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明人贺复徵编《文章辨体汇选》录有一篇《水浒传自序》,文字与金圣叹评本《水浒》施耐庵“原序”相同,但多出“元施伯雨”的署名。按《文章辨体汇选》体例,这意味着施耐庵就是“元施伯雨”。笔者考证,这篇《水浒传自序》很可能源于金圣叹评本《水浒》,但相反的可能性也无法排除;施耐庵是否“元施伯雨”,则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而《水浒传》“施耐庵的本”则有可能不是小说而是剧本。  相似文献   

2.
《水浒》是在宋元《水浒》故事的基础上成书的。《水浒》的忠君思想,有着作者施耐庵概括现实生活的一面,也有着来源于宋元《水浒》故事的忠君思想的一面。“四人帮”抓住《水浒》的忠君思想,全面否定《水浒》,说《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坏书”,同时,对宋元《水浒》故事的忠君思想也展开了大讨伐。我们有些同志的文章,在肯定《水浒》之余,对《水浒》连带宋元《水  相似文献   

3.
“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卷头语) 《水浒争鸣》编委会《水浒》的真人真事 王利器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 周绍良《水浒传》与《宣和遗事》 高明阁鲁迅的“施耐庵”为繁本《水浒》作者之托乞说无可置疑——兼忻关于施耐庵的墓志、家谱、诗文、传说之俱准征信 张国光宋江形象的分裂性、统一性及其他 唐富龄从《水浒》成书的过程谈对《水许》的评价 黄瑞云《水浒》四论 常林炎 常河《水浒传》是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吗? 王齐洲谈《水浒》的“忠义” 葛楚英从“水浒戏”到《水浒传》看李逵形象的发展 熊文钦 石麟宋江性格结构试探 陈周昌《水浒传》词语汇释选例 李法白 刘镜芙谈谈《水浒》的语言艺术 何士龙《水浒》的情节安排 林文山  相似文献   

4.
《文学评论》今年第三期发表了王利器先生的《<水浒全传>是怎样纂修的》一文(以下简称《纂修》)拜读之后,深受教益。王先生新发表的这篇《纂修》提出了《水浒》的三个来源论,认为这部长篇小说是据三个祖本综合编纂而成,除了源于梁山泊、太行山两个系统的本子而外,还有最后出现的施耐庵的“的本”,而施即元的书会才人施惠。因此他的结论是《水浒》百回本当成书于元时,云云。我认为《纂修》一文的发表,有助于学术界对《水浒》成书时代及其作者为谁,是一人还是几人,以及有无施耐庵其人诸问题的讨论。但是由于这些问题十分复杂,向来见仁见智,言人人殊。人们读《纂修》以后有所质疑,自在情理之中。我前些时发表的《<水渤>祖本探考》一文(《江汉论坛》1982年1月号。以下引此文时简称《探考》)的主要论点与所采取的方法,亦颇有与王先生相左之处。王先生在文中且明谓“时贤又有《水浒》成书于嘉靖年间者,此说亦非”之语,亦似针对拙文而发。因此不揣浅陋撰成此文,敬以质之王先生,并对《水浒》成书不早于嘉靖十一,二年之说申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文物史料论证《水浒》作者施耐庵为元末明初人,与抗元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同乡,为"泰州白驹场人"(白驹今属盐城大丰市),介绍施的生平和重要诗作,并附《施耐庵新传》。  相似文献   

6.
《水浒》是在宋元《水浒》故事的基础上成书的。《水浒》的忠君思想,有着作者施耐庵概括现实生活的一面,也有着来源于宋元《水浒》故事的忠君思想的一面。“四人帮”抓住《水浒》的忠君思想,全面否定《水浒》,说《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坏书”,同时,对宋元《水浒》故事的忠君思想也展开了大讨伐。我们有些同志的文章,在肯定《水浒》之余,对《水浒》连带宋元《水浒》故事的忠君思想,也跟着简单地不加分析地批判一番。好象只要是忠君,就属于封建性的糟粕,不批一批就过不去。这实际上是一种左的思想在古典文学评论中的表现。如果历史地具体地考察一下宋元《水浒》故事里忠君思想的历史含义,就会看到,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7.
由施耐庵和罗贯中创作并最后定稿的《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明代万历初年开始出现的简本《水浒传》插增了田、王二传。田、王二传是否为罗贯中增补,这是重大问题。由高儒著录的署名“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的百回本《忠义水浒传》是今知明代最早的版本。根据考证,它应当就是施、罗创作定稿的原本。在明人有关史料中对施、罗原本或早期本从未有田、王二传内容的记述,《水浒传》书中的谒语、真言却反证了《水浒传》成书前的早期本和原本不曾有田、王二传部分。简本晚于繁本,系对繁本加以删削又插增田、王二传而成书。现存最早的简本“插增本”(残本)的刊行者就是插增田、王二传的始作俑者。罗贯中下距“插增本”成书二百年之久,田、王二传的增补与罗贯中无关。简本和“全传本”田、王二传中的许贯忠及有关描写,被作为提出“罗贯中虚像”说的依据,但此依据在籍贯、身世经历、地理名称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不能自圆其说。用仙道梦境描写印证“虚像”说的做法实不可取。  相似文献   

8.
《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原作是一百回本,由施耐庵于元末明初写成。在其流传过程中,还出现了一百二十回、一百一十五回等版本。到了明末,封建反动文人金圣叹将《水浒》腰斩,成为七十回本。这个金批本流传最广,一直受到反动派的吹捧。清代封建文人称赞金圣叹腰斩《水浒》“深得剪裁之妙”。买办文人胡适,更把金批《水浒》说成是“一部永不会灭的奇书”。直到解放以后,有些人也仍然把金批本赞为《水浒》的“最佳版本”,对金圣叹腰斩《水浒》继续吹捧。因此,深入剖析金圣叹腰斩《水浒》的反动实质,是《水浒》评论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水浒》好就好在写了投降的全过程。它的前七十一回,主要内容是梁山起义军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宋江篡夺梁山泊领导权,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推行只  相似文献   

9.
《文学遗产》一九八二年第二期发表的刘冬等同志的《关于〈京本忠义传〉》一文中,把1975年评《水浒》时,上海图书馆偶然发现的两张题为《京本忠义传》的残页,说得珍贵之至,甚至用了意义“非常重大”这样的形容词.窃以为这一说法未必合适.因为作者在前文已承认这只是偶然发现,而且仅是两张残页,其年代也肯定不会甚早(论证详后),怎能贸然断言它有“重大意义”,并称偶然发现者有“巨大功绩”呢?作者这样说其用意也并不难理解.因为刘冬同志是一再坚持江苏大丰、兴化所发现的施氏文物,确足以证明施耐庵是那里的人的说法的.所以一见到这个被学术界断代过早的残页后,便为它就能使“以往关于《水浒》只有到了明朝中后期才趋于完善的种种论断,关于施耐庵乃是郭勋门客托名的种种假设都已经不攻自破”.我以为这未免把复杂的学术问题过于简单化了.刘文所反对的“以往所谓……种种假设”,其主要矛头乃是针对拙作《〈水浒〉祖本探考——兼论“施耐庵”为郭勋门客之托名》(《江汉论坛》1982年1期)等文而发,因此,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从上一期《复旦学报》上,我们读到了黄霖同志的文章:《宋末元初人施耐庵及"施耐庵的本"——兼析兴化、大丰"新发现"恰恰证明其地无施耐庵》.文章在断定《靖康稗史》的编者耐庵即《水浒》作者施耐庵之后,得出了施耐庵是宋末元初人,兴化、大丰新发现的材料恰恰证明其地无施耐庵等结论.这里姑且不论黄霖同志否定新发现的材料持论是否正确,仅就其断定《靖康稗史》编者耐庵即施耐庵的论据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第一,生活时代.黄霖同志说:"明代人有关施耐庵的最早记载,无一例外地称施耐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的《水浒全传》,我初步认为它们所根据的底本,大致有三种:一是以梁山泊故事为主的本子;二是以太行山故事为主的本子;三是以述及方腊故事的施耐庵“的本”.《水浒》被金圣叹腰斩以前,叫做《忠义水浒传》,他的作者,说法很多,有的说是“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有的说是“钱搪施耐庵集成”,有的说是“罗贯中所编”.这些说法,都强调《水浒》是“编修”的,而不是由某一个人撰写的,就是有主名的施耐庵“的本”,也有人说是“集成”的.今所见《水浒全传》最早的天都外臣序本.其题署为“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这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施耐庵之谜”的新答案曹晋杰,朱步楼近读张惠仁《水浒与施耐庵研究》,王同书《施耐庵之谜新解》,两书均对大丰县白驹镇和兴化县施家桥村发现之有关《水浒》作者施耐庵的文物、史料进行了考证,作出了肯定性的结论。两书还对拙作《施耐庵新证》中关于王道生《耐庵墓志...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大丰县施耐庵文物史料征集办公室最近征集到一种古本《水浒》,很有研究价值,兹将初步考虑的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一、该本为大长三十二开本,长29.4公分,宽18.8公分。字体为正方形仿宋体,每字长、宽约0.8公分略扁,当为木刻本。计有八十七张(双页174页),系一残本。每页上面是图,占整页三分之一,下面是文字,占三分之二,图旁两边共有六——八字的大字说明图意。图颇精美,字亦清晰。文字每页十三行,每行二十三字,最后一页上有一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提起在对《水浒》作者施耐庵文物史料的争议中,歧议最大的是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以下简称《墓志》)。何心、戴不凡、刘世德等先生指《墓志》为伪作,并否  相似文献   

15.
施耐庵为什么写《水浒》,它的创作思想是什么?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过去,不少研究《水浒》的人认为,施耐庵写《水浒》是为了歌颂农民起义,总结农民革命的经验,甚至称这部书是“农民起义的教科书”。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实际上,施耐庵写《水浒》是站在地主阶级招安派的立场上,把小说当奏折,为皇帝和整个地主阶级如何绞杀农民起义出谋画策的。我们知道,农民起义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激化的必然结果。“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中国历史上,象秦、汉、隋、唐、元、明等著名的封建王朝,都是被农民起义的革命风暴所摧毁。因此,  相似文献   

16.
《史记测议》二百三十卷,清三畏堂梓行,是一部《史记》的笺注、评议本,今已罕见。上海师范大学特藏图书参考室作为善本书收藏。书扉页有“《评林》原本”、“陈子龙测议”字样,并于左上方印有简要广告词:“《评林》原板久失行世,近假名杂淆真本。卧子先生富史学,自任千古,于龙门精神精研积岁,悉遵《评林》,一字不易,间附论识。  相似文献   

17.
百年红学$红学史研究的三个层面俞晓红(1·1)实录观念:一股贯穿红学史的洪流陈维昭(1·5)从性别视角论《红楼梦》女性文化的“痴情”生命境界李艳梅(1·10)论脂评与“警幻情榜”詹丹(1·19)《红楼梦》评点从文人自娱到商业传播的转型———东观阁评与脂砚斋评的主要差异曹立波(2.1)试探《石头记》脂砚斋四次评语的先后胥惠民(2.7)解读脂评“索书甚迫”条杜春耕蔡义江(2.13)《石头记》的人名演变与甲戌本成书时间徐乃为(2.18)快读《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吕启祥(2.24)纪念本弁言梅节(2.27)《红楼梦》版本及相关问题研究述评段江丽(3.1…  相似文献   

18.
现在书店所出售的《古本水浒》或《古本水浒传》,均为1933年上海中西书局所出《古本水浒》之翻版。前面附有梅寄鹤之《〈古本水浒〉序》,指称该书后50回为施耐庵之续作。现代版则附有当代学者蒋祖纲先生之“前言”,强调梅氏之古本与施氏原本“前后高度的统一”,从而证明前后文应属同一人所撰,即宣称后50回也是施耐庵氏之作。几家出版社也都径题全书(当然包括后五十回)为“施耐庵著”。在穷尽调查的基础上,在作了大量地统计和比较研究之后,本文详细论证了前70回与后50回在用词和句式等七个方面的差异,结论是:后50回与前70回既然有这么多而又这么大的差异,因此决非出自同一人之手。将后50回也说成是“施耐庵著”,是欠妥当的  相似文献   

19.
<正> 《水浒》是在宋元时代民间流传的梁山泊英雄故事的基础上,于元、明之际由施耐庵、罗贯中用当时口语加工整理、编撰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水浒全传》(以下简称《全传》)百二十回,是水浒故事书中情节最完整的、因此也是研究近代汉语的一部重要著作。近代汉语在汉语发展史上是承上启下的。我们研究《全传》的“被”字句。便会发现这种特征。  相似文献   

20.
《水浒》学兴起十多年来,打破了《水浒》学研究的沉寂状况,甚至与红学相比,其热的程度并不逊色。不但研究文章各刊物开始多起来,而且一些难解之谜也不乏探讨文章出世。如:施耐庵问题,简本与繁本问题。至于人物论则更多: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等,尽管是老题重谈,但也各有见地。可是作为梁山泊的领袖宋江,则不多论及。在这个问题上,好像是还没有冲破“评《水浒》”时的蕃篱,可见宋江评价之难。宋江评价之所以难,其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