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非营利组织作为独立于政府和市场的第三种力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逐渐成为完善社会服务,推动社会福利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自身的局限,存在着筹资困难、运行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非营利组织管理的现实困境,探讨解决困境的路径,提出了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创新模式——企业化管理模式。并试图从绩效管理、资金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四方面探讨非营利组织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7,(1):93-97
社区社会组织是社会细胞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繁荣社会事业,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社区社会组织自产生以来经历了萌芽与主导性发展、壮大与引导性发展、繁荣与规范性发展等不同阶段并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也面临认识不足、定位不准、管理不规范、人力和经费保障欠缺等困境。对此,提升理念、科学定位、规范管理,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是我国社区社会组织走出困境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葛兰西基于文化领导权理论提出了一条总体性、内在性的、渐进性的文化变革途径,这一理论突出了知识分子在实现文化变革和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在文化困境普遍化的当今时代,文化变革已经具有了直接的社会变革的意义,通过知识分子化获得文化领导权也几乎成为社会变革的唯一途径。因此,为了能够引领文化变革,知识分子重要使命就是克服自身严重的分化状态,使自身和社会实现知识分子化,从而克服文化困境,进而推动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6,(4):53-56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是贯彻《体育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全民健身条例》的有效载体,是大力发展公共体育服务的重点。在推行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进程中,城市社会体育组织起着承接政府职能、化解社会体育矛盾、完善公共社会体育服务、配置社会体育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正在成为协同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但从天水市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现状看,其在自主运行、发展数量与规模、资金来源、专业化发展水平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分析制约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探索如何突破体制束缚,整合社会体育资源,构建"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引入第三方评价监督等治理机制,方是社会体育组织走出困境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子书引论     
子书在中国古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的基本文献。它的产生略晚于经书与史书,约在战国初年。 春秋战国之际,是我国古代社会的重大变革时期。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使依附于奴隶制的 “士”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变革运动中,“土”逐渐发生分化,而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依靠世袭的具有政治特权的“士”逐渐失势,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士”日趋活跃。他们到处游说,阐明自己的社会学说或政治主张,招徕门徒,扩大影响。继孔子之后,大开私人讲学之风,师徒子弟日益增多,即所…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与经济的发展,高校团学工作的建设逐渐地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实现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适应性,避免其间出现的脱节成为目前高校团学工作所面对的主要困境。因此,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成为了进行教学制度改革的重要制度。它通过将教学工作体系化、教学活动的课程化以及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社会化等路径实现了对人才的综合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何灿  李静 《创新》2011,5(3):107-110,125
在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变革中,引入社区社会组织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满足异质性化的个性需求,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但是,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服务方面依然面临着很多困境,其发展壮大有赖于政府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法律政策环境的改善以及社区社会组织内在潜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的历史必然性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连喜 《探求》2005,2(6):37-42
作为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城市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城市化在取得重大历史进步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代价。在中国,城市化建设已经成为是各级政府极力推行的重要发展战略,但也在特殊的国情下衍生出诸如劳动力的过剩与流动、“城中村”病灶、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等之间的和谐发展,是城市化和城市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9.
刘凤  于丹 《学术交流》2015,(4):155-159
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数量不断增长、结构持续优化。非政府组织作为新兴的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家公共事务中,业已成为国家在困境儿童救助领域的有力补充。在困境儿童救助工作领域,虽然非政府组织的救助范围广泛、救助形式多元化,救助工作人员趋于年轻化和高素质化,但总体上,依然存在着地区分布不均衡、管理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面临着独立性与自治性缺失、资金匮乏与公民慈善意识、教育观念落后等制约着非政府组织参与困境儿童救助的因素。基于此,欲推进非政府组织参与困境儿童救助,提高困境儿童的救助效能,非政府组织要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加强彼此间的合作,构建困境儿童救助预防机制;政府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健全非政府组织参与困境儿童救助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孙飞宇  储卉娟  张闫龙 《社会》2016,36(1):151-185
兼具社会改造理想与实践的社会组织,会在其具体的社会行动中与既有的社会-政治结构产生何种碰撞,其结果如何,是理解公益组织社会行动的关键问题。本文从“生产社会”的议题出发,通过对一个社会公益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扶贫实践的研究发现,一个具有明确理念与行动目标,以及与之相应的严格制度建设与纪律要求的公益组织,会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遭遇到与其目标相反的种种困境。生产社会的目标可能会在组织实践中落空,而该组织甚至会逐渐成为地方社会得以再生产的空间。由此,本文试图回应公益社会实践研究中的重要观点,即实践走向“生产社会”,并希望引发对行动实践效果的反思与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