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市民营企业素质不高、银行信贷管理政策滞后、政府政策支持不足、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和法制建设滞后、担保服务体系不完善是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创新商业银行管理体制、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加快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提高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一系列措施,能够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充分重视企业家道德建设,企业家道德可以起到改善企业形象,培育企业精神,维系企业员工的作用。但是目前企业家自身和社会环境都对企业家道德建设存在不利影响,因此应当从激励、约束、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以及完善法律等角度入手,切实提高企业家道德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江苏、山东两省八十家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 ,他们普遍存在融资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有 :国有商业银行在机制、成本等方面与中小企业不对称 ,难以提供有力支持 ;金融市场功能不健全 ;风险投资运作有障碍 ;社会信用环境较差 ;企业经营风险较高。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 :加快发展各类民间金融机构 ;完善货币与资本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建设全国及地方性信用体系 ;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保护 ,提高企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 ,我国出现的信用缺失现象 ,主要是由于公民和企业道德失范 ,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对失信行为的监督、打击、惩处力度不够 ,信息不对称等造成的。对信用缺失的治理措施包括 :加快建立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加快信用管理的立法建设 ,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 ,尽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5.
略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面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极为薄弱的现状,要在政府主导下,以政府诚信为核心,个人诚信为基础,企业诚信为重点,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批判吸收西方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6.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有效的基于个体自由竞争基础之上的市场机制 ,必须有一定的道德秩序予以支持。在一定意义上说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也是信用经济、道德经济。当前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还很不完善 ,失信行为盛行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正常运行的严重障碍。因此 ,必须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入手进行社会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信用体系的构建与商法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信用是商法的道德基础,商法是信用的制度保障。我国信用体系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道德规范;信用信息公开方面无据可依,信用数据市场化程度低,信用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低,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应在信用管理的宏观规制、信用信息公开、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建立惩罚、约束机制等方面完善我国的商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中的信用、信用资源和信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信用资源是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基础。我国政府的、企事业单位的和个人的信用资源亟待进一步开发利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信用缺失情况严重 ,亟需改善。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信用机制 ,一靠制度建设 ,二靠思想道德建设。当前应着重解决好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法律体系建设、道德建设方面的问题 ,同时要加强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的守信能力  相似文献   

9.
信用缺失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道德病态。分析信用缺失产生的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及其表现形式,采取积极措施加快改革,健全市场体制;大力倡导诚信理念,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社会信用制度;加强信用立法,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打造守信政府,发挥政府的信用保证职能,对有效治理信用缺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在我国加强企业的信用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迎接“入世”挑战、建立国家统一的信用体系、提高企业自身素质的需要。针对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情况及原因 ,我们可以通过企业制度改革、加快立法步伐、完善信用制度、强化信用意识、提高信用中介的水平等对策来治理企业信用的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提高企业诚信水平,必将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构筑坚实的微观基础。文章从四方面对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诚实信用为核心价值体系构筑企业文化理念,建设一支高诚信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在企业内部要形成卓有成效的信用管理制度,不断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企业诚信建设创建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2.
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府信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与基石,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当前由于制度缺陷、信息不对称、信用文化的缺失等原因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政府失信.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法治政府,切实推行服务行政,加强信用道德与信用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府信用.  相似文献   

13.
贺文华 《东方论坛》2012,(2):116-122
民营经济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依然是难以破解的难题。而其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制度的缺陷,产权不清、信息不对称、人才缺乏、管理模式落后都成为制约邵阳民营企业融资能力的因素。因而须加快制度创新,构建联合信用体系和联合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李厚刚 《南都学坛》2003,23(3):124-12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信用缺失加大了经济活动的成本、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降低了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阻隔了我国市场化进程。因此 ,矫治信用缺失不仅要靠道德教化 ,还要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强化法律制度 ,建立信用监管机制诸方面多管齐下 ,综合整治。一、观念上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 ,注重道德教化和法制宣传的引导作用一是坚持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的“德”是指社会主义道德即用社会主义道德来治理国家。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应再是传统道德教育的“翻版” ,而应是其提炼和升华 ,特别是通过…  相似文献   

15.
WTO与中国企业信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信用如何面对 WTO,是摆在我国当前的迫切任务。本文从我国企业的信用现状入手 ,分析了我国企业信用危机产生的根源 ,提出了要通过完善法制 ,强化全社会的道德意识、信用意识 ,树立新型的企业经营理念 ,建立和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 ,构建和逐步完善起我国社会信用管理系统 ,从而形成有效的信用管理机制 ,从根本上治理和消除信用危机 ,使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积极推进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下,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构成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的社会信用体系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地方保护主义及部门保护主义的体制性问题。对此,一方面需要完善政府主导的个人及企业信用信息库建设工作,强化各级政府及司法部门的监管职责及法律惩戒;另一方面则需大力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及商会组织,特别是对于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信用管理,必须要借助于地方性的行业协会及商会组织治理,与国家及市场有所区别而又良性衔接的社会性行业治理是未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中心要旨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从我国道德建设的现状和困境出发,说明道德失范、腐败现象、信用危机等道德问题的存在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迫切需要建立新的道德规范;其次,进一步分析转型期道德体系的建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这部分的论述旨在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需要新的道德观的支持,如新的效益观、平等观、竞争观;再次,从不断完善我国治国方略的需要进行分析,提出转型期道德体系建构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信用体系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信用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对天津市企业和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运用加权评价法和综合模糊评价法对天津市社会信用体系进行了评价,得出的结论是:目前天津市社会信用体系虽然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还不完善,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应从失信惩戒机制、信用担保体系、信用服务体系、信用评价体系、信用教育体系和信用法律体系几方面来建立天津市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现状,在企业安全信用的基础上,设计了安全信用指标体系,提出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安全信用运作模式,从完善安全事故赔偿、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等企业内部环境和加快信用数据开放、加强信用机构监管等企业外部环境入手,推进并持续改进施工承包企业安全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社会信用状况及其成因的分析,就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提出了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加强信用中介机构自身建设、转变政府职能以提高政府信用、完善政府的信用管理和监督体系、加快引导和培育市场对信用产品的需求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