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困境分析: 困境之一:人地关系紧张,土地细分,规模经营受阻。 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由来已久,现阶段人地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主要表现为:第一,人口逐年增加,耕地逐年减少。1978年至1993年,人均耕地由0.1公顷降到0.08公顷,已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4。第二,农村耕地锐减令人触目惊心。八十年代后期强化了土地管理,耕地锐减势头有所遏制,但平均每年仍以3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第三,可开垦的宜农荒地面积有限,且开垦的投资大。从我国土地资源统计资料看,宜农荒地约0.33亿公顷,其中可开垦的仅0.067亿公顷。然而这0.067亿公顷宜农荒地大多分布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因素,需较多的整治投资方能作为农业用地。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全省土地面积为12.14万平方千米,1998年耕地面积为117.82千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粮食总产量为958.11万吨,人口为3300万人,人均粮食拥有量为290.3千克,根据有关预测资料,我省人口数量将在2044年左右达到高峰,估计为4200万人,而届时耕地面积估计为93.l万公顷,人均0.34亩,耕地面积的持续减少使得粮食的持续发展不容乐观。正确处理好人口与粮食关系问题是我省农业在ZI世纪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本文根据“狭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基本模型,通过对我省农业发展历程的分析,探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  相似文献   

3.
一、自然资源开发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一条重要途径 发展中国家日趋严重的农业自然资源稀缺已经引起了农业经济学家们对未来“持续农业”的广泛关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到2000年,第三世界国家耕地增加不到10%,即增加到8.5亿万公顷,人均耕地将由80年代的0.85公顷减少到0.6公顷,土地质量和自然环境有日益恶化的趋势。另据世界资源协会(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1990)估计,现有的农业土地由于侵蚀,每年要损失600—700万公顷,另外,因淹渍、盐渍和过度碱化,每年要损失150万公顷(Vyas,1992)。由此可见,自然资源稀缺将是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自然资源是不可代替的农业自然基础。世界人口的压力迫切要求在保护和利用好在用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生产率的基础上,尽一切可能对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农产品的需要,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面对日益减少的人均耕地状况,1986年我国首次颁布了(土地管理法),对保护有限的耕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1991年以来,耕地面积又大幅减少,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耕地形势,国家土地局不得不重新制订(土地法),并从门99年开始执行。那么,目前我国的耕地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一、耕地锐减及其原因1949年我国有耕地近1亿公顷,到1991年已下降到0.96亿公顷。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1986-1994年,全国净减少耕地300万公顷,相当于减少135亿千克粮食的生产能力。与我国到本世纪末设法再增加500亿千克粮食相比、约占四分之一多。特别是农业高…  相似文献   

5.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即解放农村生产力,已成为深化农村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据全国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每年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都在几千万人左右。农村劳动力流出最多的省份是经济不发达的内陆省份,尤以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省份如安徽省最为突出。我省1992年农村劳动力2432万人,耕地436.56万公顷,劳均耕地0.18公顷,若按解放初劳均耕种0.67公顷土地的水平进行估算,农业只需要650万人左右。除已进入乡镇企业535万人,劳务输出约500万人以外,农村仍存在700—800万剩余劳动力,并且预计每年将新生成剩余劳动力60多万人。研究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一项牵涉奔小康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云梦,地处江汉平原中部,属于湖北省孝感地区,素有“三楚腹地”之称。全县耕地面积37.7万亩,总人口54万,人均占有耕地只有0.7亩。所辖清明河乡现有耕地19427亩,总人口33218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足0.6亩。因此,人多地少的现实条件就成了影响和制约云梦农业发展的一个客观因素。其实,就全国而言,人均占有耕地也只有1.4亩左右。人多地少不仅是云梦而且也是全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由这样一种基本前提衍生出农村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仅就云梦而言,有下面三个方面就是当前农村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短期内脱贫效果显著的扶贫模式———鲁山县“万人帮扶”扶贫模式调查文/董劲威一、鲁山县和万人帮扶脱贫工程鲁山县位于河南省西部,是全省24个深山区县之一。全县80万人,耕地面积53万亩,人均耕地066亩,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到1995年...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乐清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是"温州模式"的发祥地和典型代表,全市总人口115.7万人,200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1亿元,财政总收入22.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95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35位。乐清全市耕地面积35.9万亩,人均耕地只有0.3亩,人多地少的农业资源瓶颈制约以及渗透在乐清人血液中的重商文化基因,使得乐清农民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农业走  相似文献   

9.
一、河南省耕地逐年减少的趋势严峻我省耕地逐年减少的趋势非常严重。从1950—1989年的三十九年,全省耕地面积共计减少1904万亩,平均每年减少48.8万亩。随着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人均占有耕地大幅度的下降,由1950年的人均耕地3.07亩,下降到1989年的1.26亩,入均占有耕地平均每年递减21%。1950~1989年的39年间耕地平均每年递减4.3%,人口平均每年递增工6.9%。如果照此递减  相似文献   

10.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四川省藏族羌族主要聚居地之一,人口74万,总面积830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万公顷,森林303万公顷,占总面积36.3%;草场422万公顷,占总面积50%。境内群山耸峙,草地无垠,生态环境奇特,且气候适宜野生动物的繁衍和栖息。因此,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生长着熊猫、金丝猴、扭角羚、水獭、鹿、熊、  相似文献   

11.
2004年粮食产量的恢复性增长,其实质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扭转持续几年下降局面,全年达15亿亩,比2003年增加0.1亿亩。但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供给趋紧,是我国粮食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9年,我国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耕地面积0.2公顷,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2003年,我国耕地只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等6省市的人均耕地不到0.8亩。其除了人口的基数大和增长因素,还有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非农建设等方面的原因。因而耕地保护必须统筹好与这三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登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总面积1645平方公里。文登市农业基础比较稳固,是全国商品粮、商品油料、出口水果、奶山羊、特种动物等基地县(市)。耕地总资源达5.57万公顷,其中常用耕地达5.16万公顷;总人口64万,其中农业人口38.98万,占总人口的60.9%;农村劳动力31.54万。截至2006年底,文登市通过多种渠道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7.5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5.61%,其中转移到工业领域7.21万人,建筑行业2.69万人,批发零售行业1.72万人,住宿餐饮行业0.67万人。  相似文献   

13.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保护已有的耕地,平衡好耕地与其他行业发展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激发地方政府、农户与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积极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湖南省作为研究区域,测算出湖南省耕地盈余、耕地赤字的市域均为7个。耕地赤字的市域将耕地保护的任务转嫁给了耕地盈余市域,需要对耕地盈余市域支付补偿。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7.1万元/ 公顷。其中,耕地赤字最严重的为长沙市,耕地标准面积赤字量为108.56×103公顷,需要支付的补偿额度为77.08亿元。耕地盈余最大的为常德市,耕地标准面积盈余量为162.72×103公顷,需要接受的补偿额度为115.53亿元。以耕地资源价值分类为基础,采用当量因子法、替代法等方法,测算出湖南省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分别为19.18万元/公顷和107.51万元/公顷,并引入政府支付能力指数和区域社会发展阶段系数进行动态修正,以该值为依据,测算出湖南省农户和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28.87万元/公顷。以期为地方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从农业生产的历史发展趋势、定性和实证等 3个方面分析 ,认为人均耕地资源是影响农业集约经营的重要因素 ,人均耕地资源的减少在一定条件下将促进农业集约经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一、战后英国农业的发展英国全部土地面积共2,410万公顷。1976—78年按年平均计算,农作物和休耕地有487.5万公顷,占20.23%,五年以下草地211.1万公顷,占8.76%,两者合计,可耕地面积达698.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约29%;此外,五年以上永久草地占20.83%,粗放牧场占26.6%,连同其他农业用地,农业总面积占土地总面积78.4%。1977年,英国人口为5,585万人,每人平均占有可耕地0.125公顷(合1.88亩)。1975年农业劳动力66.7万人,占总人口的1.2%,每一劳动力平均负担可耕地10.5公顷(157亩),供养84人。农业产值在五十年代约占国民产值5—6%,七十年代降为2—3%。农业就业人数在五十年代占全国就业人数的4—5%,七十年代降至3%以下。这两者在共同体九国中的比例都是最小的。  相似文献   

16.
耕地红线是我国粮食安全生命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国情。截至2010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18.26亿亩,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4。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需求持续扩大。在相当时期内,我国都将面临土地供需矛盾尖锐的现实挑战。而坚持最严耕地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粮食安全警戒线,按照耕地保有量1.2亿公顷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5亿吨左右的目标,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成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土地资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之一。通过分析湖北省土地资源现状,特别是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发现湖北省人均耕地资源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具有较高的复种指数和生产率,这一方面反映出湖北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率较高,另一方面也表明湖北省现有耕地生产潜力不大,增产空间有限,因此,如何培肥地力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盐土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耕地和淡水资源的日趋减少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形势。我国有近200万公顷的沿海滩涂和4000万公顷的盐碱荒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利用这些农业资源发展盐土农业对保障我国战略粮食安全、平衡居民膳食结构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盐土农业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了盐土农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发展盐土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我国盐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桂林地区位于广西的东北部,总面积23591平方公里,约占广西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全地区辖10个县,在农村有90个乡、1344个村民委员会,农村人口285.66万人,劳动力127.5万人,占农村人口44.63%。据1984年概查,全地区耕地377.6万亩,人均1.32亩。其中水田306.4万亩,占总面积8.66%,人均1.07亩;林地1600.1万亩,占总面积45.22%,人均5.6亩;未利用地829.1万亩,占总面积23.43%,人均2.9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桂林地区和全国一样,农村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生活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据桂林地区农委、计委、民委和民政局等部门在1985年抽样  相似文献   

20.
青溪镇地处广东省大埔县西北部,与福建永定县、广东梅县松东镇毗邻,总面积1.6万多公顷,其中山地1.5万多公顷,耕地700公顷,属典型的“八山一水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