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欧中世纪(公元476年——1640年)是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统治的时期。尽管人们通常把它称为人类历史上的“黑暗时期”,但它毕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况且这一时期也有其光辉灿烂的时刻——“文艺复兴”;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观及其发展,对于我们探索人类社会历史观的发展及其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观大致集中表现为理性宗教的社会历史观、异端的社会历史观和人文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历史观.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历史观只见经济关系而不见人,这是一种曲解.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的人"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性则在于人自身的需要,根本旨向就是要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只有以这样的历史观来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用这样的历史观为指导来确定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卡尔·拉纳卓越的神学贡献首先在于将现代基督教神学重建于古典基督教认识论的先验基础上。卡尔·拉纳运用康德的先验方法,研究人类认识的特殊方面——在命题知识之中对于存在的先验理解,进而确定在理论上认识上帝的人类心灵结构,建立人类关于上帝的形而上学经验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限度,限定作为有效客体的关于上帝的形而上学知识的领域,建立作为基督教神学认识论的形而上学。康德为了上帝的实践公设而拒绝关于上帝的理论知识,卡尔·拉纳为传统基督教启示神学的古典认识论重建形而上学的先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人们关于文学的"传统认识”里,文学似乎就从来未与神学发生过什么"往来”.然而确定无疑的是在人类文学史上和现下的文学生活中,人们又常常对文学保持着一种宗教化的心理敬畏和神学崇拜.正是在这种神圣的敬畏和崇拜的"先决条件”下,才有了人类今天的文学生活.针对文学中始终存在的这种"前文学”的"神学现象”,本文首次对其进行了发生学与历史学的研究.作者认为尽管文学只是一种世俗现象,但是人类却一直对其保持着神学情怀.人类的这种神学本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学神圣论的发生,而且事实上成为了文学发展的基本文化动力.作者在本文中第一次对文学神圣论理论及其两种主要观点进行了批判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范畴概念.  相似文献   

5.
神道史观以“神”和“上帝”来解释人和历史,结果形成宗教神学的救赎历史观念;人道主义历史观颠覆了神道史观的“神”和“上帝”观,建构起历史的“人性”观念,但历史本身却被当作是一个“人-→非人-→人”的人性完善或复归之路。唯物史观则将人道主义历史观的“人”和“人性”从抽象的思辨世界“拉回”于“粗糙的物质生活”,把“人”、“人性”都放置于现实的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中来解析,结果就发现(借助于费尔巴哈哲学),不是“上帝”和抽象的“人”、“人性”建构着我们的历史,而是现实的人的生产和交往活动在建构着我们现实的历史,从而建立起科学解释历史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历史观的合理内核是系统地把辩证法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一个因果承续性的系列,应该用合理性与现实性的观点去观察历史现象。他首次提出探究历史发展终极原因的问题,并认为人的需要是推动人们创造历史的动力。黑格尔历史观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7.
以人的实践为基础,在各要素间建构起对立统一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历史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观点。基于此,以对立统一体的两方面分别作为考察视角,展开对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解释,便构成了社会历史认识领域的双向视角。在双向视角的考察中,历史辩证法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8.
公元410年罗马陷落这一事件,曾经在罗马帝国的知识分子中引起巨大轰动。由于尤西比乌以来的基督教历史观赋予了罗马以神圣的历史意义,哲罗姆、德尔图良、索佐门、君士坦丁堡的苏格拉底、奥罗修斯等都难以满意地解释这一历史事件。而奥古斯丁则从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对比、个体与人类整体的关系两个角度出发,重构了基督教的拯救历史观和世界历史观,这成为《上帝之城》的主题,也对西方后来的世界历史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明清之际正统儒生们对基督教神学的反应,实质上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差异的反映。神学上帝观实质上反映了欧洲中世纪神学统治一切学术领域的历史文化传统,而理学天理论则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非宗教特质;神权至上论反映了教会作为中世纪后期的欧洲政治生活中最强大的势力集团的现实,而君权独尊说则是中国先秦以降君权独尊、儒学一统格局的鲜明映照;基督教伦理的基本特征是把人的一切行为规范纳入人对上帝的关系中加以解释,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却是把人的行为规范纳入个人与宗法组织的关系中加以解释。这种差异,构成了宗教伦理与宗法伦理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解放神学基于拉美社会现实处境,部分吸纳马克思社会分析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方法以及依附论相关思想,把基督教神学的主题"救赎"规定为"社会历史中的解放",包括政治解放、社会历史中人的解放、灵性解放。认为拉美要真正获得发展,政治上的解放是前提,解放同时是社会历史中新人和新社会的诞生,是个体面向他人、面向上帝的完全敞开与联合。这是对传统基督教神学"救赎论"的革新,为基督教神学在当代的发展提出了新路径;同时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人们通常都确信历史观作为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起源、本质、规律、过程的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实然和必然的揭示,然而实际上它还包含了对人类历史的应然─—人类社会演变发展的理想状态的体认,并且以对理想社会状态的价值判断为指导。因此,历史观与价值观密不可分,价值观是历史观的灵魂所在,生命所系。当一种历史观为社会所接受并据以指导、组织人们的历史创造活动,历史的应然也就在历史创造活动的展开过程中,成为必然并转化为实然.  相似文献   

12.
需要是人类活动的起点和归宿,贯穿于人类活动中,并决定着人们活动的性质和方式。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出发的:人们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而首先必须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可以说需要以及对需要的解释,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中具有关键的意义。在人的活动中,需要作为主体发起对客体作用的内在动因,作为激发人的意识活动的基本动因,它是价值意识的深刻基础。意识到的需要是评价活动的出发点。在价值哲学中,需要及其解释也具有关键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与总体看法,是哲学世界观的重要内容。按黑格尔的说法,就是“哲学的历史”或“历史哲学”。辞海中这样界定了历史观: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的根本见解,与“自然观”相区别,又相联系,是世界观的两个组成部分。[1]邓小平的历史观,是在继承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将重点由社会存在论转向社会发展问题,是具有时代特色与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邓小平历史观,能深入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哲学基础,是通向邓小平理论大厦的重要途径。学术界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邓小平历史观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与研究。本文拟对这一理论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一研究的方法和意义1.方法一是分类法。邓小平历史观的内容非常丰富,展现在各个方面。将邓小平历史观分类研究,能清晰地把握邓小平历史观的脉络,是较常见的研究方法。有的学者就将邓小平的历史观分为历史过程观、历史发展观、历史价值观和历史评价观四个方面来分析研究。[2]有的则把邓小平的历史观细化为十一个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生产力论、社会主义模式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经济发展战略论、改革动力论、人民主体论、两个...  相似文献   

14.
在西欧近代哲学史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哲学家们(主要指经验论:从培根到休谟;唯理论:从笛卡儿到前批判时期的康德)一开始都是反宗教神学的勇士,对宗教神学造成的科学不昌的状况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大有不根除宗教神学誓不休的气势。但是随着哲学研究的深入,这种抨击力越来越弱,最后又不同程度地以上帝为归宿,甚至回到经院哲学的某些观点上。对于这一现象,传统的解释是,当时宗教神学势力太大,哲学家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从现实的无产阶级斗争现实出发,用彻底的历史唯物史观科学地认识世界,形成了的解释世界的历史观,实现了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认识。它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高度上剖析社会结构中经济的基础地位与政治、文化上层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形态的变迁与更替,指出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但《宣言》并不局限于认识世界的唯物史观,它更多地落实于改造世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阶级斗争的分析方法,从历史和现今的发展变化考察中得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的必然性和道路。从认识世界到改变世界,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到无产阶级革命,这是宣言的基本旨趣。.  相似文献   

16.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是德国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更是开创了西方认识论上思维方式的哥白尼式革命的思想家。他的哲学留给人们的印象是调和与颠覆并重,继承与批判并举。在与传统基督教思想的关系上,康德以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重新解释了《圣经》的基本教义,他不仅颠倒了神学和道德的位置,更于无形中摧毁了人们对基督教和上帝的依赖性,这就将人类理性的主体性推到了历史的最前锋,恶的根源以及爱的救赎都在于人自身,甚至在自然的合目的性历史进程中,重要的是自然与人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上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在探讨历史哲学的发展,马克思在批判以往历史哲学的神学色彩的基础上,把历史科学建构成关于人的科学,把人从以往神圣世界拉回世俗世界,实现了曾被隔离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并把关于自然的知识赋予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把人类历史的发展归结为自然历史过程,从而把历史科学建基于人类的世俗活动的基础之上,这不仅加速了人类世俗化的进程,而且也用一种积极和变革的观念代替了以往陈旧的沉思,建立起一种科学的历史观。即使在所谓的返魅、后世俗的时代,马克思的这种被称为"世俗"性的历史观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统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的最主要缺陷之一,是未把唯物主义基本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构成这一缺陷的原因不外是:(1)社会历史现象能特殊性和复杂性;(2)社会实践发展水平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3)剥削阶级的利益和阶级偏见。绝少从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自身去说明。我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和他们的唯物主义基本理论自身的缺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的历史观通常被理解为"阶级斗争论""经济决定论"和"人本主义"三种解释模式,这是马克思历史观发展的延续和统一。目前人们大多以"人本主义"的文化结构来解读马克思历史观,看似高扬人主体地位的背后其实是人的价值的缺失和实践的不在场。要想深入探讨马克思历史观的实质,问题的关键还应该在于所采取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意识,以人的"在场"问题为核心观点,表明人的本质通过劳动实践生成,整个社会历史也是向人而生并通过实践创造发展的,进而明确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想性运动,在实践中也具有现实趋向性。  相似文献   

20.
唯物主义历史观不同于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对于人类生活的历史考察 ,它的范围涵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因而既包括历史的社会观 ,也包括历史的自然观。按照这种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是单纯的自然唯物主义 ,也不是单纯的社会唯物主义 ,而是生活的唯物主义。生活的唯物主义要求用历史观点考察全部人类生活 ,包括现实的个人、这些个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