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收购"失败"     
据说有一个很聪明的女商人,开了一个很特别的回收公司。回收的物件不是废书报,也不是更新下来的旧家具,而是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人们失败的案例,只要将自己失败的全部经过,很真实地撰写成一篇失败经历,交到该公司,就会领到一笔数目十分可观的稿酬。" 公司开张不到4年时间,女老板一共收购了上万例失败经历。这期间曾有人在背后议论说:“这家伙是不是疯了。”然而想不到的是,当她收购失败案例到一定数量的时候,突然像火山爆发般总结出一系列的成功经验,而且条条紧密结合实际,切实而可行。假如有谁在创业路上遇到了难题,在人生…  相似文献   

2.
二战以后,一个神话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希特勒所向无敌的大军是被苏联的严寒击败的,是可怕的"冬将军"挽救了苏联。这一说法来自希特勒的将领们。他们把德军在苏联的失败,归于1941年严寒的冬天,声称如果不是苏联的严寒,他们一定能攻下莫斯科,从而取得对苏作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科研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科研管理模式,刚性管理有一定积极的意义,但是其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因此濡要柔性管理来促进科研的新发展,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落实人格化管理,尊重科研人员的情感需求,积极开发科研人员的潜能,增强管理制度的弹性,提高管理的效益,既有利于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和科研目标的实现,也助于形成自主化科研模式.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科研人员来说,科研资料、科研仪器等基础条件,就是“粮草”,“粮草”准备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取得科研成果。大量的事例说明,如今,“粮草”已成科研瓶颈。一位科研人员为一项科研遍寻资料,跑了许多部门而不可得,在国外探亲时,闲来到离家不远的一所大学查查资料,却有了意外发现。去年,突如其来的非典,令科研人员措手不及,想进行科研攻关,才发现全国还没有一个合格的可用于非典攻关的 P3实验室。在谈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科研基础条件的差距时,科学家胡启恒用田径跑步来形容:别人是在塑胶跑道上跑,而我们却是在沙地上跑,  相似文献   

5.
教研和科研分离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机构的分离,必然导致任务的分割,认识的分化。长期以来,科研和教研从各自的立场界定自己和审视对方。科研人员说,科研是以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教研不过是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对教材教法的研讨。教研人员说,教研是扎扎实实的教学研究,科研则如空中楼阁,太空太虚。这种各自为营甚至相互攻讦的状况带来了如此尴尬的局面:校长们说,科研人员和教研人员的口味不同,要求各异,同评一节课,分歧太大,他们又都是我们的“上级”,谁也惹不起,所以老师们上课就得看人下菜碟。老师们问,我想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做一个课题,请教科研人员,他说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世界,不是恶人在作恶,而是善良的人在跟着落井下石。前者不过是让生命个体崩溃,后者则是让世界崩塌。有几个恶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群善人为虎作伥。因为,一只羔羊会死于狮子的追逐,也可以死于一群羊的践踏。消灭人性之恶是不可能的,所  相似文献   

7.
为鼓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1999年设立“首创基金”至今七年来,近500名科技人员竟无一人申请利用。“首创基金”是科技人员用于科技创新的专项经费,在目前科研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它应该是个“香饽饽”,然而为什么遭冷落?科研人员缺少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当然是一个方面,更重要是创新体制和机制出了偏差。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指出的:“不是科研人员没有奇思妙想,而是普遍存在着顾虑。怕一旦失败,名誉与信任度都会受到影响,评职不好评,有重要任务不再被信任,这是国民在科技创新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我…  相似文献   

8.
<正>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的企业免不了有的要失败,有的会成功。失败并不可怕,问题的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对待失败,是一败不振呢或是及时从失败中总结出经验教训来。诸葛亮曾说过:“善败者不亡也”。正是由于他善败,诸葛亮在其痛失街亭之后,才有其后来图举中原大业之宏举。 笔者所在地有一家企业,前几年无论做什么总喜欢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转,认为搞尾随开发,风险小,保险系数大、成功率高,因而见市场上什么  相似文献   

9.
错怪金钱     
周国平 《领导文萃》2013,(9):112-114
人们常把金钱称作万恶之源,照我看,错怪了金钱。钱本身在道德上是中性的,谈不上善恶。毛病不是出在钱上,而是出在对钱的态度上。可怕的是贪欲可怕的不是钱,而是贪欲,即一种对钱贪得无厌的占有态度。当然,钱可能会刺激起贪欲,也可能不会;在钱多钱少的人中,都有贪者,都有不贪者。关键还在人的素质。贪与不贪的界限在哪里?一个人如果以金钱本身或者它带来的奢侈生活为人生主要目的,他就是一个被贪欲控制的人;相反,不贪之人只把金钱当做保证基本生活质量的手段,或者,在  相似文献   

10.
尚怡 《科学咨询》2003,(11):20-20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雷达监视屏"上,SARS并不是唯一的一种稀奇古怪的疾病.在中部非洲,可怕的埃博拉出血热爆发以来已经肆虐了五个月.在比利时和荷兰,致命的禽流感病毒横扫了所有的养鸡场.  相似文献   

11.
张国玉 《决策》2023,(8):34-36
<正>越是重大创新,失败的可能性越高。“特区”关键在于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创新往往在例行管理之外。长期形成的传统科研管理模式,有着较强的路径依赖。在常规科研管理之外,专门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就成为一个很好的破冰之举。2021年以来,上海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并开展了两批试点,首批试点单位是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12.
教研和科研分离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机构的分离,必然导致任务的分割,认识的分化.长期以来,科研和教研从各自的立场界定自己和审视对方.科研人员说,科研是以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教研不过是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对教材教法的研讨.教研人员说,教研是扎扎实实的教学研究,科研则如空中楼阁,太空太虚.这种各自为营甚至相互攻讦的状况带来了如此尴尬的局面:校长们说,科研人员和教研人员的口味不同,要求各异,同评一节课,分歧太大,他们又都是我们的"上级",谁也惹不起,所以老师们上课就得看人下菜碟.老师们问,我想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做一个课题,请教科研人员,他说对学科教学不懂,你找教研员吧;拜访教研人员,他又说不懂课题研究的规矩,你找科研人员吧,推来推去,我到底该找谁呢?  相似文献   

13.
成功与失败     
成功与失败是人生道路上常见的问题,从事政治、军事活动是这样,做人做事、搞生产科研更是屡见不鲜。从成功与失败对于人生修炼的影响效果看,成功了固然可贺,但是,如果处理不好.成功的实现可能就是毁灭其一生的开始;失败了固然让人惋惜和遗憾,可是,如果处理得好,失败的残局有可能是逐步走向成功。到达人生价值巅峰的开始。从某种意义上  相似文献   

14.
碧翰烽 《决策》2010,(11):97-97
近日,广东韶关市武江区政府办公区院内一名男子坠亡。经查,死亡男子邬学新原为武江区委书记。邬学新2008年被免职后一直在家休养,不知为何出现在办公楼内。警方经过初步调查,发现其在跳楼前曾经在办公室割脉自杀,目前已经排除他杀,自杀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15.
高连奎 《经理人》2011,(9):26-26
2011年8月22日,上线不到一年的百度微博类产品“说吧”终于哑口。百度“说吧”的失败,表面上是商业模式的失败,根本上却是战略与营销的失败。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在我国中小企业集聚的江浙地带,由于资金短缺,大量中小企业入不敷出,面临倒闭,老板"跑路"、员工遣散的消息屡见报端.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的致命毒药."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是一种特殊的融资形式,它不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融资手段,而是集群的背景下各种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的综合.探索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有效途径变得越来越迫切. 集群融资的优势 统计分析表明,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占银行贷款总量的比重从2009年的3.7%下降到2011年的0.6%.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不到资金比高融资成本更加可怕.因为高融资成本还可以通过一定的调整通过降低经营成本来化解,而融不到资则会导致资金链的断裂.  相似文献   

17.
在古希腊时期的塞浦路斯,曾经有一座城堡里关着一群小矮人。传说他们是因为受到了可怕咒语的诅咒,而被关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们找不到任何人可以求助,没有粮食,没有水,七个小矮人越来越绝望。  相似文献   

18.
杨珺 《管理与财富》2002,(11):72-73
快速变迁的时代,失败的可能性更高;过去我们学习如何成功,但很少人教我们如何面对失败。 失败真的很可怕吗?为何有人从此一蹶不振,有人却能够东山再起,甚至比以前更加成功? 究竟该如何从失败中学习,才能寻求败后复活的机会?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虽老套,可是“败中取胜”却依然是众多企业家甚至是每个人成功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生活真的是由我们看不见听不到的时间一分一秒构成的吗?它不是某个午后、几个知已有一句没一句、一杯又一杯的绿茶吗?它不是那本对工作对事业发展毫无帮助、也得不到一点经济效益的侦探小说吗?在海滩上悠闲地晒太阳的乞丐和发现离生命终点不远了才来晒太阳的富豪,晒的其实是同一个太阳。真的,生命不长,但有些时间,就是用来浪费的。譬如说和80岁的外婆聊天,从白天到黑夜,这些时间,我们无法收费。有时坐在窗前,半天半天地发呆,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看着日头从东到西,听着水龙头滴滴答答地漏水,好像时间之河在缓缓地流淌。有些时间是用来浪费…  相似文献   

20.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想就当前国家科研体制和机制方面比较突出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建立合理高效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例如相关管理部门互不配合,各自制定计划,直接从财政部获得独立预算。其结果是造成科研项目设置重叠,科研人员不得不将很多时间花在“跑”项目和应付评估上,极大程度地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质量。二是政府既管经费,又管项目;既是出资人,又是“经营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