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典是时代、地域、民族审美文化的整体概括,与文本传播关系密切.壮族民间传说<刘三姐>作为在传播中生成的经典,有其生成的生态环节,也有其特殊的传播模式与传播规律,文本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经典与传播相生共发的内在生态关系.<刘三姐>传说的民间口传文本孕育了经典,戏剧文本聚形了经典,影像文本则造就了经典,最终在传播中生成经典,并且使经典与传播共生,创作、传播与接受三位一体,实现了<刘三姐>整个文本的立体超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辉 《兰州学刊》2012,(3):217-219
受中国宋元禅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日本五山汉文学是日本汉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时期。文章以早期五山诗僧天岸惠广的《送笔》诗为例,通过对该诗进行考释和鉴赏,管窥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中国文学、艺术、文化内涵,从而揭示日本五山禅林接受元代中国文化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3.
4.
5.
李萍 《社会科学家》2012,(1):123-126
影像时代,中国古典文化在海外传播的重心由文本译介转向了影视改编,改编的过程中,由于影像传播特性的影响,除了传播形式上的变化外,其内容亦出现了完全不同于文本译介的变异,这种变异从一个角度看,深层次里是异域文化价值观念的凭空植入,并与原著产生了强烈的比照差异;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商业元素对传统文学形式的渗透,使原著的传播在市场中获得新机遇的同时,也模糊了文学和商业的界限。文章对《西游记》在海外传播中的上述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对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作为程朱之学重要承传载体的《近思录》在宋元之际流传到日本后,在日本社会广为教习,被当作理学之经典、圣学之阶梯。日本人通过重刻、注释、翻译、讲读、仿编等途径整理生产了大量具有本土特色的《近思录》相关文献。他们在接受《近思录》思想体系时,又对中国注本的部分注文予以批判、加以新解。由《近思录》在日本的传播和本土化,可见中日两国在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7.
张金梅 《兰州学刊》2010,(11):148-151
《春秋》五例——"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既为史笔,又是诗笔。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自司马迁首次以《春秋》笔法评论屈原《离骚》始,"微而显"、"婉而成章"、"为尊者讳"、"《春秋》笔法"等都成了诗歌批评的显话语,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人诗史相融兼通的艺术追求和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8.
9.
《东岳论丛》2016,(12):116-122
《中国新文学大系》作为“整理、保存、评价”五四文学的重要选本,推进了现代乡土小说经典化以及乡土批评与研究。继1920年代周作人、茅盾等引进、界说“地方色”“乡土艺术”等概念后,《大系》最终确立了作为类型研究的“乡土文学”这一理论术语,也呈现出鲁迅与茅盾对此的认识差异。《大系》对乡土小说文本的遴选、《导言》的批评推介以及《史料卷》对乡土小说家的评价,成为以后现代文学史叙事和相关研究的重要依凭。从《大系》可以看出编选者审美观与文学史观的异同,其中某些遮蔽、局限或偏见恰恰体现出“五四”一代在1930年代新的文化权力场中,借助经典遴选对新文学正统地位以及知识分子文化身份的重新确认。  相似文献   

10.
1986年到1990年间,《收获》开设了专门引荐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的专栏《朝花夕拾》,"专栏"的传播策略强化了"纯文学观"的内涵与重要性,体现了杂志富有个性的传播理念;但这种"纯文学观"作为一种整体的传播视野,却对大陆学界定位与研究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英文版《中国文学》自1951年国庆创刊到2000年停刊,对外传播中国文化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其有计划、系统的作品译介使中国文化在他者语境获得一定的认知。而浓厚的政治色彩、僵化的出版机制和管理体制,以及翻译人才严重流失,最终导致了杂志的失败。吸取其失败教训,新时期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应注重中外文化背景差异;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建立多元化对外传播交流方式;重视优秀翻译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向世界全面推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繁荣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近读徐行言、程金城二先生所著《表现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2 0 0 0年 1 2月出版 ) ,深感她是一部具有创新性的佳作。该著作不仅对表现主义为何物 ,在何时何地、什么条件下产生 ,怎样勃兴 ,又为何衰落 ,对二十世纪的艺术面貌乃至整个社会文化有过何种影响 ,以及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介绍 ,而且以表现主义艺术方法作为参照系 ,对一批我们过去曾用传统视角和方法读解的经典作品 ,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阐释 ,使我们不能不对那些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势的历史定论来一番重新思考。考察表现主义对二…  相似文献   

13.
《文学概论》课程为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也是学习文学类其他专业知识的基础。本文试从分析当前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常见的关于文学文本范例老化,与当代学生阅读领域脱节这一问题出发,探索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课程讲授中适时调整文本范例,使其更加贴近当代大学生的阅读领域,同时兼具经典文本的示范性和深广度,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最终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赵纪彬 《殷都学刊》2023,(4):93-99+15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内学者对《诗经》的海外翻译、传播、研究形成新的聚焦点,一是研究视域在传承中开拓创新,开始关注之前未被涉及国家的《诗经》传播;二是研究体系的系统化,开展系统化研究或系统化聚焦理论前沿;三是研究视界的比较化,就《诗经》的不同文本与译本展开多维度对比;四是研究宗旨的实用性,着力聚焦《诗经》的海外传播并为之提出新的策略;五是研究思路的整体性,以时空角度全面回顾与展望了《诗经》的海外传播、翻译、研究。新时代之所以对《诗经》的海外翻译、传播与研究形成新的聚焦点,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新时代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国内《诗经》研究者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木斋 《齐鲁学刊》2005,(2):71-75
王粲《七哀诗》三首和《杂诗》都是建安十四年之后的作品。他在建安十四年之前的现存诗作,都是杂 言诗和四言诗;而其现存的五言诗作,全部是建安十四年之后的作品。王粲建安十四年之前的四言诗作尚属汉音, 建安十四年之后的五言诗作则纯乎魏响。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大体上来说,从建安十四年至十六年是"汉音"与"魏 响"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6.
陈希  周笛 《学术研究》2023,(7):169-176+178
新诗选本的开山之作《分类白话诗选》旁搜远绍,内容丰富,较为完备,却被朱自清贬低“大约只是杂凑而成,说不上‘选’字”。《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和《分类白话诗选》既有交集,也有功能定位和选源、选时、选域等差异。《分类白话诗选》注重新诗多元共生和元气淋漓,《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将共时性的展示转变为历时性的经典建构。《分类白话诗选》的编选理念和范式意义被忽视和误解,理应得到如实评价。  相似文献   

17.
国家形象的塑造,是对人们认识和评价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正面预设的塑造.作为国家政治代表的政府理念、行为以及各种机构团体、社会民众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国家的历史、文化、自然和社会环境等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视以文化传播的方式对外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特别是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媒介对外翻译介绍中国文学精品,传播中国文化,以展示崭新的国家形象.文章着重分析建国十七年《中国文学》(英文版)对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的选取,以及所展示之形象与时代精神,从而展示建国十七年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产生,首先是基于赵家璧对1930年代文化市场格局的精准把握,通过他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行组稿策划,并运用宣传营销等手段将《大系》作为一个文化商品而推出。在商品的传播过程中,《大系》自身所包含的学术品质得到了发掘和肯定。最终成为现代文学发生与发展的自我证明与总结的学术经典,对现代文学史的撰写与现代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考察《大系》由文化商品到学术经典的复杂转换过程,能让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新文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9.
徐勇 《江汉论坛》2020,(7):56-61
随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针对这一个世纪的文学发展,有各种不同的分期法。通过比较《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系列和《中国新诗总系》可以看出,不同的分期背后有一共同的认识论基础,即文学是有机进化的、朝向"文学的现代化"发展的存在形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因此被建构为指向"文学的现代化"的一整套叙事,这是以"世界文学"作为方法观照下的中国文学(特别是诗歌)发展脉络的建构。在这一视域下,当代五十年(即1949—2000)的新诗发展,尽管有不同分期但彼此并不冲突,"文学的现代化"诉求在这五十年中是贯穿始终的主题,分期的不同只表明这一主题的阶段性演变程度。  相似文献   

20.
《文苑英华》历来被认为是续《文选》而来,其与《玉台新咏》的关系极少被关注?《文苑英华》与《玉台新咏》重合诗歌 87 首,这透露出宋初与梁代后期的三个文学共性:其一,对艳诗“吟咏性情”功能的认可;其二,对梁代永明体诗人与宫体诗人态度的相似性;其三,文辞尚丽的相类性?此外,《玉台新咏》在编纂体例上对《文苑英华》也有影响?从选本批评角度对宋初与梁代后期的文学共性进行探讨,可以更具体地了解分体编录型文学总集在宋初的演变特点,也能更清晰地认识宋初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