教授,而季羡林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可是当季羡林看到老舍时,却发现他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就这样,他们算是认识了,老舍在季羡林心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此后,两人并没有往来,而且一别就  相似文献   

7.
余玮 《华人时刊》2006,(7):44-50
高龄曰“寿”,体健曰“康”,劳作曰“为”。国学大师季羡林正是因“为”而康因“康”而寿。人有生理的生命,也有学术的生命,若两个生命都充满生机,则可谓不老。每有记者采访他,他总是说:“你们采访我,就是一个考试。我是考生,准备答辩。你们考吧。”每每客人造访,他总是起身亲自送客人到家门口,无论是党政要人,还是庶民百姓,他都这样对待,从不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其德学双馨的风范令人肃然起敬。走近季羡林,宛若是走近一座学术文化高峰——近之,愈觉其高。也有人说,季羡林是一部书,读之,愈觉其深……  相似文献   

8.
读季羡林留德日记,愕然于“一塌糊涂”使用之频,例如“地上满是雪水,一塌糊涂”,“天气仍然热得一塌糊涂”,“他学了一学期,说,难得一塌糊涂”,“昨晚刚下过雨,凳子都湿得一塌糊涂”,“早晨天阴得很厉害,屋里黑得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9.
季羡林不是一个翻译理论家,他的翻译观点并不系统,但其中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季羡林认为,翻译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并指出在翻译中必须注意"翻译生态的平衡"。这两个观点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荆墨 《社区》2009,(17):9-9
温家宝总理看望百岁老人季羡林先生时,对季老非凡一生的评价是“风风雨雨一百年”。前不久,季老迄今唯一一套亲定自选集的最后一册——《风风雨雨一百年》(华艺出版社2009年1月)终于出版了。翻读该书,感觉它是对季老近一个世纪风雨人生的真实写照。对我们这些后来人。总能给予更多的人生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两个主要方面谈季羡林先生的治学态度 :一执着 ,二实事求是。每个方面都结合季羡林治学的事迹来谈 ,其中关于季羡林主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言论及有关情况 ,出于作者亲历。作者认为季羡林的治学态度是值得学习的。  相似文献   

12.
季羡林先生离我们而去了。围绕季先生,有三个话题在学术界曾经讨论得很热烈。一是季先生请辞国学大师、泰斗、国宝三个头衔;二是季先生有两句名言,叫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二十一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三是与此有关的关于什么是国学、如何弘扬国学的讨论。从人类历史长过程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能是规律,国学可以分为狭义、中义、广义,季先生对大国学有着特殊贡献,大师是一个无甚意义的虚衔,中国许多“大师”却是重大建树为零的“零大师”。  相似文献   

13.
季羡林不仅是学贯中西的东方学家,同时也是成就卓越的翻译家,但目前他的翻译思想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探究了季羡林的翻译实践活动,总结了季羡林翻译观的五个主要方面。最后指出,季羡林的翻译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译论,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他的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历时两年,于2010年9月终于完成了《季羡林全集》30卷的全部编辑出版工作,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季羡林先生学问博大精深,作为中国现代大师级的学者,他是古代印度语言学家,古代中亚语言学家,又是汉传佛教传播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与社会活动家,有关著述在全世界皆有广泛的影响。笔者忝列《季羡林全集》编辑委员会中,作为特邀编辑获得了一次"走近大师"的宝贵机会,受益良多。故撰写此文,在缅怀大师终生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无怨无悔、求仁得仁的学者风范之余,或许对认识当下浮躁的学术风气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1998年冬季,季羡林在《新民晚报》发表《漫谈皇帝》一文说:“生长于高墒宫院之内,养于宫女宦官之手,对外面的社会和老百姓的情况,有的根本不知道,或者知之甚少,因此才能产生陈叔宝‘何不食肉糜’的笑话。”  相似文献   

16.
池田大作和季羡林都主张文化产生多元论;重视东西方文化交流;认为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西方是分析的;分别主张用“天人合一”和“依正不二”的智慧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歧在于文化体系的分类以及在21世纪东方文化是否将取代西方文化的问题,其原因是思想基础、所属国家、文化背景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聊城文化中“孝”、“真”、“美”的元素,深深影响了季羡林的散文创作,使他的散文具有了思亲爱国,表真情、说真话以及“惨淡经营”散文美的特点。从中我们既可看出地域文化与季羡林散文创作之勾联,也可了解其散文在当代散文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季羡林印象     
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季羡林自1946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均有造诣,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相似文献   

19.
季羡林教授是国际知名的东方学、印度学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学术研究工作,功绩卓著,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赞誉。我校于1991年8月6日至8日召开“东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热烈庆贺季老的八十大寿。为了襄赞这一盛举,本刊特发表他的学生和助手钱文忠的文章和李铮编的年谱,并以此对季老一贯关心、支持本刊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20.
7月11日开始,悼念季羡林的热潮从学术界蔓延至社会公众——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头百姓,满城争说季羡林。其实,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季先生的学术成就。公众的悼念热潮是冲着季先生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头衔这三顶桂冠去的。至于这三顶桂冠如何戴在季先生头上,却很少有人思索一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