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宿州学院学报》2013,(2):F0002-F0002,F0003
二、协同创新 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科研成果的数量及质量稳步提升。2012年,宿州学院成功获批厅级及以上科研立项项目83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1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国家农业部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69项、省体育社科项目5项,共获得经费近203.7万元,学校配套185.3万元,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项目层次都创历年新高。在国家农业部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立项上,实现了零的突破。2012年全校共发表学术论文514篇,被SCI、SSCI、EI等收录数99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多部。实现被SSCI收录零的突破。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宿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相似文献   

2.
《宿州学院学报》2014,(1):93-93
2013年11月9日,安徽省第四届“炜煌杯”大学生单片机应用技能竞赛在安徽科技学院拉开帷幕。宿州学院五支代表队发挥出色,取得了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和优胜奖1项的骄人成绩。  相似文献   

3.
《新少年》2004,(Z1)
继北京、上海设立了青少年科技“市长奖”后,安徽省合肥市也开始设立“市长奖”,以鼓励青少年科技创新。设立“市长奖”,主要是从本年度“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以上获得者和安徽省数学、物理、化学、生  相似文献   

4.
2005年度陕西省和西安市科技奖励于日前揭晓,我校共有5项成果获奖。 2005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39项,其中一等奖38项,二等奖101项,三等奖100项。我校申报的3项成果有2项获奖,经济管理学院胡健教授等中报的“石油天然气储量的价值评估方法与资产化管理制度设计”获二等奖,油气资源学院杨友运副教授等申报的“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地层格架厦主力合油气层段沉积体系分布规律研究”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世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情况的统计和分析,例举了许多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案例,探索了科学工作者获得重大科学成就的规律,提出了重大理论的创建和形成,要经历长时间的争论,并被反复验证后才能被承认;原始性的重大发现多来源于对实验事实敏锐的观察和独具创意的实验;良好的科学基础和前沿性、交叉性的研究可能偶发重大的科学发现;对已有知识的科学整理与发掘也可能有新的重大发现与理论创新;中青年始终是取得创新成就的峰值年龄;重大科技创新的突破与推广需要相应的创新体制和科学管理机制来保证等具有启示性的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6.
2008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已揭晓。我校“ZnPcS2P2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等12项成果获得2008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  相似文献   

7.
简讯     
我校5项科技成果获陕西省和西安市奖励2005年度陕西省和西安市科技奖励于日前揭晓,我校共有5项成果获奖。2005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39项,其中一等奖38项,二等奖101项,三等奖100项。我校申报的3项成果有2项获奖,经济管理学院胡健教授等申报的“石油天然气储量的价值评估方法与资产化管理制度设计”获二等奖,油气资源学院杨友运副教授等申报的“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地层格架及主力含油气层段沉积体系分布规律研究”获三等奖。2005年度西安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107项,其中一等奖16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51项。我校申报的3项成果全部获奖,经济…  相似文献   

8.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科学精英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是科学界的杰出精英;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视角,紧密联系和结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所提供的翔实而鲜活的思想资料,阐释了作为科学精英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是如何造就出来的这一极具魅力的主题;旨在为我国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一个可资借鉴与比较的范例,唤起国人对培养和造就此类人才的理念、模式与机制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近日,2011年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和沈阳市科技进步奖揭晓,我校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奖12项,建筑节能研究院周静海教授的"城镇地下管网运行安全保障技术"项目获一等奖,材料学院刘军教授的"村镇建筑垃圾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等4个项目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10.
《宿州学院学报》2014,(3):50-50
日前,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达了《关于下达2014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计划的通知》(皖科金[2014]1号),宿州学院获得1项面上项目和2项青年基金项目立项。  相似文献   

11.
《宿州学院学报》2013,(4):66-66
由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安徽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并公示,宿州学院21篇论文榜上有名,其中,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13篇、信息工程学院4篇、地球科学与环境学院2篇、机械与电子学院1篇、数学与统计学院1篇。  相似文献   

12.
大学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 拥有较多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和获奖成果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以“获奖者做出获奖研究工作的所在国家”为标准,通过统计世界各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人数,发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高度集中于美、英、德、法等主要创新型国家;分析这些创新型国家所具有的以原始性科技创新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取向、独特而富有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拥有培养和造就科学精英的世界一流大学、强大的科研经费投入以及开放、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等基本内涵,揭示了作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科学精英进行获奖研究工作的创新机制、社会支持系统;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向创造型国家迈进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分析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存在的巨大差距;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中国为什么与诺贝尔奖无缘”这一问题作了独到的解析,深入揭示了造成中国与国际上创新型国家之差距的主要原因。正视现实,不急于求成,踏实、切实地解决好每一个问题,中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将不会是一个梦,中国也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召开优秀学术论文(著作)表奖大会内蒙古民族师院于95年11月23日召开了1994年度优秀学术论文、学术著作表彰奖励大会,对7项获一等奖、13项M等奖、19项三等奖的论文(著作)进行了表奖。会上,姜桂石院长讲话并强调指出,要处理好科研...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为间没人摘取诺贝尔莫诺贝尔奖作为全世界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获奖者不仅在本国而且在国际上都有公认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影响,许多国家都以本国科学家能获得此奖为荣,而且获奖人数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各国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数共达414项,其中,物理学奖142项,化学奖117项,生物学和医学奖共115项。美国获奖数量最多,达162项,占世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总数的39.回op;英国居第二位,达65项,占15.7op;德国居第三位。达60项,占14.5%。世界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最多的12个国家均为…  相似文献   

15.
《老友》2012,(3):33-33
2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8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8人。其中,“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相似文献   

16.
《小康生活》2004,(12):52
安徽省长丰县家禽科研所发明的煤电双路自动控温孵化机荣获了安徽省星火奖并获国家专利。该机配有煤电两种控温系统,煤电任意用,控温双保险,不怕停电。该机比电孵减少80%燃料费,比火炕减少60%劳力,并配有煤、电、数显各种仪表,不误田间劳动,安全保险。  相似文献   

17.
近日,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2010-2011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计划的通知》(皖科金[2010]2号),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行限项申报,  相似文献   

18.
10月25日上午,在宿州市政务中心第四会议室召开了"宿州市技术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会上宣读了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2011年度宿州市科学技术奖的通报》(宿政秘[2012]51号),有20项科技成果获得2011度宿州市科学技术奖,其中宿州学院三项成果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相似文献   

19.
正教科研成果丰硕。学院现拥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重点科研创新团队、1个校级培育科研创新团队、3个校内科研机构。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横向科技合作项目26个,发表论文8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35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22部。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3项。初步形成了以中小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为主的学术研究方向。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学院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积极加强同高校、企业的合作,先后同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国内外十余所学校进行交流;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20.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最负盛名的科学奖项。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奖项的研究方兴未艾,从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对其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或者说主要从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紧密联系和结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所提供的翔实丰富的思想资料,阐释至关重要的“跨学科”概念,追溯跨学科理念确立的简要历程,指出跨学科研究本质上是突破学科之间的限制、跨越不同“范式”之间的边界或“范式”之间转换,确立跨学科的理念,打破狭隘的学科偏见是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先决前提;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精彩纷呈的跨学科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凸显了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学科交叉的发展态势,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与发明,大多是学科交叉的成果,科学和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和新学科的产生,往往是在不同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的,从而彰显了跨学科研究的重大意义;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知识背景的考察,发现绝大多数获奖者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既专深又渊博的科学知识,论述了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是科学家激发丰富的想像力、打破习惯性思维定势、取得原创性成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合作奖项及其人数在不同时段所占比例的统计分析,展示了荣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研究工作愈来愈明显地呈现出合作的趋势,阐明了“协作产生生产力”这一著名的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同样适用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奖研究工作;从事跨学科研究,不仅需要研究者具备多学科汇通交叉的知识背景,而且还要依靠众多科学家在各项研究工作中的通力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