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雄伟挺拔、险峻奇峭的雪域高原,一条东起青海西宁,穿越茫茫昆仑山,西至西藏拉萨的青藏铁路已全线铺通。青藏铁路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多数地带在海拔4000米以上,有多年冻土层和大片“生命禁区”,修筑铁路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程。铁路建设者们满怀豪情,英勇奋战,攻克了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三大“世界性难题”,修筑了一条全球海拔最高、穿越高原及连续性永久冻土地区最长的铁路。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1958年开工,1984年建成。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2001年6月动工,于2005年10月全线铺通。今年7月试运行后,将开…  相似文献   

2.
2001年6月29日,历史不会忘记,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就在这天开工建设;当日历翻到2006年7月1日时,岁月又将铭刻,这一天格尔木至拉萨的雪域高原上将正式驶入一辆旅客列车。西藏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数代人的梦想终于成真。而伴随着轰隆隆的列车以100公里的时速前进时,人们难以忘记,脚下已经铺就的、横跨世界屋脊的钢铁长龙上凝聚着铁路勘测人员半个世纪的心血。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的全面建成通车是个世界奇迹。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做法代表了一种新理念和新制度—为了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要继续发扬光大铁路建设中创建的新型环保机制的效能,积极采取转换机制、强化教育等有效措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高原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西藏,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方。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2003年夏,我如愿来到了西藏,来到热火朝天的筑路现场。在千里工地的沿途采访中,我亲眼目睹了工人们克服高原缺氧,战胜永久冻土等千难万险所创造的一个个人间奇迹。特别是他们保护高原生态,修建“环保铁路”、“绿色铁路”的豪情壮举,让人心情激动,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七月一日,我坐在电视机前,看青藏铁路的通车典礼,听通向天街的第一声汽笛。像当年,看港澳回归,“神舟”着地,三峡蓄水,申奥如意,西气东输,南水北移,女排夺冠,中国入世,周身是一样的热血沸腾,心情是一样的激动不已。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又一辉煌的成就,这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又一伟大的奇迹。它给青藏人民带来发展的契机,它给雪域高原插上腾飞的双翼。那一千九百多公里的钢铁动脉啊,一路穿越道道山川,茫茫戈壁,层层冻土,皑皑雪域,一直延伸到拉萨河畔的世界屋脊。那一道道地质复杂的涵洞,那一座座穿流越涧的桥梁,哪一个不是令人望而却步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西藏这个占全国总面积1/8的雪域高原,在火车汽笛声中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伟大的青藏铁路建设者们挥汗谱写这部"天路传奇"的同时,也为我们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7.
以青藏铁路昆仑山、风火山隧道供电系统为例,介绍了青藏铁路施工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与柴油发动机功率补偿和设备的高原适应性改造技术。该技术不仅提高了发电机的高原使用效率,而且保证了供电系统安全、可靠,满足了高原冻土隧道施工和生活用电需要。  相似文献   

8.
针对青藏铁路所处的特殊地质环境条件和建设中提出的保证高路堤的稳定性与保护高原生态环境的要求,从加筋土挡土墙路基的工作机理出发,简要地阐明了采用加筋土挡土墙路基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方案和有效措施,并在总结其现场施工经验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加筋土挡土墙路基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及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建设是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的一个成功典范。由于西藏一些地方依然沿袭着保守的耕作制度,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因此,要发扬筑路形成的创新机制功能,发展西藏特色资源产业,创建西藏与外界融合的统一大市场,增加农牧民收入,建设高原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实现经济发展、人和自然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0.
青藏巍巍一线连,中华建设展鸿篇。铁龙越岭穿山去,长啸一声摇地天!南北东西铁道连,协调发展谱新篇。货物人才通四海,小康遍及在明天!注:青藏铁路全长1142公里,于2005年10月15日铺轨完工,其中960公里路段在海拔4000米以上,唐古拉火车站海拔5068米,创世界纪录。欢呼青藏铁路全线贯通(二叠韵)@黄明  相似文献   

11.
在哈尔滨市儿童公园里奔驰着驰名中外的儿童小火车。这条儿童铁路全长2公里,设有两个车站:哈尔滨站和北京站,两站往返时间为8分钟。儿童铁路始建于1956年5月17日,建设这全国第一条儿童铁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俄国1861年改革推动了铁路建设的发展。据列宁统计,俄国铁路网从1865年的3819公里增长到1890年的29063公里,增加6倍多。到1913年,俄国铁路总长度为7.17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不独中央地区大办铁路,边区也掀起铁路建设热潮。以中亚和哈萨克斯坦为例  相似文献   

13.
经过长达五年的艰苦奋战,十万筑路大在"世界屋脊"抒写壮丽诗篇,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钢铁巨龙——青藏铁路。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  相似文献   

14.
独特而神秘的雪域高原造就了藏族各族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富有民族气息的民俗文化。青藏铁路为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提供了便利而舒适的乘坐条件,如何客观分析青藏铁路对藏民族民俗文化的影响,如何保持其特色和发扬其优势成为又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中国建立前筑成的近3万公里铁路中,有约5000公里的铁路被长期废弃、毁坏,其中有3900多公里在后来(绝大部分在建国后)得到修复,目前尚余1000余公里的废毁铁路,有的应予重建,有的却没有这个必要了,还有一小部分是属于应被废弃之列。今就这些铁路遭毁弃的经过及原因,作一探析。铁路被毁弃,首要原因是由于战争的破  相似文献   

16.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国内生产力取得了相对适应的生产关系,并且获得长足的发展机会.大机器工业得到发展、交通运输得到改善、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建立起来了,俄国的全部经济生活得到改观.1861年俄国有铁路1488俄里,1865年为3819公里,到1890年猛增至29063公里,在25年里增加6倍多.到1913年,俄国铁路总长度为7.17万公里,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铁路建筑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俄国工业、农业、商业和种植业的发展.促进了全俄统一市场的形成,所以铁路建设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显薄弱.为此,本文拟就1860—1913年俄国铁路建设的总进程、政策及影响作一论述,以求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17.
柴冬 《百姓生活》2014,(1):56-56
京师环城铁路1916年建成通车,1971年全部拆除,仅存在了55年。这条只有12公里长的铁路从西直门站始发。经德胜门、东直门,在东便门与京奉铁路接轨。最终至正阳门站。线路虽短。留给人们的记忆却悠长。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大多数路段位于多年冻土区,在铁路建设及运营期间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冻土病害,此问题会给铁路运营带来风险.选用什么结构的路基成为了国际冻土界及工程师一直研究的课题.针对含保温夹层的路基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填料层导热系数对保温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层的导热系数越小,保证路基稳定所需保温层的厚度也越小.  相似文献   

19.
说实话,22集电视剧《铁色高原》的某些方面,并非无可挑剔,但是当我在一夜间看完此剧的最后4集,我还是被一种久违的革命英雄主义深深地感动了。这是一部用现实主义方法演义铁道兵生活的电视剧。铁道兵这个兵种现在已经没有了,但是他们为新中国铁路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铁色高原》以铁道兵老一营开通西南高原某地金龙江大桥和渊鬼梁隧道的故事为题材,对其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排除困难、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作出了形象的阐释。老一营是整个铁道兵部队的缩影。在这个英雄群体里,从各级干部到普通士兵,从工程技术人…  相似文献   

20.
农五师师部地区位于博乐市区的南部,是整个农五师政治、经济、文化、医疗、卫生的中心.他南临312国道28公里,东距北疆铁路44公里,是一个典型的边睡内陆小城,城市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近年来,为了改变城市基础设施制约经济发展的状况,师领导把完善城市各种功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我师人民早日奔小康的重要基础工程.当前主要抓好城市道路建设和各种休闲广场的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和环卫设施的配套.这使师部地区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西部边题内陆的一个小城,要想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距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