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的体制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本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2.
上面描述了河北省不同领域个人收入差距的现状,并初步分析了各种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在这些差距及其形成的原因中,合理性与不合理性是交错并存的,而合理与否的判别依据则是正确的公平观。很显然,这个正确的公平观,既不是我国传统体制中的公平观,也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观,而只能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应确立的公平观,是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公平现。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正确公平观加以理论阐述和分析,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分配的具体原…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我国居民个人拥有的财产迅速增加,开征遗产税的条件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分配理论不断创新、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深入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思想的反映。 一、按贡献分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和标准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实际上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产物。创造财富的源泉是多元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都不可或缺,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其内容也会不断丰富。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在财富创造和财富积累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渐完善,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个人收人差距拉大的问题也日益摆在人们面前,并且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当前居民收入分配中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家对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非常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让"国强"民也富",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人民共享,才能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达到共同富裕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十五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中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对这个提法,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予以正确地理解。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新的经济条件下,有必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一、要把参…  相似文献   

7.
企业人工成本已成为现代企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工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劳动力的全方位投入,是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体系中延伸的重要劳动指标,建立科学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对推动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探索控制相对合理的人工成本水平,优化投入产出结构,增强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河北省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沿革(一)经济体制改革前的分配体制河北省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和全国一样,实行的是具有完全计划经济特征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农村的个人收入分配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组织中,实行货币、实物两种分配方式.总产品的分配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即国家集体的扣留层次和个人收入分配的层次。为了对农村个人收入分配有个完整而深刻的了解,我们有必要结合农业总产品的分配进行分析。当时,生产资料的生产队所有制是我国农业集体所有制的基本形式,农产品的绝大部分是生产队生产的,所以农业总产…  相似文献   

9.
创新企业人才成长激励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待遇激励。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待遇过低。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使个人收入与所付出的劳动相等,建立起个人与企业利益的共同体。应进一步完善凭工作能力和业绩确定收入分配和待遇的制度,可试行"课题制""技术项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我们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虽经多次改革,因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和企业权限的限制,改革始终不够彻底。劳动用工制度过死,企业用人自主权不到位,人事管理缺乏活力,职工调资论年头,考核工作不系统等等,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多消极因素。如何才能使企业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有利于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充分提高职工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和公司的经济效益,唯一的出路就是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配套改革。 一、把原有的职工工资级别存入档案,建立全新的岗位效益工资制度 为什么要改革原有分配制度,推行岗位效益工资制度? 一是原有…  相似文献   

11.
在股份合作制企业中以职工身份进行劳动的劳动者,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投入劳动而理所当然地成为企业股东,并因此获得企业一定数量的劳动股。他们具有因资不投入而拥有企业股权的股东相同的权利和义务。由于劳动者这种天然应享有的权利在此以前末被充分认识和尊重,所以劳动股权化也是对劳动者应该享有的股东权利的恢复。这就是劳动股权化的含义。一。劳动之所以能够股权化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分析1.劳动与资不同是主产不可或缺的两大生产要素的特点是劳动实现股权化的充分条件。任何社会只要进行生严,劳动和资不必须结合起采。资本投入…  相似文献   

12.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我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民法的法典化已成为民法学界的共识,但如何制定一部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民法典是目前我国法学界关注的焦点。民法典作为一部调整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法律,应该与社会的具体环境相适应。可以这么说,民事立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是否与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相适应。文章以"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为例,分析说明我国未来制定民法典中应如何完善诸如"农地租赁"等问题,以此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构造市场经济体制宏观框架的同时,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而企业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企业组织、管理、经营并取得突出业绩的专门家,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获得发展与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社会主义企业家队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基本条件,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建设经济强省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一、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加速培养跨世纪的企业家队伍。邓小平同志曾满怀希望…  相似文献   

15.
经济结构的变革和生产力布局的确立,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而且必然要求职业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但是,合理的职业教育结构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受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诸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受经济结构和科学技术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势在必行,并且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改革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转轨的成败,但20多年的改革,国企尚未摆脱困境,这其中固然有政府转变职能和配套改革滞后的原因,但就企业而言也有其自身创新的不足。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创新,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就一种新的分配制度--薪点股权分配制的设计与运作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企业要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要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效益,同时要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上有竞争力,产品的人工成本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企业能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关键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劳动者的素质及其劳动积极性。首先,文章从四个方面对现有的工资制度弊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其次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内容,即建立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三方面利益的制衡机制;建立具有内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宏观调控机制。最后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张士功 《科学咨询》2007,(21):27-27
一、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理解 第一,发展是改革的第一要务。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是“资源是否得到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是否实现合理流动,生产力是否得到充分解放”。因此,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制度设计以及目标制定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要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9.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这个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其中,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一、十五大对所有制理论的新突破在改革开放以前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曾形成了以“一大二公”作为判断所有制形式先进与否的标准,其结果造成了生产力的极大破坏,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的生产力要素,包括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和渗入,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特点。知识经济的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要素,在生产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列宁曾经精辟地指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列宁选集》)第三卷,第843页)就是说,劳动者在生产力的发展和运行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着控制作用和能动作用。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相比,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和渗入,劳动者要素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