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初封禁与招民开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东北地方史的研究中,清代的封禁政策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清代封禁政策是不是封禁东北的政策?不同时期封禁的内容、实质、作用是什么?迄今仍是若明若暗,尚无定说。其中,尤以清初的封禁政策,辽东招民开垦例的颁布与停止,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是众说纷纭,大相径庭。本文仅就这两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敬祈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2.
吕文利 《兰州学刊》2007,(2):172-175
清代蒙古票照制度,是清朝统治者对出入蒙地人员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是清朝统治者对蒙古地区实施封禁政策的产物.它在法律上有详细的规定,是清代封禁政策在法律上的具体表达.它的推行对强化蒙古地区的控制,阻止汉人大规模流入蒙地产生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地区僻处边陲,在历史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落后于中原地区。“清代初、中期实行的封禁政策,更严重阻碍了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使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重要标志的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远远晚于关内。19世纪末,沙俄在黑龙江地区修筑中东铁路之后,该地区才开始出现近代民族工业。  相似文献   

4.
清康雍乾嘉各朝一直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政策,致使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束缚。但随着人口的增加,生存的需要,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逐步冲破封禁,社会经济仍以它特有的方式缓慢地发展着。  相似文献   

5.
清对蒙古的封禁,是按不同的封禁范围,分层次进行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一)在蒙古各旗之间的封禁;(二)在蒙古各部之间的封禁;(三)在蒙古与其它备族之间的封禁;(四)在蒙古与俄国之间的封禁。兹就《大清会典》、《大清会典事例》和几种《理藩院则例》及有关史料,对这几个层次分别加以叙述,以期说明清封禁蒙古的基本目的。 (一)在蒙古各旗之间的封禁。清在蒙古各旗之间的封禁,是清封禁蒙古的第一个层次,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由于地势高亢,地形复杂,加以干旱少雨,气候条件不良,所以,自古水利不仅决定西北农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实际也决定着整个西北社会经济的面貌。明代是历史上西北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随着这一地区农牧业比重的结构性转化,农业经济在西北地区的逐渐发展,西北水利在明代亦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明代西北水利的发展,不仅是当时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实际亦为清代西北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当时,由于政府势力实际控制线在哈密以东地区。所以,明代西北水利主要集中在  相似文献   

7.
清代农业立法及其影响吴兴南清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封建社会经过长期延续,各种矛盾积累,这一制度越发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清王朝正是这一矛盾的聚合体。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清代社会经济为何还能有所发展,尤其是康雍乾百余年时间里,农业经济还能出现...  相似文献   

8.
关于蒙垦分期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垦”,是研究清代乃至近代蒙古社会经济和蒙汉各族关系的重大课题。有关蒙垦分期问题,目前比较通行的划法是,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为早期限垦阶段:乾隆之后属中期禁垦阶段;光绪末年是晚期放垦阶段。从而形成限垦——禁垦——放垦的分期模式。严格地讲,这种分期方法既有悖于清廷对蒙古民族实行“封禁”这一基本国策,又不符合当时蒙垦事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本文主要依据清廷的封禁政策,并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国内外形势,对传统的蒙垦分期方法作如下调整和划分:禁垦时期——1634年(后金天聪八年)至1857年:限垦时期——1858年(咸丰八年)至1901年;放垦时期——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至1911年。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扬州画派之所以得以形成 ,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扬州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 ;第二是扬州在清代前期特有的历史地位和遗民文化 ;第三是明清之际市民社会的发展与个性解放的思想诉求。通过这一分析 ,作者认为 ,经济发展是艺术繁荣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唯一条件 ,艺术创造的生命力最为根本的原因乃在于自由个性的表现及相应的社会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前的清代,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与自身社会内部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下,其对外经济交往,已经具有了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性质和意义,是一种“具有世界性质”的对外经济交往.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清代对外经济关系的特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经济蜕变与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一) 清代对外经济交往性质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这种交往开始与新兴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密切关系;这种交往使得中国社会经济开始与世界市场发生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客商与清代河南农村经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客商问题是研究清代河南社会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探讨客商对清代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等问题,对今天振兴河南本地经济不无借鉴意义。本文试图以客商与农村经济这一角度对此问题做个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河南地居“天下之中”,交通便捷,物产丰富,市场广阔,具有从事商业活动天然的优势,按理说,具有近水楼台优越条件的河南土著商人应当比较活跃。然而当我们对清代河南的情况进行一番考察后发现,且不说在交通发达大城市,就是在交通闭塞的农村,异常活跃的却是以山西商人为代表的客商而非土著商人,河南市场几乎为其所垄断。  相似文献   

12.
明清江南与闽粤地区的经济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中后期至清代 ,在全国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市场网络体系。这使得江南经济与闽粤等地区的经济交流日益扩大 ,从而将江南区域市场纳入全国市场体系之中。本文据此探讨两地经济联系、市场互动关系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由于缺乏针对性的分析和规制工具,平台封禁行为屡禁不止,平台经济领域数据治理面临困境。在数字时代下,必要设施原则演变成了必要数据原则,具备规制平台封禁行为的可行性。基于此,应明确必要数据原则的内涵与适用条件,综合分析平台封禁行为对相关市场可竞争性的影响。此外,应通过三层次抗辩作为必要数据原则适用中的修正路径以降低错误成本:以国家视角的效率原则作为原则适用的价值抗辩,以合理原则进行逻辑论证作为原则适用的分析抗辩,以正当理由进行具体抗辩。  相似文献   

14.
卡伦是清朝政府主要在北疆地区设立的具有执行巡查、稽捕等任务的军事哨所。清代在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根据形势需要设置了诸多卡伦,以稽查盗贼,保护行旅,防止牧民非法越界放牧,检查过往行人的票照,确保封禁政策的实施。为有效管理卡伦,清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如建立奖惩制度,定立巡缉章程,定期巡查汇报等。卡伦制度的实施,维护了土默特地区的社会稳定,保证了清朝政府对漠南归化城地区封禁政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清代后期内蒙古矿政邢亦尘19世纪80年代之后,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内蒙古地区出现了新兴的采矿业。除外国资本以“合资”名义创办的企业外,还有官办、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企业。由于清代后期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内蒙古又是长期遭受封禁的闭塞地区,因此就...  相似文献   

16.
清代作为新疆屯垦经济的集大成时期,相较于以往朝代,清代新疆屯垦经济发展目标的转变,由守卫新疆向开发新疆转变;由保障生存向发展生产转变。清代新疆屯垦经济实现形式的改变,屯垦形式的变化;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元的农、工、商并举发展。清代新疆屯垦经济绩效的变化,改变了汉唐以来“南农北牧、重南轻北”的经济格局;逐渐由缺粮区向国家战略储备区发展;由闭塞的经济发展区域转变为开放的贸易市场。  相似文献   

17.
清代南阳府名镇的经济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拉不完的赊旗店,填不满的北舞渡”,笔者在南阳府古镇的考察中,经常听到这句从清代流传下来的俗语。它表明赊旗店和北舞渡是清代南阳府著名的物资集散地,商业十分繁华。这两个镇是地区经济的集中点,它们的形成与发展,既受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又受地区自然条件的直接影响。因此,对两镇的兴起、经济形态、经济性质的探讨,是区域经济史研究的一部分。它不仅揭示了清代河南市镇发展的某些特点,而且对现实河南乡镇经济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论明初京畿地区的农业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京畿地区农业状况,是涉及明朝政治、军事、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明初统治者采取一系列诸如移民垦荒、军事屯田、兴办水利、提倡种植经济作物和减免赋役,实施赈济等一系列措施,使遭受长期战乱而残破的京畿地区农业经济得到了恢复,在耕地面积、人口数目和赋税额数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增加。这为明朝建都北京和北部边境的防御,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明代中后期及整个清代环渤海地区经济的振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跨入互联网社交时代。为维护互联网社交空间的秩序,社交平台通常会对违法、违规或者严重违约的用户账号实施封禁处罚,但实践中封禁依据、封禁理由和封禁程序的不合理会对用户权益和平台秩序造成侵害。因此,规制社交平台封禁账号行为具有必要性。针对因定义不明而实施的针对性封禁、因价值偏见而产生的歧视封禁以及平台对技术的过度依赖而产生的错误封禁,应完善平台封禁的处罚依据、健全平台封禁的归责理由、实现平台封禁的程序正义,探索社交平台与用户共同治理的新格局,以更加合理地配置社交平台中各类主体与用户的权利和义务,完善平台治理的效能,建设更加安全稳定的网络社交空间。  相似文献   

20.
历史发展到清代,天津城市政治地位的提高,经济的繁盛,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使天津文化日趋昌盛.一、商人与天津文化任何一个地区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都要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清代天津城市文化的发展也有这样一个过程。清代初期,天津城市经济比明朝更加兴盛。“结网而渔者虚往而实归,煮海而盐者月盛岁增矣。”(《天津县新志》卷24)不仅如此,天津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商品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商旅往来之帆楫,莫不栖泊于其境。”(《津门精华实录》第2页)特别是一批批外地商人纷纷涌入津门,为天津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商人拥有巨富,最初多数人还只是热衷于“敦亲睦”及施善举,随着城市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