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元朝的医学教育,是元朝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元朝政府在开展医学教育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确保了生源、提高了质量、促进了医药卫生事业的开展。但在后期,也出现了管理混乱、经费紧张等问题。对其进行分析梳理,可为今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入主中原后,元朝统治者为了政权稳定和长治久安,建立了完备的监察法制.然而,终元之世,元朝政治始终受到官吏贪腐的困扰.本文在现有史料和相关学者研究基础上,对造成元代完备的监察法制下吏治腐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对断事官在元朝各机构中的设置与职掌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借此探讨元朝统治下蒙汉官制相结合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4.
元朝对日本的东征及其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五次遣使日本,二次东征日本,均遭失败。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性气候是元朝惨败的客观因素;元朝军队作战部署失当、人民存在厌战心理、元朝对日本东征的非正义性则成为元朝东征日本失败的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5.
西藏在元朝时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在统一西藏过程中,除军事力量之外,西藏著名的宗教领袖萨班也曾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宣布信仰自由,允许各种宗教存在。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为了巩固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继续实行开明的宗教政策,为各种宗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元朝政府一方面尊重各种宗教,另一方面也对其加强管理,设立崇福寺管理天主教,元朝政府与罗马教廷也互派使节进行了初步的接触,天主教传教士孟高维诺就是以罗马教廷正式使节的名义来华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7.
日本《史学杂志》第98编第5号载文回顾了1988年日本史学界取得的成果。现将有关元朝史、蒙古史部分摘译如下,以供参考。元朝史方面:片山共夫《关于元朝的玉  相似文献   

8.
出于政权合法性的述求,明初统治者高调倡导“元正统论”,明初文人诗歌中的“元朝情结”与统治者的“元正统论”有密切关联,而明初各族属群体对“元朝情结”的表达,情形各异,特征复杂:明初上层精英对元朝的眷慕和上层贵族对元朝的猎奇情绪;元遗民群体对元朝的哀悼与伤怀情绪,这其中色目、蒙古族群及汉族文人各因明初的统治政策而表现出不同情形的感怀情绪;而明代普通士人的“元朝情结”甚至在明代中叶还隐隐若现。迟迟不能退去的“元朝情结”致使明代文学的真正更张迟至明嘉靖时期。一定程度而言,明初上层统治者及上层精英的“元朝情结”对明代文学的分期有着较为内在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元朝历史编纂学既继承了两宋、辽、金历史编纂中的优秀成果,又具有时代所赋予的多民族融合国家对历史编纂的认知。最能反映元朝历史编纂学成就的莫过于对前朝正史的修撰和典志体史书的编纂,这两部分是元朝历史编纂学的鲜明特色和重要成就所在。有元一代,产生了一批在后世有重要影响的史学家,他们的历史编纂思想和经验是元朝历史编纂学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元朝通过政治、经济、军事上一系列的举措,加强了对南海的管控。由于对南海区域国家进行武力征伐和军事威慑,确立了霸权地位,建立起不平等的国家关系和贸易关系,元朝的南海海洋经略目的是保障官府垄断贸易,但也有利于促进私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藏自13世纪中期被正式纳入元帝国版图,元朝中央对西藏地方实施了有效的治理和管辖,设置宣政院机构并以帝师兼领院事;在西藏地方设置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封授有实力的地方实力集团为万户等。元朝对西藏地方的直接治理和萨迦派为首的藏传佛教上层在元朝扶植下的政教合一形式的统治对其后700年的西藏乃至整个藏族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朝中央对西藏的管理形式也成为明清两代中央王朝统治西藏的滥觞。  相似文献   

12.
清朝在借鉴元明两朝治理蒙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了对蒙藏地区的治理。认真总结清朝治理蒙藏方略,对中央人民政府今后在蒙古和西藏地区的施政将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先后在中原历史舞台上出现的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清统治者在治边思想上有着相似的地方。但由于所处时代以及面临的时代问题不尽相同,元、清统治者在对云南边疆的认识及治理思想上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受治边思想的支配,就使元、清两代在经营云南地区的具体做法上既有相似之处即清对元的继承,也有清朝基于时代的发展而具有的一些独到之处,表现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4.
元代纸币发行中的"钞本",是研究元钞的性质首先应解决的问题.元代的钞本,广义上包括金银之本和用作经营本金的纸币两种,狭义上指用作发行本金的金银.至大三年(1310年),印制的钞本正式出笼,"钞本"由金银演变为纸质印造,使银本变成了形同虚设的纸币本金.此后,元代币制大坏,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加剧了社会政治、经济局面的动荡.  相似文献   

15.
中朝边界自渤海、辽、金时期起 ,至元朝初年相对稳定 ,基本稳定在朝鲜咸兴以南的定州、宣德、元兴三关及都连浦一线。元中叶以后 ,元帝国国势衰落。高丽王朝、李氏朝鲜乘机极力向朝鲜半岛东北部扩展领土 ,中朝边界迅速北移  相似文献   

16.
13世纪60年代,丽元和平关系建立后,元朝意欲不战而得高丽一国,致使丽元外交交锋不断.1269年,高丽向蒙古提出王室联姻的请求.元朝联姻王室之余,又向高丽提出贡女要求.高丽遂以尚公主与贡女为主要方式,与元朝皇亲国戚及政要显贵互通婚姻.丽元之间的通婚关系具有人数众多、涉及面广、历时悠久、意义重大等特点.丽元皆试图利用通婚之举,影响甚至左右两国关系,使其具备外交性质.事实上,引人瞩目的丽元通婚外交的确对两国政治关系和平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明永乐初年,胡粹中政纪传体为编年体,撰成《元史续编》,对成宗以下治平之迹及版帝时事有所增补,书中评语多以儒家传统君臣之道立论,虽篇幅不多而颇便省览。嘉靖年间,周复使授编年体史著《元史弼速》,是从卫道者及汉民族本位的立场来评价《元史》的。此书的纪年及书法体现了孔子的正名主张,承袭了儒家思想,尊家而贬元,但也纠正了《元史》一些史事记载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18.
元代海运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运是元代漕运的主要方式。作者从元代海运的成因、发展阶段、主要航线、运粮情况以及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并认为海运是元代经济史上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漕运史上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9.
元词历来评价不高,被认为是词体历经唐家兴盛之后的衰落期。'同衰于元'似乎已成定论。本文对此说法提出怀疑,并通过对元代词体发展的具体分析,指出导致词体衰落的诸多因素在南宋业已存在,而元词就其本质而言是南宋词的自然延伸,'词衰于元'之说,元人恐未肯任其咎。文章认为,前人对元词的评判存在着两个基本偏颇,一是在元词的断根问题上有所失误,二是评判标准上的不完善。本文就此提出了'以元归元'的原则及四个标准.以此作为确定易代之际文学的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明洪武初年,为了防止北元与高丽联手,明太祖朱元璋积极与高丽王朝交往,而高丽王朝面对北元与明朝两大势力一时尚未作出选择,时而对北元、明朝采取双边外交,时而弃明投元,致使两国关系十分紧张。李成桂改国号李氏朝鲜后,两国关系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直到明成祖朱棣即位,明朝与李朝的关系才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