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国家”论广泛流行。这一“理论”的基本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资产阶级政府的实际活动。一大批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诸如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希克斯(J·R·Hicks)、萨缪尔森(P·A·Samuelson)、托宾(J·Tobin)等人,都大肆鼓吹福利国家论,宣称美国已经是所谓全民福利国家。福利国家论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美国果真是福利国家吗?  相似文献   

2.
一、“福利国家”的由来“福利国家论”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右翼社会党人的一种理论。虽然,这种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广泛流行起来,但它的缘起,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社会政治家》杂志有“讲坛社会主义者”即明确提出了“福利国家”的理论,德国首相俾斯麦首先接受了这种理论,并在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了社会保险制度.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英国的费边社也鼓吹过“福利国家论”,他们认为,可以采用温和的、改良的办法,通过选举夺取国家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特别是60—70年代,“福利国家”一度风靡于西方社会。当时,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把它称为“全民福利国家”。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竟把一些“福利国家”吹捧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国内也有人认为,随着“福利国家”的发展,无产阶级的贫困已经不存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贫困的理论已经过时。果真如此吗?本文拟就什么是“福利国家”、战后“福际国家”的发展、以及“福利国家”的本质等问题浅陈管见。  相似文献   

4.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随着战后的经济发展,出现工人持有股票、“技术结构阶层掌权”、工人实际工资和福利有所提高等现象,资产阶级经济学者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异化,宣传资本主义已经“变质”,已经成为“全民福利国家”,因而资本主义已经和社会主义“趋同”。面对着这种理论解释,使我们想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段精辟阐述:“庸俗经济学所做的事情,实际上不过是对于局限在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当  相似文献   

5.
"福利国家"论是20世纪西方流行的一种福利理论思潮,其实质是一种垄断性的资本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6.
试论东亚地区福利国家的“国家中心主义”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西方福利国家理论中,国家中心主义是分析和阐述中央集权体制下社会福利政策产生与发展动因的一类理论方法。在当代东亚地区的权威主义政治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成长亦具有典型的国家中心主义模式特征。强势政府主导的政治经济体制、工会等利益集团作用的弱化、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和传统观念,致使公众的公共需求意愿偏低,政府在制定社会政策时因较少受到外部压力而握有很大的主动权。因而,这一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政治权威意志的直接产物,具有“自上而下”的主动型特征。On Characteristics of"State Centralism"of East-Asia Welfar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发达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理论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将东欧转型国家纳入到研究范围当中,界定了福利国家的基本概念;并以此为基础,从多种视角考察了东欧转型国家社会政策的演变及其现状研究。总体而亩,当前对东欧福利国家制度的研究还极为薄弱,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力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社会福利事业在欧洲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的“圈地运动”使大量农民丧失土地,流落城市,政府为了安抚救济贫民,于1601年颁布“贫穷法”。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政府又把大量贫民转为产业后备军,于1834年颁布“新贫穷法”,对贫民实行救济或收容到习艺所.十八世纪后,由于工人运动日益高涨,英、法等国先后颁布新的“工厂法”,通过立法来缓和劳资冲突。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德国的“铁血首相”俾斯麦逐步建立了全国性的疾病、残废、失业、老年保险体制,1883年通过疾病与孕妇法,1884年通过工伤法,1889年制定年老、丧失劳动力和死亡法。俾斯麦被称为欧洲社会福利计划的奠基人。之后,欧洲各国相继效法,到1910年,欧洲己有了比较全面的社会福利事业。第一次大战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福利国家”问题颇为关注,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笔者仅就国内学者探讨研究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福利国家”的缘起与发展“福利园家”的缘起学术界较一致地认为,尽管“早在中世纪,西欧天主教就办一点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慈善事业”,或“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就有过‘济贫法’”,但真正称得上“福利”二字的却始自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时期。其理由是:德国的福利设施,是通过政府的各种计划为经济生活提供基本保证,并以各方面的立法形式来体现,从  相似文献   

10.
长深 《中华魂》2013,(15):29-30
国家财政部长近日撰文称.如果过多靠国家福利,而不是靠自己奋斗,人民的幸福感并不见得高,这种模式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11.
一、漢森打着“福利國家”的幌子为美國國家垄断資本主义政策效劳自从第二次大战以来,靠战爭大发横财的美国垄断资本集团越来越加紧利用国家机器作为攫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工具,从而更加深了美国政治上的反动性和经济上的腐朽性。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结为一体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压榨掠夺政策,日益激起了国內外劳动人民的反抗拦持渭盼寺榀w国內劳动群众的斗爭意志,缓和世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革命高潮,极力玩弄欺骗手法。垄断资本集团的政治代理人如杜勒斯、肯尼迪之流居然恬不知恥地宣扬,通过政府的“福利措施”(改进所得稅、增加社会保險等),美国已经成为一个比社会主义“更优越”的“全民福利国家”!  相似文献   

12.
二战以后,社会民主党领导下的西欧各国率先实现了资本主义福利体制从一般社会福利向"福利国家"的转变,各国福利建设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这一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陷入全面危机。系统总结战后西欧社会民主党福利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福利国家”始于19世纪80年代,在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得到较大发展。战后“福利国家”政策的实行,源于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劳动大众为争取各种社会权利而进行的长期不懈斗争、社会主义国家的挑战和改良主义等思潮的盛行。但这一政策近年来也面临一系列困境,各资本主义国家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尽管“福利国家”政策有其积极的社会效应,但它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在自身框架内的一种改良措施,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和劳动的对立,更不可能改变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福利国家相继推出以积极福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但实际效果参差不齐,因改革涉及许多人的切身利益而遭致了不小的阻力。这给我们正在抓紧推进的社会保障(福利)体制建设提供了某些启示,特别是必须准确定位于发展型福利,既要尽可能地实现普惠,又要根据国情量力而行。政府应明确彰显公平、有效的政策取向,提供规避风险的制度预期,在大幅度增加社保投入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保体制的效率,包括加强监管力度,堵住制度性漏洞,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相似文献   

15.
祥子 《金陵瞭望》2005,(17):12-12
设想一下,如果有这样一所“网络大学”:她不仅聚集了众多国际、国内著名大学各种课程的课程大纲、教材、教学用书、作业习题、考试题和答案、延伸阅读书目清单,乃至于课程影音档案;而且还免费向所有人开放。如果这一设想能够实现,那该有多好!  相似文献   

16.
福利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西欧社会的时代特征.自20世纪70年代遇到财政危机后,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政府又开始实行一系列的福利国家改革措施.这次改革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罗斯福的新政是美国民主政治(美国福利国家)在危机时代活力的证明。它不是一种意识形态,因为它不是代表一种内部协调的思想体系;它不是一种信仰,因为它所表达的,不是一个对更好明天的信仰,而是对今天行动的号召;它不是一次十字军,因为它不是为了实现预定的改革计划而进行的运动,“蓝鹰运动”与其说是十字军不如说是马戏;它不是一种实验,因为它不是要测验理论上的命题,而是要应付当前的社会需要与压力;它不是一次反抗,因为“新政大多数”不是由于反抗的观念而是由于对政府的新信任心理而投票的;最后,它也不是一种崇拜;因为新政的领导是“集体的”,而且罗斯福是一个政客,而政客的形象不会被看作崇拜对象的。新政究竟是什么呢?新政是福利国家政治成熟状态的表现。它解决国家问题的方法,不是通过意识形态或暴力而是通过政治的策略的。它不是回到一个意识形态的昨天道路,也不是走向一个乌托邦的明天道路;而是以一种政治成熟的精神来驾御政治力量的。新政是反映一种成熟的民主政治的必然性及其障碍的统治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
煤矿工人尘肺病几乎困扰了英国整个20世纪.给予患病工人一定的经济补偿一直是政府试图化解这一致命疾病带来的危机的办法.补偿虽然能使危机稍有缓和,但却不能减少患病工人的残疾甚至死亡,特别是二战后福利国家“充分就业”的政策使留在煤矿继续工作的患病工人大批死亡,而由国家支付的巨额补偿金终于导致了福利国家的危机.撒切尔政府通过积极寻找清洁能源和进口煤炭大大压缩了本国煤炭工业的规模,才使这一由工业职业病导致的危机基本消除.英国的经验对于急于发展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既是启示,也是警示.  相似文献   

20.
农业政策转型的普遍规律是逐渐走向农业福利国家。运用现代化—趋同理论,认为自工业化以来,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现代化的国家农业政策,普遍经历了从农业推动到农产品价格支持、再到对农业生产者进行直接财政补贴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