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不伴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认知损害表现及其事件相关电位(ERP)改变特点.方法选自2004年8月至2005年2月华山医院患者,共有52例老年2型糖尿病和50例老年非糖尿病对照组进行检测,主要通过神经心理学方法,并结合ERP-P300的神经电生理学结果进行客观的比较.老年糖尿病组患者平均年龄(76.71±5.78)岁,对照组平均年龄(77.70±6.73)岁.结果在两组的血压和血脂均具有可比性的条件下,糖尿病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即刻记忆、注意和计算能力、语言理解的分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DS、AVMT第一、第二、第三次回忆和延迟记忆的测定分值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提示糖尿病组有认知功能的受损,主要表现在注意、学习和记忆方面.糖尿病组ERP的P300波峰潜伏期(P300PL)平均为(354.84±41.94)ms,对照组为(340.98±23.34)ms,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P300PL延迟程度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P300PL延迟程度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程度也密切相关,病程长、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P300PL延迟更明显.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在学习和记忆方面,其ERP-P300波潜伏期有明显延长,延长程度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可作为客观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与传统拔尿管方式在留置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9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泌尿外科50例留置导尿男性中老年结石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留置尿管时间、尿管拔除后首次排尿尿道疼痛状况及拔除尿管时舒适度情况。结果试验组2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2.72±10.819岁,留置尿管时间为118.32±29.310h,拔除尿管患者不舒适患者有1例(4%),首次排尿无疼痛和轻度疼痛患者为17例(68%),试验组无尿潴留患者。对照组2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0.72±10.208岁,留置尿管时间为120.24±23.74h,拔除尿管不舒适患者有5例(20%),首次排尿无疼痛和轻度疼痛患者为12例(48%),对照组有4例尿潴留患者(16%)。两组比较单因素分析示年龄(P=0.505)、留置导尿时间(P=0.800)无统计学差异;拔除尿管患者舒适度(P=0.028)、首次排尿疼痛程度(P=0.036)、尿潴留(P=0.015)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相比普通拔管方式,新型拔管方式可以更好地减轻患者首次排尿尿道疼痛状况,让患者拥有更加舒适的体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特色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2月1日之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共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特色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FBG,2hP,HbAlc水平,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况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BG,2hPG以及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测量水平(t=8.623,10.526,6.289;P=0.012,0.001,0.03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67%,差别显著(χ~2=7.086,P=0.0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评分(t=9.674,9.596;P=0.008,0.01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色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况,为患者树立信心,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中风复发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对CT和/或MRI确诊的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血球压迹、抽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等因素进行相关研究,并对复发脑梗死并发症及临床预后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组脑梗死复发率为18.58%,其中1个月内复发占复发总数7.17%,3年内复发占87.25%,3年后为12.75%,复发年龄以60岁以上居多,占64.94%.腔隙性梗死复发率最高(25.98%),脑栓塞次之(20.97%),脑血栓形成再次之(13.51%).有23.98%出现并发症,其中复发脑梗死发生率为49.00%,首发脑梗死为15.51%.脑梗死总死亡率为2.66%,首发死亡率为1.18%,复发死亡率9.16%.复发性脑梗死98.01%伴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全部有颈脉粥样硬化斑.脑梗死复发和性别、抽烟未见有显著相关,P>0.05;血球压迹降低组脑梗死复发率高于血球压迹增高组,P<0.01;脑梗死复发和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糖尿病密切相关,P<0.01.结论高龄、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糖尿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是缺血性脑梗死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是最重要危险因素,有血糖升高者脑梗死复发率增高,并发症增多和死亡率高.危险因素越多,并发症越多,脑梗死复发率和死亡率越高.强调对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给予积极治疗,对预防脑梗死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年龄≥60岁的12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按年龄分为60~69岁组、70~79岁组以及80岁及以上组,并对各组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特点及治疗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AMI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病最多(85例,66.41%),其次为有吸烟史(60例,46.88%)和合并糖尿病(33例,25.00%)。男性组吸烟人数显著多于女性组(P〈0.05)。女性组空腹血糖水平(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60~69岁组中有吸烟史者显著多于80岁及以上组(P〈0.05);且60~69岁组患者的BMI显著大于80岁及以上组(P〈0.0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0.63%)显著多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37%)(P〈0.05)。2支及以上冠状动脉病变显著高于单支病变(P〈0.05)。男性组与女性组之间治疗手段无显著差异。60~69岁组中经介入治疗的患者显著多于80岁及以上组(P〈0.05)。结论高血压、吸烟及糖尿病是老年AMI最主要危险因素,应戒烟并合理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应提高PCI和溶栓在老年AMI患者中的治疗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糖调节异常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者902例为研究对象,年龄为(18~78)岁。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别确定糖耐量异常(IGT)、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异常(IFG+IGT)及正常糖耐量(NGT)等4组。通过固相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患者甲状腺功能,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①IFG甲状腺功能异常率为11.6%,IGT异常率为11.7%,IFG+IGT异常率为18.6%,高于NGT的6.8%(P0.01)。②IFG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P0.05);IGT甲状功能减退患病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亢进(P0.05);IFG+IGT甲状功能减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P0.01)。以上三组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③年龄、性别、空腹胰岛素(InFINS)为IFG合并甲亢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为IGT、IFG+IGT合并甲减的危险因素,InFINS、负荷后30分钟胰岛素(In30INS)为其保护因素。结论①糖调节异常易于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尤其是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且IFG+IGT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率最高,为18.6%。②性别、年龄、胰岛素是导致糖调节异常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以及获益人群。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阿加曲班治疗试验组(5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14d疗效、NIHSS和mRS的评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NIHSS和mRS的评分为(5.78±1.12)分和(1.53±0.31)分,对照组为(7.53±1.46)分和(1.92±0.77)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因素。结果表明,年龄70岁以下、未合并糖尿病、梗死部位为后循环的患者应用阿加曲班预后更好(P0.05)。结论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年龄小于70岁、未合并糖尿病、梗死部位在后循环的患者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天津市养老院老年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认知功能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基本认知能力测试软件对天津市养老院124名老年人进行认知筛查和详细认知功能评价;抽空腹静脉血,酶转换法测定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含量。采用SPSS软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24名老人,其中男性44人,女性80人;平均年龄为(79.35±6.79)岁;其血清tHcy含量均值为(19.02±6.33)μmol/L;MMSE评分均值(25.78±3.05)分,认知损害(cognitive impairment,CI)发生率为40.3%。基本认知能力测验为(38.87±17.68)分;认知水平随受教育程度提高而提高、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是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on impairment,C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到2019年9月我院收治102例老年CSVD患者资料,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进行评分,以26分为界线评价患者有无认知功能障碍,53例患者(26分)纳入CI组(存在认知功能障碍),49例(≥26分)患者纳入对照组(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痴呆症发生情况,影响CSVD患者发生CI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CI组患者注意、记忆、空间及执行功能、抽象思维、语言、定向、命名、计算等各项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I组患者痴呆症发生率(39.62%)高于对照组(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I组患者年龄(65岁)、学历、既往脑梗死人数、高血压人数、高血脂、吸烟史(超过5年)人数、总胆固醇和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史为影响CSVD患者发生CI危险因素。结论 CSVD患者发生CI后容易出现痴呆,脑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史为CSVD患者发生CI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肺栓塞(PE)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PE的患者68例,年龄≥60岁者44例(老年组),60岁者24例(非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和临床休征、血气指标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1老年组前5位的危险因素依次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冠心病;非老年组前5位的危险因素依次是:DVT、手术史、COPD、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老年组在COPD(54.55%)、脑血管疾病(52.27%)、糖尿病(34.09%)、冠心病(31.82%)、卧床制动(29.55%)方面高于非老年组(25.00%,20.83%,4.17%,8.33%,4.17%),P0.05。2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其次是胸痛、晕厥、咯血,主要临床体征为心动过速、肺部湿性啰音、下肢水肿。老年组出现呼吸困难(79.55%)、晕厥(34.09%)和肺部湿啰音(52.27%)的比例高于非老年组(54.17%,12.50%,25.00%),P0.05。3老年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 O2)为65.62±9.08mm Hg,非老年组为70.10±12.54mm Hg,t=3.419,P=0.001。4老年组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为25.00%,非老年组为4.17%,χ2=4.638,P=0.031。结论老年PE患者危险因素复杂,有更多的伴随症状和体征,病情相对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青岛市中老年双生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患病率。方法从青岛市双生子库中募集384对年龄≥40周岁的中老年双生子,其中同卵双生子244对,异卵双生子140对;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状况。结果青岛市中老年双生子人群MCI的患病率是84.38%;同卵双生子的患病率是83.40%,异卵双生子的患病率是86.07%,不同卵型双生子MCI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MCI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青岛市中老年双生子MCI患病率高,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6例经2种以上不同类型口服降糖药足量治疗至少3个月而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组和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NPH)组,予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观察12周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C肽的变化。结果地特胰岛素组治疗后FPG(5.8±1.1)mmol/L,2hPG(7.2±1.3)mmol/L,HbAlc(6.2±0.7)%;NPH组治疗后FPG(6.1±1.2)mmol/L,2hPG(7.3±1.1)mmol/L,HbAlc(6.4±0.8)%,较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但地特胰岛素组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P0.01),且地特胰岛素组治疗后C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地特胰岛素联用格列美脲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方案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适于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的认知障碍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共纳入对象300例,均为该阶段本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纳入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中共136例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占45.3%,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在不同性别患者中的比较无明细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年龄、饮酒、糖尿病、骨质疏松、卒中面积和发病部位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差异明显,P0.05。结论文盲、高龄、并发骨质疏松、糖尿病、大面积卒中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评估和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抽取我院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心理状态测评,并按照测评结果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结果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及焦虑发生率为58.33%,研究组患者女性比例、病程、并发症发生率、血糖稳定情况、家庭经济状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理问题与性别、家庭条件、血糖稳定情况等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行沈阳城区中老年尿石症(USD)常见非饮食患病危险因素调查。方法连续选择今年来我院就诊的USD患者141例,入选者均经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证实,同时接受了"USD非饮食患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调查,并年龄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141例USD患者中,年龄≥45岁者68例(48.23%,中老年组),年龄≥18岁且<45岁者73例(51.77%,成年人组)。中老年组的脂肪肝例数、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和血尿酸浓度均明显高于成年人组,而尿路感染史和USD家族史例数明显少于后者(P<0.05或P<0.01)。结论肥胖、血脂、血糖和血尿酸浓度增高是沈阳城区中老年USD患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的临床影响因子并进行干预.方法以问卷调查方法,根据患者的自我评价诊断ED,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评分,将患者分为功能正常组(IIEF≥12)及勃起功能轻、中、重度异常组(I-IEF<12).100例60岁以上ED病人,同期40岁以下ED病人40例作为对照,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ED患病率、认知率、治疗率及对整体生活满意的比例,以及年龄、吸烟、疾病、治疗对ED患病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病程.两组患者常见危险因子、体质指数及勃起功能(EF)积分的差异.结果60岁以上组与对照织相比,以器质性ED为主81%对54%,病程为(13.28±0.77)对(38.2±0.46)年,伴常见危险因子者为91%对12%,体质指数为(28.56±0.46)对(23.38±0.45),EF积分为(9.98±0.48)分对(12.56±0.46)分.两组病因组成、病程、常见危险因子伴随者比例及EF积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老年ED病人以器质性ED为主,伴随常见危险因子增多,病程延长,ED加重.干预适于早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骼肌减少症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160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是否罹患骨骼肌减少症,将研究对象分为肌少症组(30例)与非肌少症组(130例),收集相关资料,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肌少症的概率为18.75%,两组间在年龄、BMI指数、HbA1c值以及DM病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指数、HbA1c值以及DM病程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证实,HbA1c[OR=2.954,95%CI(1.025~12.854)],病程[OR=2.859,95%CI(1.185~5.846)],年龄[OR=4.581,95%CI(1.762~10.619)]。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高龄、病程长、血糖控制不力者实施肌少症早期筛查并及早进行干预,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方法收集419例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根据有无心血管疾病(CVD)分为非CVD组和CVD组,收集一般情况、相关血液学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HbA1c、Cr、高血压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模型中,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高血压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与年龄(OR=1.029;95%CI 1.009~1.050;P=0.004)、糖尿病病程(OR=1.058;95%CI 1.020~1.098;P=0.002),HbA1c(OR=1.396;95%CI 1.059~1.683;P=0.007),高血压病(OR=2.521;95%CI 1.070~2.954;P=0.026),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OR=10.434;95%CI 4.896~12.293;P=0.000)风险增加相关。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作为一项独立危险因素预测2型糖尿病者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提示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应充分注意筛查心血管疾病,甄别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脂异常与2型糖尿病和性别的关系。方法将广西南宁市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4.23±9.87)岁的1072人分为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组,测定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腰围(Waist)、体重指数(BMI)等相关指标,探索血脂异常与2型糖尿病和性别关系。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081、0.0015、〈0.0001)。②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异常为糖尿病的风险因素,男性高胆固醇(TC)与糖尿病的关联比女性大(OR1.93:1.49),女性高甘油三酯(TG)与糖尿病的关联比男性大(OR2.49:1.46)。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比健康人群高,应预防高血脂,降低疾病风险。血脂含量异常与糖尿病、性别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60岁以上健康体检中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情况。方法选取在北京小汤山医院医院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进行筛查评估。结果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6分为界值,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检出率是46. 20%。分别以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在19~25分为界值和不同年龄及文化的评分界值,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检出率分别是39. 44%,16. 31%,23. 30%。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 01或P 0. 05)。结论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老年人群进行轻度认知功能筛查时,不建议采用单一界值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