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已经跨入本世纪的最后10年,伴随着20世纪帷幕的徐徐落下,人类将步入下一个世纪。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人类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和心态去创造未来和拥有未来?这也许是一个非常富有意义和魅力的话题。 寻求永恒的超越意识,这是人类的本性。这种超越意识无论是根源于人类“目的的未完成性”,还是根源于人类对自由的渴望,都体现了人类与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人作为历史的存在物,其创造意识和超越意识的形成,必然植根于其悠远的文化历史氛围之中,人作为主体其进步的标志与文化创造的历史进程是相互…  相似文献   

2.
重新寻找坐标——面向21世纪日本文化热点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孟庆枢我们已经处于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人类将迎接怎样一个新世纪,要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这是世界各国都非常关切的问题。下一个世纪不仅是经济、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何锋  唐玉蛟 《学术交流》2004,18(9):19-2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产生了不同的理论成果,世纪之交我们党又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这一理论发展轨迹既展示着真理及其发展的辩证本性,也展示着实践发展对理论发展的决定作用。我们有必要从分析真理的本性及其辩证发展的规律入手,揭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产生不同理论成果的客观性、历史必然性,以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入学习和认真贯彻。  相似文献   

4.
文章指出,17—18世纪意大利著名史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维柯,在研究人类文化起源问题时提出了诗性话言学的方法,也叫诗性智慧。这一方法把人类历史和人类语言分别划分为三个时代和三种语言,表明了人类心智和思维发展的轨迹和规律。同时,这种方法还从共时性的角度揭示出在所有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存在着的文化一致性。文章还分析了诗性语言学方法的意义,认为维柯运用这一方法,挖掘出词语中储存着的人类历史,破译了许多历史之谜,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实。因此,在剔除了维柯学说中的消极因素以后,他的这一方法是可以为我们研究社会历史问题时提供某些借鉴的。  相似文献   

5.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不少学者都在思考两个问题:1.怎样评价20世纪?2.21世纪将是什么样子?我在这个世纪生活了整整70年,自然对20世纪有个看法,也对21世纪经济学的主题感兴趣。本文便是有感而发,希望引起更多的人来探讨以上这两大问题。这种瞻前顾后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一回顾20世纪,可以看到一个显著的特征:各国、各民族、各阶级几乎全力用于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此,打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数以百计的局部战争,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乃至两大政治集团之间,殊死搏斗了几十年,付出了多…  相似文献   

6.
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Fordism/Post-Fordism)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这两个术语,指的是20世纪工业社会中生产组织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与不同特征,它们通常也用来表示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和过程中发生的更大的变迁,从而赋予这两个术语以更大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8,(2):57-60
个体生命及其活动是人类历史的前提,无数个体生命的历程建构成社会总体的历史,并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前进。作为历史进程中的个体生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并随着时代进步逐渐走向自由和全面发展。精英人物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则更能丰富地反映历史的真貌。宏大叙事展现的是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从个体生命的角度出发阐述历史,注重历史的细节,能够弥补宏大叙事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一、时代的新课题百年一遇的世纪之交即将来临,这也是人类自纪元以来的第二个千年更替。当此历史稀遇之机,俯视过去,心潮澎湃,百感交集;瞻望未来,深感需要坚定信念,处惊不变,在时代的大潮中奋勇搏击。自本世纪开元一百年来,世界沧海桑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科技革命兴起,民族独立浪潮风起云涌,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世纪的腾越是干年历史积淀的结果,从中世纪黑暗的封建蛮荒中滋生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幼芽,又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中培育出工人阶级和它所奉笃…  相似文献   

9.
在两千多年的西方思想传统中,对劳动问题的探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荷马到黑格尔之前,劳动一直被看作源自人类有限性的低贱的劳作,人必须辛苦劳作才能在自然面前生存,这说明了人是不自由的、有罪的;在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劳动是人类本质特征的外化,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体现;当代学者则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提出了质疑和修正.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是千年之交 ,世纪之交 ,十年之交。尽管从时间概念上说 ,所谓“千年之交”、“世纪之交”、“十年之交”云云乃人类有意识地设置而成 ,时间的发展是连续的 ,由 1 0 0 0年代进入 2 0 0 0年代 ,由 2 0世纪进入 2 1世纪 ,由 2 0世纪 90年代进入 2 1世纪 0 0年代 ,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界变化的时间表述 ,在时间意义上并无转折性、阶段性可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各地区及各国的发展是否因此而面临转折或进入新阶段 ,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而论。但时间毕竟是测量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发展变化速度的一把尺子 ,探求…  相似文献   

11.
清代在长达268年的历史进程中,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社会性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我们以道光二十年(1840)为界,将清代分为前清与晚清两个阶段。本文从不同角度对这两个阶段的财政收入状况进行比较,以探究其发展趋势及规律,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2.
毛利霞 《学习与探索》2007,46(6):223-227
19世纪上半叶,霍乱在英国出现后,时人留下了众多关于霍乱情况的记载和论述,后人大多从政治史、社会史方面分析这一历史现象,但尚未揭示出霍乱频发的环境原因。因此,很有必要从环境史角度重新探讨19世纪发生在英国的霍乱,以加深对人与霍乱、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从当时英国的公共卫生状况以及饮用水污染情况来看,霍乱不仅仅是穷人的疾病,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病",更是人与环境关系失衡的恶果。从环境史的角度,全面而深入地研究19世纪英国的霍乱猖獗原因以及控制情况,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处理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仍有极大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交往实践观研究:对话历程与未来走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平 《求是学刊》2000,(3):13-17
世纪之交,回顾20年来我国哲学研究的重大进展,展望21世纪的哲学走向,学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为什么“交往”和“交往实践观”研究浮出历史的地平线,成为哲学重要视界或主要趋向之一?作为这一研究的拓荒者之一,我曾经多次指出:其原因可以从全球与中国两者相关大变动所产生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角度来考察。这一相关性似构成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以新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和后工业文明为基础,全球正进入一个高度交往的社会(新全球化时代),多元共生主体彼此之间的对话与冲突将构成跨世纪的主题。作为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理论核心———交往实践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崇高理想之一就是追求人类的解放,这一解放的基本内容就是人类获得自由。马克思年轻时代曾提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概念,后又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中重申这一概念。但其内涵却发生了重要转变。本文历史地分析了马克思在其理论发展不同阶段上对“人的自由”概念的规定,并且对马克思怎样从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两个层次来把握“人的自由”,对马克思所指出的获得“人的自由”的条件和途径也作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5.
历史:人类生活经验的回忆──关于历史是什么及其作用的理解刘克辉历史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虽然是个老话题,却时时吸引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讨,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这个问题。一西方学者关于历史的定义,可谓是众说纷呈。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文题决不是玩弄同义反复的文学游戏。“选择的历史”意在说明:从实践的角度,贯彻主体性原则来理解人类的历史,就会发现人类的历史是人类不断自我选择,自我创造的过程,是一部人类选择史;而“历史的选择”在于阐明人类的自我选择并非是人类随心所欲的活动,而是受其人类实践经验和实践活动制约的。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人类能否选择自己的历史?历史选择理论对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道路的探索具有怎样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历史的终结”是对现实的社会历史依照资本的固有逻辑和文化逻辑做出的主观设定,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限度,迫切需要从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中获取灵感。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研究,得出了市民社会必然被克服的逻辑结论。而克服市民社会的过程也就是超越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的过程。作为发展过程的“两次飞跃”,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在典型意义上使得全部历史被合乎逻辑地分成“三个阶段”: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三个阶段与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具有内在关联。三大形态理论着眼于人的发展状况与解放程度,决定了人类解放理论同时还兼有社会形态的意义,人类解放的进程与社会形态的嬗变实际是同一个过程。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历史定位中,中华民族在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寻求人类解放的一种方式,将为人类社会形态的巨大变迁创造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呈现出矛盾的状况,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创造方面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人类的生存条件极大地改善;但是,另一方面,人并没有真正获得自由,而是陷入了深刻的异化之中,尤其严重的是,异化的机制逐步深入和内化到人的生存结构中,导致了人的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的异化。人的内在的深层的异化成为20世纪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之一。20世纪许多人本主义思想家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揭示与批判,其中,马尔库塞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非常有代表性。从思想渊源来看,对马尔库塞影响最大的两个思想家便是马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军事认识发生学的角度,提出了人类军事行为产生的三个阶段的划分,揭示了原始社会军事行为发生、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军事观念起源的双重逻辑过程,即原始社会总体观念的逻辑发展过程和军事观念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过程。文章认为对军事观念逻辑过程的考察,将有利于展开中西军事观念的比较研究和探寻人类军事观念的历史归宿。  相似文献   

20.
会馆文化在人类文化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客属会馆是客籍华侨在居住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自发组织的民间社团。这一特有的社区文化现象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国社会和华侨社会的变迁,其形式、发展及地位与作用也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历史作用。东南亚地区客属会馆文化经历了“华侨时代”和“华人时代”两个不同时期,这两个时期的会馆地位有着质的变化,这标志着会馆文化进入更务实、更有深度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