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元亮 《领导文萃》2010,(23):85-89
王敬瑞是个高调做官低调出书的人。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通过多种渠道联系采访他,希望他能谈谈自己的《芝麻官悟语》。  相似文献   

2.
一、流泪,政治人物也有情动时 在政治艺术的全部技巧中,这是最危险的手段。如果运用得当,人们会认为你性情坚毅、人格超凡。如果运用失当,人们会认为你软弱、缺乏品性。这就是政治眼泪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杨敏 《决策》2008,(2):26-28
四川的政治文化由于这些政治人物的出现也在发生变化,那就是对于这些"拔尖"人物的宽容.  相似文献   

4.
杨震 《领导文萃》2008,(17):135-136
有人说,只有人才会游戏,只有游戏者才是人。同理,只有真正的政治人物才把政治当游戏玩,也只有把政治当游戏玩的时候他们才是真正的政治人物。  相似文献   

5.
袁世凯一生曲折起伏,毁誉参半。他善于谋划时局、做出政绩,并抓住政治机遇、广结人脉,最终登上政治生涯的顶峰。但他晚年复辟帝制,政治选择错误,误国误身,名节不保,遭后人诟病。这一荣一损出现在同一个政治人物身上,实属罕见,也从侧面反映出政治人物确保与时俱进品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小宝 《领导文萃》2013,(16):75-78
曾国藩是王闿运寄望最深的王闿运的帝王学主要就是"通经致用"之学,改造经学,把经学运用于当下的政治,并非一般意义上所讲的推一个人帮助他做皇帝,当然也有"致君尧舜"的意思,但不是刘伯温这样的,也不是马基雅维利。他和政治人物当然要发生关系,帝王学要行天下,要得人,一定要跟合适的权势人物合作。肃顺和曾国藩是他  相似文献   

7.
<正>王敬瑞是个高调做官低调出书的人。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通过多种渠道联系采访他,希望他能谈谈自己的《芝麻官悟语》。"喜欢当官,但做个好官并不容易"环球人物杂志:之前您曾说过喜欢当官,为什么?您认为当一个好官最大的难处是什么?您觉得自己是个好官吗?  相似文献   

8.
左崇年 《决策》2004,(10):4-5
针对四川省一些政府部门热衷于编书、出书的“出书风”,日前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对此提出严肃批评。8月25日的《齐鲁晚报》刊登时评文章认为,“政府部门出书是不务正业”。  相似文献   

9.
提起1991年的海湾战争,许多人还记忆犹新,同样,鲍威尔这个名字人们也不会陌生,在战争期间他成为全美国家喻户晓的有影响的政治人物。  相似文献   

10.
《领导文萃》2008,(10):1-1
在陈水扁掌权时代,台湾显然没有政治家,否则,龙应台先生不会发出如此感叹,请求“赐给台湾一个政治家”。台湾需要什么样的政治家?台北大学江岷钦教授认为:“正规的政治人物、政治领袖,我们期待他有绝对的高度,在气质上足够的宽广,在眼光上有足够的深远,在为人处世上要有足够的宽厚。这是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政治人物,特别是领导人的一种期待。”  相似文献   

11.
名刊要览     
《决策》2005,(7):6-6
美国《时代》:中国的新革命;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一个新力量的崛起;英国《经济学家》:布什漫长而炎热的夏季;美国《新闻周刊》:偷窃身份;《时代人物》:高官出书,经济适用房的不适之症,炒汇陷阱,农村教育的辛酸泪。  相似文献   

12.
童大焕 《领导文萃》2007,(2):105-107
在政治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政治的民间娱乐化现象极其普遍和正常,政治人物及各项政治决策,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成为老百姓开涮取乐的对象。比如,给阿猫阿狗这些宠物取一个当朝总统的名字。牵着在街上走来走去;各种政治漫画更是各大报刊长盛不衰的主题。所有的平头百姓都可以随时随地对政治决策和政治人物品头论足,甚至不妨将其“妖魔化”一下。也许,那也可算是“无权力者的权力”之一。  相似文献   

13.
选个总统玩     
玩政治比玩女人有趣。政治强人多是玩女人高手,可是他们的兴奋点还是在政治上……  相似文献   

14.
正何为有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  相似文献   

15.
公共决策的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德君 《决策》2007,(1):14-14
历史学家们认为,政治舞台上出类拔萃的人物在不断地创造着公共政治,改变着争论的话题和行动条件.当2006年地方决策十大新锐人物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人们再一次感到,人物尤其是新锐人物,他们不仅是历史的焦点,也是现实的焦点,更是公共决策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郭庆晨 《领导文萃》2009,(13):15-18
世上万事万物千差万别。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凡事均取分析态度,对待官员出书现象也当如此。  相似文献   

17.
文胆的结局     
雷雨 《领导文萃》2011,(21):68-72
从毛泽东、蒋介石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倚重的幕僚变化来解读诠释这两位政治人物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也往往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8.
熊召政 《领导文萃》2007,(7):133-137
一 研读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某一个人物,生在某一个朝代是福气,头上戴着光环。到处受人尊敬。换到另一个时代,便成了天地难容的人物,不但吃尽人间苦头.弄得不好还会丢掉性命。  相似文献   

19.
张雨生 《领导文萃》2009,(13):19-22
去年,我写过一篇杂感,《昨日讲话稿今日出文集》,提出的仅是领导干部出书的一种现象。特别是在退下来的领导干部中,这种出书现象渐有形成时尚之势。对此,我想进一步做点分析,领导干部文集不受大众读者欢迎,主要原因在于这类文集缺少个性,从中难以读出作者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20.
刘斌  谭畅  赵栋 《领导文萃》2014,(15):70-73
正2014年3月,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主编出版了一本书《百年海归创新中国》,其中收录了大批科技和商界海归精英,却几乎未涉及政治人物。"政治人物有些有争议,比如你放了孙中山、周恩来,放不放蒋介石?"王辉耀说。但在现实中,"海归"官员一直是中国政坛不可忽视的群体。从20世纪初孙中山等民国时代的政治家,到周恩来、邓小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