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设城市生态文化,构建城市绿色文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文化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文化,核心就是人类的环境意识,是人类谋求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绿色文明是可持续发展下必然选择的文明形态。建设城市生态文化,是构建城市绿色文明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冲突下的低碳城市建设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发展,城市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低碳城市建设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生态文明突破了工业文明中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无情掠夺的经济发展瓶颈,是一种更加先进、更加绿色的文明,是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本文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生态文明的主要功能和对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思路,并从倡导低碳消费生活方式、发展低碳产业、构建生态平衡系统、实现低碳型居住建筑、树立低碳行为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试论绿色交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2):52-54
为了解决日趋严重的城市交通环境危机,呼唤和发展绿色交通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呼声。绿色交通既是一个新的理念,也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实践目标。只有把绿色交通理念贯穿到城市交通规划及其发展战略研究的始终,并多策并举全方位地实施绿色交通,才能促进城市交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可持续的低碳交通系统是世界各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伦敦、东京、纽约三个国际大都市各具特色的低碳交通发展政策,基于国情从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大绿色科技研发投资、推进低碳燃油应用制度保障、构建综合交通系统等方面提出我国大城市先行推进低碳交通发展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追求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平衡,是当今人类面对发展困境的一种解决方案.低碳经济所致力的正是经济发展在生态文明影响下的绿色尺度,它表现为生态经济目标、生态经济技术、生态经济方式与生态经济效果.低碳经济与生态公民的理念处于一个渐进式的观念联合之谱系中.生态公民在实现低碳经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生态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生态公民有利于我们在相应的人之向度上发展低碳经济的模式.生态公民这一概念在公共哲学的思维背景中产生,在全球低碳经济的环保运动不断凸显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生态公民身份,在更实质意义上被视为一种参与机制,是对更整全意义上的生态共同体所做出的契约式安排.它规约了生态人转化为生态公民的转化渠道,是对一种相对普遍的生态社会结构的完善.生态公民的低碳经济理念从更整全的角度可解读为战略思维、哲学思维、经济思维、政治思维、教育思维、文化思维、人道思维、权利思维、道德思维等内涵.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人类生存的主阵地,城市环境在最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生态环境,生态城市的建设是生态文明时代构筑绿色家园的重要载体.明确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必要性,把握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问题和规律,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现实指导,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7.
8.
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当今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思想,主要包括环境问题策略论,科学技术作用论,市场、政府与公众作用论以及"弱化"和"强化"论等基本内容,它为解决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启发,即要树立现代生态观,积极发展生态科技,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公众的作用,建设生态城市系统。 相似文献
9.
低碳城市建设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需要,又是落实建设"四个湖南"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资源整合。当下,湖南低碳城市建设要以城乡规划为龙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以产业转移为主线,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以绿色发展为契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以绿色文化为主题,营造低碳消费环境;以配套政策为保障,打造低碳发展合力。 相似文献
10.
抗战爆发后 ,国民政府在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建设 ,改善了大后方的交通条件。随着西部交通条件的改善 ,交通沿线的城市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从而推动了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胡洪彬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4):8-13
胡锦涛生态环境建设思想博大精深,是其在吸收了中国古代传统生态环境理论,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所得出的科学结论.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主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提出生态文明的科学理论,在全社会积极倡导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当前,积极总结和弘扬胡锦涛生态环境建设思想,对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实现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国以前的北京城内,不存在近代意义上的旅游体系.近代市政建设运动兴起后,各皇家园林作为公园先后开放,都市旅游业由此发轫.虽然公园面向全体民众开放,但除了受门票限制,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也制约着市民的出行范围.首都南迁后,北京市政府把兴办旅游业作为城市的建设方向,并建立起公共汽车体系以辅助发展.这一体系与电车线路一起构成了北京近代公共交通系统,不仅给都市旅游业带来了发展动力,对城市空间、市民生活等也有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4.
韩镇祥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1,1(1):71-73
本文根据植物的生态学原理和城市绿地产生的生态效益,结合工作实践的体会,对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可控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三条可控性措施;有一个大环境绿地网络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一定规模并形成群落结构的绿地建设以及绿地分布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5.
17.
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坏的发展困境。通过对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工业文明的发展思路才是中国城市发展陷入生态困境的内在根源。仅从技术、资金等外部层面加强环保,往往事倍功半,难以标本兼治。沿着工业文明的理路建设城市,只会在生态问题的泥潭之中越陷越深。只有在生态文明指导下的城市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城市发展的内在张力,走向生态文明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刘笑菊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1):5-7
海德格尔从"伦理"的本义指所居住于其中的敞开范围出发,认为伦理学应该以观审人的"在世"与"住所"来彰显存在的意义。他通过对此在生存论的现象学描述,揭示出了此在的基本存在状况及此在的沉沦与异化,并指出此在只有直面人生的大畏和生死,聆听"良知"的召唤,作出有良知的选择,才能真正领悟存在的意义并回归本真存在。海德格尔的原始伦理学中同时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合理的消费理论和消费模式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有效节约资源、保持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绿色消费提倡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发展的宗旨。在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的建设中绿色消费模式的构建极其重要。然而绿色消费理念和行为成为人们生活的主导需长时间的努力,要有政府的政策指导和有效激励机制的贯彻,侧重于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对公众绿色消费意识的培养引导。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就是为了最大多数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对人的关注贯穿始终,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也一如既往地体现着对人类生存的目的、体现的价值和最终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