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温庭筠的爱情词向来是词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有人以为温词“类不出乎绮怨”,有人认为‘’全祖离骚”,寄托遥深,论者甚众,歧见亦多。本文联系温庭筠的身世和创作状况,并结合温庭筠的诗歌对温词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温词并非一味浮靡,而是大多别有怀抱;温庭筠爱情词的主题及其表现形式多重复同一模式,这一模式信与其人生心还相吻合;温词与其诗歌中那种有心寄托不同,而是悲愁深隐,兴寄出于无意。温词的这种创作特点对词在后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词至温庭筠确立了“感伤”基调。作为词的第一位专门作家 ,温庭筠不仅仅赋予了词以“感伤”为主流的感情基调 ,并且已经开始注意到了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注入词中。温词之感伤 ,内因在于其题材之艳情化 ,外因在于 :一、词作为一种合乐的文体 ,音乐以哀为美的特征必然促使词更多偏向“感伤”一路 ;二、词体节奏上的变化繁复 ,适合抒写“感伤”这一极为深幽微杳的心绪  相似文献   

3.
温庭筠是晚唐第一位专力作词之人,其词皆在以情爱为中心的绮怨范围之内,其“绮怨”大量体现在温词中“阻隔感”的出现。温词中具有阻隔功能的“帘”、“纱窗”、“烟”、“栏”等字出现频率极高,表明温词中存在此岸与彼岸的阻隔。“梦”字的大量出现表明相通的受阻,也是阻隔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温庭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力于词作的文学家。他以其独特的艺术创见和卓著的成就饮誉词史,奠定了自己居中国婉约词领域的开山祖师地位。对于温词,古今论者颇多,他们大都认为,温词题材狭窄,内容仅限于“绮情闺怨,离愁别恨”;温词“华美秾丽”,多为“客观之作”。前者对温词题材与内容的评定,已无可争议;但后者对温词艺术特征的归纳,概括却值得商榷。我们觉得,词藻华丽只是温词的表象,温氏不动声色的客观描写中蕴含着独特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5.
温庭筠,其词如其人,自古褒贬不一,议论纷杂。本文从三方面分析造成其词多义之因。第一,人景相映,身世相怜,通过自身和词中主人公的身世的相似性,表达同病相怜之情,研究者便产生一种微妙的心境。第二,温词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具有跳跃性,跳跃便会省略一些内容,使读者有联想、对比、悬念的空间,也因而模糊了词意。第三,温词中大量使用“花”这一物像,与其抒情主人公都是女性有极大的关系,并不是借“香花”抒志向,与屈原的“香草美人之喻”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温庭筠的词,从审美方面来说,有一种朦胧之美。它既有“隐”的一面,又有“显”的一面。这一风格的形成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一方面与作者的人生遭际和社会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到温庭筠诗歌创作的影响,同时“无限心曲”内容的表达和“时空跳跃”手法的运用也对温词朦胧美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南唐词人冯延巳是“开北宋一代风气”的关键人物。其词源于“花间” ,从表面上看“不失五代风格” ,即写景不出闺阁园庭 ,写情不外伤春怨别 ,和花间词近似 ,但就其所表现出的内涵而言 ,则又“堂庑特大”、“深美闳约” ,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花间词 ,具有一种独特的悲剧美感 ,本文探讨了冯延巳词悲剧美感的表现并分析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8.
传统诗学的解构与颠覆——对温庭筠词的一种描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界对温庭筠词的评价,无论是说它浓艳香软,缺乏深情,还是说它深美闳约,都是从传统诗学的意义上来评价的.在晚唐社会结构变化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作词的文人,温庭筠的词创作解构了中国古典诗学的传统.它解构了诗言志的传统,词人不再带着极为浓烈的主观感情去创作,只是为了配合宴席歌舞中的即兴演唱,于是,作者的主观情感隐退了,客观景物的装饰就成了烘托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最佳手段,装饰性也就成了温词的重要特点.温词还解构了诗忧患的传统,词人以一种特有的"热感"投入了词的创作,传统的忧患代言人的地位在温词中隐退了.充斥于他词中的是客观物象的叠加和组合,以此形成一种客观的观照,形成一种不带作者情感色彩的语言形态.对传统的解构使得温庭筠在创作中尤为关注词的形式,这种对形式的充分关注对于词学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这首词清丽可人,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虽不能代表温词的主要风格,却显示了温词疏荡自然别具风采的一个侧面,历来为词家所重。对这首词的解释意见很不一致,特别是对结句“肠断白苹洲”,因其是全词高潮所在,关系到词中所抒发的感情,涉及到对全词的理解,意见更加纷纭。这些意见归纳起来,大致有五种。一、胡云翼先生认为是那女子对着斜阳和红水十分无情无绪,偏又看到白苹洲上一片秋光,更加使她愁苦难受。白苹洲是长满了苹花  相似文献   

10.
[摘要]张惠言的词论成就在于提出了“意内言外”、“比兴寄托”说,并标举温庭筠词为典范。比兴寄托创作理论的提出与他援引诗教说词、他的治经方法和清初词论家的尊体途径有关。其创作论重视寄托之意、其鉴赏论重视阐释发挥,推尊词体,尤其是推崇温词,引起了争议。但从接受美学重文本意义角度看,他的鉴赏词论可备一说,其弊端是将阐释的多种可能性局限为一种;从知人论世角度看,温词也并非全然不具寄托品格,只是不能坐得太实。虽然词论偏颇,但适合了表达特定时代情感的需要,适合了既推尊词体又避免文字狱的需要,加上常州词派的内部继承和发展,使其终成清代最大词学流派。  相似文献   

11.
《南都学坛》2017,(6):61-64
"艳"是温词之典型风格,《花间集》所收录的66首温词中,浓艳密丽风格的词约占五分之四。温词之"艳"具有丰富的内涵,形成原因其一是社会原因及心理状态,其二是文体原因。温词之"艳"影响深远,不仅是当时词人的主要模仿对象,至宋元明清都可看到受其影响的痕迹。温词之"艳"有"华丽辞藻"的堆砌之嫌,但也具有某种程度的反抗封建礼教的意义,表现了"人性"和"爱情"的不可抑制的觉醒。我们应将历时评价与当世评价结合起来,对温词进行客观、综合评价,还原温词在整个词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温庭筠词,由于其装饰性和音乐性,由于其客观精美的特色,使得评论者有较大的分歧。其实,温词中意象的组合、叠加,常常使其词形成一种中性的语言状态,温词的情感也绝不浓烈,艺术情绪非个人化,这些都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有不谋而合之处  相似文献   

13.
论冯延巳词"深美闳约"艺术风格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美闳约"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冯延巳词的评语,但王先生本人及以后的引用者并没有详细分析这种艺术风格的构成.本文试图立足于冯词文本自身,结合词史之发展,从性别视角与意蕴空间,时间状态与生命体验,意象选择与意境拓展三个方面阐释冯延巳词"深美闳约"艺术风格的构成,并指出其在词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词学视野中奇特的"两面人"--柳永词新论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柳词的评价,在宋代形成一边倒的批判局面,这与宋仁宗对柳永两首词的误读关系不浅。历代评论柳词者,宋人极诋其词之俗,仿佛这是柳永所独造,事实上秦观、黄庭坚等于此“居上”;清初人取法乎前,推衍于后,基本上无暇探讨其词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经验。直到清末,论者才一面评析其词在表现情感和章法结构上的有益经验,一面着重对其词格卑下、语言尘俗等表示不满。柳永词诚不能免俗,在那些“花情柳思”词中,词体通俗、词意艳俗、用语俚俗的三大特点,虽然对传统文化中的主流价值观提出了挑战,但终究只具有现世性、即时性意义,而缺乏优秀文学具有的情感思想趣味上的超越性之美。但柳词不只有通俗一体,如历代论者所见,柳词雅俗二体份量均等。其雅词,写景工丽,抒情深婉,意境浑成,笔法多变,影响了包括周邦彦、姜夔、吴文英在内的众多格律派词人。其雅俗二体词,还影响了王观、万俟永、苏轼、李清照等宋代重要词家  相似文献   

15.
温庭筠词在晚唐五代首先主要是以歌妓传唱方式进行传播的,为便于记诵出现了抄本形式的词集文本,这对温庭筠词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为适应歌妓的歌唱出现的歌本<花间集>,作为温词在后世传播中的主要媒介.为温词的持续性或永久性传世提供了根本保证,完成了从口头传播到书面传播的转变.在这种转变流传中,还可能对南唐词产生了直接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温庭筠诗、词创作的分析比较,探讨了他在“词境”开掘方面的贡献。其主要表现是:一、温词专主艳情,以“绮怨”见长,缩小了词的题材范围,却从一个方面开掘了抒情的深度。二、温诗中的凄怨感伤情绪在词中得到了强化,使词成为一种专门抒写“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的抒情文学体裁。三、温庭筠在词代诗兴过程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其诗中已有了具有“词境”的作品。而且主要在于温诗中的某些片断的意境构成在词中扩展和延伸了,温诗中许多具有柔美特征的语言成了构筑词境最适用的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7.
温庭筠词意象营造具有非常精细化的女性色彩,温词的意象,都流逸着女性的婉约,呈现为一种女性的氛围,对人生情感、情爱尤为关注。本文将从温词中呈现的两种氛围场景以及温词语言中物语、景语、情语的关系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温词的特点是浓艳香软,表现为意象富丽、用词华美、刻画深细,温庭筠词作所写内容大多为闺情绮怨,所作格调为秾丽精美、香软绮靡。城市经济的畸型繁荣、衰世的政治环境、城市文化的相对繁荣以及平民化、世俗化的文坛风尚是其词特点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将温庭筠及其词作放在文人词兴起的晚唐的历史背景上 ,联系其前后衍变演化的脉络 ,从温词的创作数量、新创词牌、成集行世 ;尤其是其词作所呈现出的较为独到的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创作手法、艺术个性和审美情趣 ;以及对后世词人、词作、词论的启导滋育的重大影响等三个方面 ,论及温词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杰出贡献和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温庭筠的[梦江南]二首旧称温词香软,以绮靡胜。《花间集》中所载,亦确多秾丽之作。惟独这两首[梦江南],在风格上却迥然不同。非但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而且不假堆砌,纯用白描,全无“裁花剪叶,镂玉雕琼”的藻绘习气。在温词中虽为别调,却属精品。故不惮烦琐而释之。先谈第一首: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一开口便作恨极之语,全没些子温柔敦厚。比起其它温词特别是那若干前[菩萨蛮]来,这简直不象是同一作家的笔墨。夫“限”而有“千万”,足见恨之多与无穷,而且显得反覆零乱,大有不胜枚举之概。但第二句却紧接着说:“恨极在天涯”。则是恨虽千头万绪而所恨之事仅有一桩,即远在天涯的人久不归来是也。就词的主旨说,这已经一语喝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