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亭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亭雅集是对“孔子与点”、“竹林七贤”、“梁园之聚”、“南皮之游”、“金谷之会”的承继、损益和再造新变,与隐逸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它是魏晋风度的结晶,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的知识人格、艺术品味和精神追求,反映了魏晋士人追求文明、平等、自然、诗意及思想自觉的精神内涵。兰亭诗人在赏会自然中启悟哲思,因此能超越玄学。《兰亭集序》对人生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以来中西文化之争的"三期说"有其特殊含义:"器物"指的是洋务运动之船坚炮利、声光化电(包括设局译书);"制度"指维新、辛亥之立宪共和;而"文化"则是"全人格的觉悟"也即将"中国文化根本打倒"的"全盘反思传统"取向。而谭嗣同"华夷之辨"思想则以"文明教化"为标准,他对"华"和"夷"的评价有变化,但是对"华夏"之文化根本"圣道"是始终维护的,这与"三期说"中"全盘反思传统"的态度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3.
魏韶华 《东方论坛》2006,14(6):43-48
作为一位有着明确文化意识的小说家,老舍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小说类型文化寓意小说。所谓“文化寓意小说”,是指以小说的形式明确传达某种文化思想的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大都带有某种明确或较明确的文化指代性,甚至有的人物就是某种文化的代表和符号。这类小说寄寓着老舍对新国民人格的理想,这一人格的核心是办事认真、国家意识和独立精神等。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人类克服自然的程度。而人类在克服自然的过程中,由于在各个历史时期所使用的工具及其用以制造工具的材料不同,如有的用石器,有的用铜器或铁器,因而遂有石器文化,铜器文化和铁器文化之分,而克服自然的结果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形态(包括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就谓之文明。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向的背景下,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还自然之魅"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想主张。自然的魅力来自生命的魅力,为自然"复魅"并不是重新把自然"神化",而是恢复对自然的敬畏,从文化观念的角度讲也就是"生命文化"的复兴与重建。文学是一种典型的植根于自然的"生命文化"样式,在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生态文明转向和自然"复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古拙"是傅山美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贯穿了他论文、论诗、论书和论画各个领域。在傅山的文艺观念中,"古拙"指的是不事安排、不事修饰、情感真挚、境界自然之美。傅山对"古拙"的强调,不仅是其自觉的美学追求,更是其人格精神的自然升华。  相似文献   

7.
在考察了“文明”的流行含义和词义的渊源流变后 ,认为“文明”应该是指人类在争得自身解放过程中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总成果 ,是人类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明史 ,实际上就是人类关于思索和创造更好“保护人、尊重人”的方法与制度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生态人格塑造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一场文明的全面变革,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总对策。生态文明的转型,不仅对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其转型过程当中,也使得新型人格的转型成为可能。塑造生态人格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环境文化的熏陶、环境教育的内化、生态实践的锤炼是塑造生态人格的三个主要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心理思想不把理想人格当作某种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而总是将其置于感应关系中.感应关系注重相互影响:对理想人格采取感叹、比兴、以具体言行呈现形象的叙事方式能加强其感染力;而以崇敬之情、凝聚的精神去了解理想人格也容易与之发生感通.对理想人格的内在理解须经过人格转化的过程,以自身的体验印证理想人格的言行.诠释、感应、人格转化同时完成.  相似文献   

10.
略论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上。要在尊重大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意识、与自然的"亲和力"、高尚的人格追求。应通过改变教学方法、考试模式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太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生态安全、制度保障,这些均离不开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太湖流域具有 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其特点是吸取水之精华,兼容并蓄,太湖流域综合管理的创新发展也是将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因此,太湖流域之水,不仅是自然水,经济水,也是文化水;借助文化的力量,将提升流域综合管理的影响力,促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理想人格是指蕴含于内形诸于外的人生理想特质。物我两忘的境界即复归于人的自然本性,是道家所追求的最高理想人格。道家最重视理想人格真、善、美的价值,更强调三者的一致性,以真为基础,构筑超越仁义礼乐及一切世俗束缚的真善美的统一。要实现这一理想人格,就要通过精神修养,其方法是坐忘。做到忘物、忘己和物我两忘。从精神上超越个体的有限存在,忘掉生死的变化,进入空虚的自然之中并与之合为一体。道家的这种修养方法乃是无欲、去智、体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宋皇室后裔赵宧光买山葬父,隐居寒山数十年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太湖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线索。在赵宧光的出身及其隐逸文化的背后有着南渡文化的深刻背景,以此为文化地标,由宋室南渡追溯到泰伯奔吴,当可寻找到破解吴文化与越文化的异同、吴地文化缘何由尚武转变为崇文以及"天堂"的由来和蕴意等等诸多谜团。"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主张把人类之爱推之于自然万物,提倡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在尊重"自然的尊严"的前提下赢得人类自身的尊严。当代人所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呼应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的人格精神和"天人合一"的兼爱思想,检讨了现代文明中人欲横流的人格缺陷和"战天斗地"的畸态文化,标志着人类社会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太湖地区将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更加深广意义的文化地标。  相似文献   

14.
君子人格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追求,学做君子的过程即是一个走向理想人格的过程。性善论、性恶论则为成就君子提供了某种理据。宋理学家张载依据这两种人性论提出变化气质的主张,为人们向内探求提供了更为切实的理据。变化气质之途径是反求诸己。经过漫长的自我修养过程,方可成就君子,走向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5.
从科学主体的人格角度,李约瑟难题指的是科学主体的依赖自然、听天由命和依赖皇权、唯诺圣人的“依附性人格”,该人格是由于中国古代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封闭的社会环境(包括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文化)所导致的,而这也正是导致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改变我国落后的科学技术现状,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就必须建立民主的社会制度和宽松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唐前山水文化经历了从蒙昧向文明、从物质依赖向精神诉求、从非理性向理性发展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人对山水自然的认识由纯客观的审视向主客观融合的方向不断变化,并由此奠定了中国山水文化的人文基础:精神的需求与艺术的审美相融合。反映在文学状态中,《诗经》的比、兴及庄、骚的夸张、渲染奠定了人与自然山水的艺术关联和哲学层面;汉大赋中的山水自然成为烘托帝王功业的载体;两晋之交的陶渊明与山水自然的人格融合开创了隐逸与田园诗的先河;晋室南渡后,以谢灵运为代表,把山水自然引向贵族化。陶谢在其山水诗歌中所反映出的人格特点,为唐代山水文化的发展树立了楷模。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文化"一词定义众多,理解各异,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受特定国家的特殊情况所影响。文化在使用上主要有两类理解:其一,人类所能想到和知道的事物中最好的那一部分;其二,人为之物的全部,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前者又称为"人文派"定义,后者为"社科派"定义。西方学术界对文化的整体理解可大体分为历时性文化观、共时性文化观、种族文化观和整体文化观。西方学界历来对文明有一种批判精神,在肯定其对社会贡献和作用的同时,抨击其对自然和人类的罪恶。文明同样有多种理解,从根本上说,文明是指文化中进取的、有成效的那一部分。但文明经常被异化,即用在了征服、杀戮同类、甚至毁灭自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中原根文化",是指起源于中原地区、在中华民族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主流思想和文化,其内容包括华夏精神信仰之根、文明文字之根、华夏帝都之根、文学艺术之根、古代教育之根以及农业和商业文化之根等。河南省全力推动根文化的传承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明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倡导抒写性灵的文学思潮蔚然成风。此时,多数文人已失去对传统价值观的信仰,一心要创造一种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又使他们都具有一种狂狷之气和愤世嫉俗之情;在不以世俗为务和沉迷于山水的行为背后,也隐含着某种忧患感、何以会产生如此心态?这自然与当时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背境及文学思想传统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解决我国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依据的科学理念,根植于广大群众开展实践活动的人民立场,以及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等文化意蕴,对推动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