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拉萨     
于坚 《社区》2017,(26):22-23
有一首曾经流行的歌唱道:回到拉萨,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净,在雪山之巅把我的魂唤醒……  相似文献   

2.
凌仕江 《社区》2010,(17):49-50
一位从青藏雪山哨所下来的老兵告诉我,因为一头毛驴的离去,几个哨兵哭得死去活来,几天咽不下一口饭菜。那时我已离开雪山.回到世俗的都市。起初,对此很是不以为然,生死攸关,除了泪水,还有什么方式能解救悲伤呢?  相似文献   

3.
正我在长达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上,用照相机工作了近40个春秋。在与海洋打了数十年交道之后,我把目光投向了地球之巅那曾经是海洋的,那些更高、更雄伟、更神奇的雪域山峦。2002年,在云南丽江,我第一次见到了云雾缭绕的玉龙雪山。当我再次去云南的时候,我下决心去德钦,拜谒了传说中的梅里雪山。从那以后,我一有机会就往雪域高原攀登。随着和雪山的接触日益增多,对雪山的了解也逐步加深,对于"雪山崇拜"文化理解越来越深。曾经的海洋如  相似文献   

4.
谁见过能把活鱼煮熟的热水河?谁吃过在温泉中烫熟的大鸡蛋?今年初春,藏族朋友白马陪我去了一趟羊八井,真是让人开了眼界。羊八井地热田,在西藏首府拉萨城北90公里处。那天一早,白马早早地把车开到我们住的拉萨宾馆,拉着我们上路了。白马不是拉车的马,这  相似文献   

5.
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 《社区》2012,(29):58-59
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站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  相似文献   

6.
大凤 《社区》2009,(26):42-43
我的家乡因纬度低.无雪,于是向往雪山。雪山下,有平坦的草地和溪流。还有一群曾被遗忘的少年.他们70年前叫“红小鬼”,后来的身份叫“失散红军”。据民政部门统计,这些散落在雪山草地的少年曾数以千计,今天已寥寥无几,人的生命毕竟有限!  相似文献   

7.
远去的炊烟     
沧江鱼 《老友》2011,(10):14-14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曾几何时,这一曲《又见炊烟》把多少人的情感带回到故乡炊烟的馨香中。那时。我们乡村人家做饭总是离不开柴火。所以,砍柴便成了家庭生活中一项重要的议事日程,大人砍柴,小孩拾柴.门前那或大或小的柴垛是村民相互炫耀、  相似文献   

8.
一天,我和小伙伴们到水库游玩。走着走着,在树林边看见了一只受了伤的喜鹊,它极力鼓动着双翅,用它那乌黑的大眼睛望着我,唧唧地叫着,好像在说:“救救我吧!”请不要伤害我。“我小心地靠近它,把它抱回到了家。我找来纱布和消炎药,轻轻给它敷上药,包扎好伤口,然后精心地照料它。  相似文献   

9.
张宝俊 《金陵瞭望》2011,(11):17-18
薛海是南京交通主枢纽南站工程副指挥长.也是现场总指挥。“我修过近百公里公路.但真没想过南站工程体量如此大.时间如此紧.协调如此难!”薛海用三个“如此”来形容南站工程压力之大。而这其中,压力最大的就是“时间紧”。去年铁道部决定京沪高铁将工期提前到2011年6月30日,高铁南站站房提前到5月30日!  相似文献   

10.
每次走向高原,走近雪山,心中总会涌动一股神圣的悲壮和悠远的宁静。我想,这是向往纯净、向往真诚的高原情结。置身于大都市的林立高楼之中,钢筋水泥上下内外那日夜不停的喧嚣把我包围,而驻留在心底的高原雪域的壮美却怎么也抹不去。是高原的那份纯净与真诚,时时抚慰着我的心灵,使我稳静、质朴、宽容甚至坚强  相似文献   

11.
漫画     
《老友》2014,(7):56-56
一只海龟爬上陆地,就留在陆地不走了。它开始宣讲大海多么美好.被一些无脑动物奉为神明。海龟总是说陆地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痛斥狮子吃羔羊不人道。从不提海里大鱼吃小鱼的事。有一天,一头初生的牛犊问它:“那你为什么不回大海呢?”它说:“我回到大海就是一普通王八。”  相似文献   

12.
悠悠 《社区》2014,(30):58-58
在比利时,搭车是一种司空见喷的现象。我到比利时后也把搭车作为自己一种基本的交通方式。不到半年,我就逛遍了比利时整个北部,行程近—万公里,从未破费一个小钱买车票,靠的就是搭车。  相似文献   

13.
刘祖禹 《中华魂》2014,(3):32-34
我揪着心、噙着泪读毕了《昆仑纵队》这本并不厚的书脑海中不时间过许多镜头,久久摆脱不开。那颤颤巍巍地把一切,直至从磨盘上扫下那最后一袋玉米面,都献给了子弟兵,自己回到家里,一头栽倒在炕上生生饿死的徐大娘;那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一点小米、黑豆献给前线将士,  相似文献   

14.
秋天在万籁俱寂中悄然而至。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徘徊在洒满黄色落叶的树林中,因为我钟情于秋的凄美,秋的寂寞,尤其是秋的收获。一个秋的傍晚,我依旧来到那片树林中,来到一颗树下,猛然间,我发现了一片抖动挣扎的树叶,看她那难爱的样子,我的心触动了一下,便伸手想去帮她一把,把她摘  相似文献   

15.
白马湖     
朱自清 《社区》2010,(20):33-33
今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白马湖。因为我第一回到白马湖.正是温风飘潇的春日。 白马湖在甬绍铁道的驿亭站,是个极小极小的乡下地方。在北方说起这个名字,管保一百个人一百个人不知道,但那却是一个不错的地方。这名字先就是一个不坏的名字。  相似文献   

16.
本题似有几分怪,明确说即是议曹禹剧作《雷雨》中的象征形象--“雷雨”.剧中有八个主要人物形象将此归入形象之列,故称为第九个.曹禹在《日出·跋》中说:“我常纳闷何以我每次写戏总把主要的人物漏掉.《雷雨》中原有第九个角色,而且是最重要的,我没有写进去,那就是称为‘雷雨’的一名好汉.他几乎总是在场,他手下操纵其余八个傀儡,而我总不能明显地添上这个人,如作家自己所说,剧中确实有这第九个存在.这“一名好队’就是“雷雨”.让我们来看作品,作品的内容是认识形成的依据,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根据.在作品中,作为…  相似文献   

17.
有关自由的话题源远流长,可是这件对人类来说本应顺理成章的生存状况却变得好似水中望月,可遏而不可求。康德、黑格尔在抽象的理念中掌控了自由,前者的自由根据统一的“绝对命令”而做出;后者则是要依靠“精神”的自我认识而获得。到了萨特,自由依靠你自己的选择,但那又是时时和他人的自由选择相冲突的。再一次回到马克思,回到元典文本当中,在这里自由回到了自己温暖的家。  相似文献   

18.
美女招贼     
我这人看起来老实巴交,面相有些憨厚,所以就比较容易“招贼”。 第一次被偷得比较“失败”。大四那年放寒假,我去火车站买票,钱包放在胸前的内兜里,往外拿钱要先解开大衣的扣子,再拉开内兜的拉链,才能把钱拿出来。我感觉这件大衣特别安全,所以现金、饭票就一股脑地都放在大衣的内兜里。买完票回到宿舍,发现上衣的第三颗纽扣是解开的,内兜里的钱已经不见了。这才想起来,在火车站买票时,老有人挤我,估计那就是小偷了。  相似文献   

19.
乡下的一位亲戚,在以色列的内坦亚城做劳工。回国前夕,那家单位送他一株沙漠蒲公英。据说,这是犹太人的风俗.亲戚把那株蒲公英当礼物转送给了我.  相似文献   

20.
乘着通向拉萨的列车,有着沿天路而上的荣耀和自豪。不想嗦西藏有多美,不想赘述铁路多难修,因为从北京西站到拉萨站,一路同行的乘务员是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人。而他们将要日复一日,把青春的金箔撒在每一公里的铁路上。平凡而艰巨的任务,普通而充实的日子,京藏客运大队无声地支撑着每一颗去寻梦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