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代礼俗     
辽代礼俗黄震云(一)佛妆事见《契丹国志》卷二五《张舜民使北记》云:“北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北方妇女尚黄已久,只是拿佛妆相况,并不是受佛教影响。考《能改斋漫录》云:“(事始佛妆)后周宣帝传位太子,自称天元皇帝,禁天下妇人,不得施粉黛,自非...  相似文献   

2.
辽代大理寺属南面官系统,是负责汉人鞠狱事务的司法机构.在以往的研究中,学界比较重视其在司法层面上的意义,很少有学者深入讨论其机构组成.作为一个专职处理汉人狱讼的官署,考清其历史沿革对辽代职官制度的研究,尤其是南面官制度的深入研究颇有裨益.因此,将把研究重点放在大理寺机构本身,结合现有资料,略加考论,以期对大理寺机构在辽代的变化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曩写短文(见《社会科学战线》78.1.221),以为辽宁法库叶茂台辽代墓葬中发现之山水、花鸟画两帧即出墓主人手,盖其平生杰作,兹与其骸骨同不朽,故以为殉。此说奇创,人多笑而不信。予又以为墓主人为女子,辽代男子如东丹王倍通汉文,擅绘画,以垂名一代,女子谁遂无人?顷读陈述同志新编《全辽文》,其卷八,一九三页有咸雍五年陈觉撰秦晋国  相似文献   

4.
辽代文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代文学既是当时的北国文学 ,也是中华文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辽代文学的崛起 ,为多元一体、北雄南秀的中华文学提供了同北宋文学优势互补、异轨齐驱的重要范本。现存辽代文学作品 ,以诗文为主。辽代初期的诗文传留殊少。中期以后文化趋于繁荣 ,作者逐渐增加 ,艺术技巧日益成熟 ,作品开始大量涌现。而契丹族妇女文学的崛起和发展 ,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辽代的妇女作家以萧观音、萧瑟瑟为代表 ,其文采风流 ,不让须眉。辽代的口头文学 ,主要有神话传说、民间歌谣等。辽代的神话传说大多与契丹民族的历史发展有关 ,是民族发展的曲折反映 ;其国土风俗歌谣纯朴遒劲 ,指陈时弊的讽刺歌谣俚俗生动。辽代的契丹文文学 ,也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辽代鸡冠壶     
我国的陶瓷工艺,发展到唐、五代和北宋时代,瓷窑遍布南北,瓷器种类繁多,形式新奇复杂,产品也各具特色。北方的辽瓷,是其中的一个分枝,其造型和装饰,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辽代陶瓷,一般从窑艺上讲,凡在辽代烧造的釉陶和瓷器都称为辽瓷。辽代陶瓷器从造型上观察,完全可以反映出辽代契丹族与汉族杂居生活的面貌,因为陶瓷器皿的形式和装饰是适应人民生活要求和文化传统而产生的。鸡冠壶是由摹仿契丹族传统使用的各种皮袋容器而来的,皆因壶的形状酷似鸡冠而得名。它在  相似文献   

6.
7.
辽代殿试成为常制始于重熙五年。辽圣宗效仿北宋科举制度,开始进行贡举改革。兴宗重熙五年殿试之后,科举殿试成为常制,皇帝对及第进士的恩赐仪式也开始制度化。从重熙五年开始,兴宗、道宗、天祚帝诸朝举行科举考试时,在正常的情况下,进士一科当都有殿试一级考试。辽人所谓的"殿试进士",当指礼部中选、参加殿试而未中第者。辽代科举增设殿试后,及第进士通常直接释褐授官,像唐代那样比较严格的"守选"制度在辽代应没有形成。  相似文献   

8.
论辽代散文     
一、辽代散文的数量和分类  辽代的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不是大国 ,但作为一代文学 ,不可至今无论。辽代的散文 ,《全辽文》编为 13卷 ,末有 3附录 ,分别为类目索引、作者索引及事迹考、图版(出土的辽代契丹语志石、哀册、记等 18则 )。类目索引分为诗、谣谚、诏谕、敕制、哀册、册、官告、表奏疏、碑铭、颂、偈、记、塔记、幢记、题记、祭文、墓志、杂著等 2 7类。按照通行的分法 ,诗和谣谚 (包括青词等 )在文的范畴之外 ,而敕文、判文 (法律文书 )、契约、铭文 (包括砖石等金石文字 )应单独列项 ,不宜以杂著二字相概。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 …  相似文献   

9.
辽代尚父考     
辽代获尚父称号的臣僚约有17位之多,堪称历史上的奇特现象。尚父中既有宰相,也有其他臣僚。他们基本都是年事较高、社会声望也较高的老臣,而且大都对辽王朝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尚父群体在民族属性上虽以契丹族为主,但却具有多民族成分,体现了辽代多民族社会上层联合统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公元10世纪初,契丹族统一中国古代北方,建立辽政权.他们在继承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契丹文化.在创造本民族文字并将其使用于辽朝统治区各项事务的过程中,辽代真正意义上的史学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辽代儒学的发展经历了确立统治地位与发展繁荣两个时期。辽代儒家知识分子依据儒学的基本精神,建章立制,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著书立说,宣传儒家的政治主张,使儒学成为契丹统治阶级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辽代儒学的发展,对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辽代儒学对维护契丹族的封建统治,提高契丹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缩小其与中原地区的差距,都起了重要作用,充分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横亘于今承德地区的燕山山脉,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在辽代,这一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其结果不仅对辽政权的巩固起了巨大作用,也为后来当地经济的继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并对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统一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年来,承德地区文物考古工作中的一些新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辽代所发生的这种变化。现结合有关史料记载,试做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辽代文学思想是在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的背景下产生的 ,具有文化认同性质。崇儒修文的措施 ,不仅使契丹民族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也培育出一批诗人和文士 ,加快了文明的进程。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消化吸收汉文化的过程中 ,倡导教化讽喻的儒家诗歌思想对契丹族诗人的创作影响很大 ;但真正决定辽诗风貌的 ,却是南、北地域环境的差异 ,以及北方民族粗犷强悍的文化性格和心理气质。文风质朴 ,却自然豪迈 ,充满生命强力  相似文献   

14.
赵翼《廿史剳记》曾记载金代的避讳情况。“金人一人二名,其国语之名,便于彼此相呼,汉名则用之诏令章奏。其避讳之法,则专避汉名,而国语之名不避,盖国语本有音无正字也。”其实,汉名之俗,本起自契丹,女真沿袭。所以,这种只避汉名的方法也来源于契丹。辽代皇帝亦一人二  相似文献   

15.
辽代文学研究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契丹族统治者在中国北方建立的辽朝,由于“风气刚劲,三面临敌,岁时以蒐狝为务,而典章文物视古犹阙。”(《辽史·文学传序》)辽朝的文学作品传世甚少,已经散佚殆尽,辽代文学可以说是一门散佚了的断代文学。文学作品和有关史料的严重匮乏,史事背景的语  相似文献   

16.
辽代南面地方官基本参照唐制,设置京、道、府、州、县、城等行政建制和职官,同时也加进了不少契丹本族职官的内容,南面京官就是比较典型的事例。在研究中,要对"南面"予以正确的把握。南面京官是辽代南面地方官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剖析其机构设置和主要职官,会使我们从一个角度比较清晰地了解辽代南面地方官。在辽代五京的主管官中,契丹族占有很大比例。南面京官许多部门的职能都与经济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辽朝是契丹族统治者在我国北方建立的多民族国家。这个国家自太祖耶律阿保机(公元907或916年——926年在位)至天祚帝耶律延禧(1101——1125在位),历时二百余年。(后来耶律大石建西辽,又历八、九十年,乃辽朝的继续。)早在公元四世纪时,契丹民族即活动于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其后,它经历了从原始的氏族公社制经过奴隶制发展到封  相似文献   

18.
以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范围,由此上溯,研究自有史以来,在这块土地上的先民活动,当为地方民族历史学术研究重任。  相似文献   

19.
契丹南枢密院是主管行政事务和有关经济事务的部门 ,相对于北枢密院 ,其侧重于管理民事则是基本可以肯定的。辽代契丹南枢密院是从汉人枢密院过渡而来。且其过渡结束的时间为应历年间 (公元95 1— 968)直至兴宗即位前 ,契丹南院枢密使全部为汉人。既使在辽圣宗统和年间以后 ,随着封建化改革的推进 ,北面官系统的中丞司与南面官系统的御史台共同承担起了监察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大林牙院初设于辽太祖时期,当时还设有文班司.文班司与创制契丹文字有关,是早于大林牙院而设的机构,两者的关系值得注意.“制契丹大字”与“制契丹国字”在含义和意义方面都有区别.辽代在北面官系统中广泛设置林牙,当与“以国制治契丹”有关.辽代铨选林牙的条件与出身于契丹文化世家及文化水平等有关.大林牙院是一个把契丹本族文翰事务作为主要工作的部门.辽代的林牙也有承担军务、作为使者出使他国等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