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20)
农村教师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加上其周围环境的特殊性,面临很大的压力,直接影响着农村教师的身心健康。促进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及途径在于: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育人技能,整合资源,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完善农村教师的评价体系,减轻其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某职业学校二年级电子、会计和旅游管理三个专业118名中专生的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自信心和就业心理的现状以及对心理辅导的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了解和掌握职业学校中专生的心理状况,对提高和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199名侗族农村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自尊在性别、年级、学科和地域等多个纬度上不存在差异,绝大多数侗族农村大学生的自尊表现为高自尊。 相似文献
7.
8.
9.
大学生心理挫折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校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关注。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生挫折容忍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心理发现,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呈现出"知易行难"的典型特点,本文试图从教育、社会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面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诸多原因造成农业院校大学生产生自卑、焦虑、孤僻、内疚等心理问题。他们不仅需要社会的外在支持,更需要心理上的关怀。关注和有效帮助农业院校大学生采取积极的心理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应改变农业院校大学生的不良认知,同时辅助以各种形式的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2.
心理失衡是人的心理需要给予调节而又尚未得到调节时的波动或呆滞状态、它具有心理失调性、普遍存在性、类型多样性和功能二重性特点.自我构筑失误的大学生常有的心理失衡主要是学习时的焦虑与厌烦、社交时的自卑与多疑、结友时的偏执与孤僻、恋爱时的迷惘与抑郁以及择业时的失落与苦闷.对创新、自信、尊重、自制和求实等道德的内化和践履是大学生心理失衡得以调节的关键和根本.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大学生价值取向心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心理学视野,通过心理调查、实验等实证性研究,探索现代化图景中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认为大学生价值观的所有分支维度中排序依次是:家庭爱情、公共利益、正义公理、全球意识、自信、自制、成就、慈善、学习取向、金钱权力、传统、刺激享乐.价值观实验结果显示,价值观教育干预对澄清价值理念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7.
“六个一”模式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海南医学院“六个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及其模式的运作特点,并对实施“六个一”模式的教育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六个一”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与改革开放以前出生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发展特点使他们容易出现一些人生社会心理问题,比如,政治心态上的迷茫、理想信念的模糊、生活及生存的无意义和无价值感、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和思维方式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造成这些人生社会问题的原因既有大学生个体成长的问题,也有社会环境的病理性因素,因此干预和处置的方式也应是综合的,应积极探讨一种针对大学生人生社会心理问题进行咨询的心理咨询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消费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结点,是经济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与沟通的渠道,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部分。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不仅是国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其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进而作用和影响一代青年的消费趋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其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成为人人关注的“社会问题”。笔者以为,从社会学的社会问题建构论的视角来看,所谓“社会问题”其实是人们在与一些社会事实的互动中,在预设了“第一建构”的前提下,进行“第二建构”的产物。为此,应该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等青年社会问题的“第一建构”审视中,正本清源,探寻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而调整相应的青年政策,从源头上消除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