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了《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讲话。这一重要讲话不仅蕴含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理论容量,同时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来的历史,就是一部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历史。对这一学习史进行系统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对我们党解决好读书学习问题、克服金融危机、实现党的宏伟目标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全胜  王立梅 《理论界》2010,(3):99-100
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一书中,柯亨提出了"受到限制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包括一切的历史唯物主义"这两种理论。这是柯亨用分析的方法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解读。本文主要考察柯亨针对什么提出"两种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两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内涵是什么,国内外学者对这"两种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如何评议。  相似文献   

3.
解放以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著名古都西安历史进行系统的、细緻的研究还做的很不够。“西安历史述略”(陕西省博物馆编)一书的问世,可说是这方面研究的良好开端。本书提供了大批可供参考的史料和线索,并整理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于进一步研究西安的历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一般地方志工作者和历史地理工作者来说,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提高读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家驹先生著"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一书,1957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的内容是从北宋政权的建立和南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谈到金人统治下北方的残破、南方人材的勃兴,着重说明了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完成其南移行程的时代.张先生试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来阐述历史、分析问题,从繁杂的史料中,以社会经济作重点,突出地以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作为一条红线,把两宋的历史面貌勾画出一个轮廓来.张先生的努力是有成绩的.但我认为这本书在观点上是有错误的.张先生把历史的发展几乎完全归功于封建统  相似文献   

5.
史英 《中文信息》2013,(9):25-25
本文从世界读书日谈起,引出书尽其读的主题。从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谈到要实现书尽其读的理想的重要性和采取的实际行动,渴望形成书尽其读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6.
谈读书     
(这是一封写给一位学习英语的西班牙人的信。为了节省篇幅,写信格式和首尾客套,一概从略。—译者)你向我提出关于读书的问题,这是一个难以满足的要求。朋友们问我该读什么书,我从来就感到惶惑。我怎么能知道什么书会使别人感到兴趣呢?况且在来信中你并没有说明你是想读小说?读戏剧?读散文?还是想读游记?而你明确地说出你很喜欢读书,这使我深感欣慰。你知道那个与莎士比亚差不多同时  相似文献   

7.
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杨明照先生的一个研究生制订了一份庞大的读书计划,即:先读完数十卷的《汉魏六朝三百名家集》,再精读其中被列入《四库全书》中的十余家,然后才着手集中研究一家。这个研究生兴致勃勃地拿着计划去征求老师的意见,不料得到的却是老教授皱着眉头的回答:“读了这些书才搞研究,时间允许吗?你都快四十岁了,应该边读书边研究问题。不然,一辈子恐怕都搞不出什么名堂来!……读书要以研究问题为中心,根据要研究的问题去找书读,这样才能既出成果解决问题;又扩大了知识范围。这就叫‘即类求书,因书求学’,好高鹜远是不行的。”这个研究生重新订了读书计划,并认真按照杨教授的指导进行学习,终于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8.
杨耕 《学术研究》2001,2(1):5-12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内部存在着两个派别,即机械唯物主义和人本唯物主义,二者有不同的理论来源、理论特征和理论归宿.从研究主题的历史性转换这一视角看,唯物主义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三种历史形态,即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真正批判的世界观",它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由于历史唯物主义内含着"否定性的辩证法",所以它又是辩证唯物主义.法国唯物主义一开始就反对"形而上学",但又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形而上学".真正终结"形而上学",并高扬人的主体性的是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9.
读古书,不仅仅只是历史教育、知识教育,也是道德品质修养教育、学术基本功训练,更是语言教育."五四"那一代知识分子都是读古书长大的.与当代人读书相比,现代人的读书有三个明显的不同:读书早;重背诵;韵文优先.  相似文献   

10.
郗戈 《江海学刊》2012,(1):77-83
应当从更高的历史视野出发探讨历史唯物主义问题,自觉认识到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之间的契合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始终伴随着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外在地认知、解释中国现代性建构,而且还内在地塑造、参与中国现代性建构。"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中国"之间持续发生着"相互建构"与"双向生成"的动态过程,使得历史唯物主义能够"融入"现代中国的自我建构,"内在于"现代中国。中国化的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现代性的"相互型塑"与"双向生成",主要体现在现代中国的历史意识、时代定位与发展方向这三个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将进步的历史意识植入现代中国的文化核心;历史唯物主义引导着现代中国的时代定位与时代规划;历史唯物主义为现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历史向导,塑造着现代中国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相互结合的当代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时也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双重进展。  相似文献   

11.
《维吾尔人》的编者在其前言中说:“认真负责的吐尔贡·阿勒玛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对待历史”,在这本书里“写出了我们的历史的古代和中世纪的真面貌”。给《维吾尔人》及其作者戴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桂冠。但读了这本书就清楚,这是编者有意伙同作者欺骗和迷惑读者。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简明地说就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它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固有规律;物质资料的生产决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精神生活;社  相似文献   

12.
商会档案的原生态与商会史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开沅指出,史学的价值及其品格首先就表现为要认真看原始材料,只有充分运用了原生态的史料,史学著作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仅仅依靠或主要靠别人利用过的"二手货"是难以获致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果的。彭南生认为,史学研究的原创性建立在对历史的充分理解与科学解释的基础上,对历史的理解与解释又是以历史的真实性为前提的,真实历史的构建是从尽可能详尽地占有历史资料入手的,它们之间形成了"原生态史料--原生态历史--原创性理解或解释"的路径依赖关系。其中,原生态史料是史学研究原创性的基石,原生态场景的构建则是原创性理解或解释不可缺少的手段。罗炳良则强调,历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使命就是弄清历史的真相,这就需要历史研究者考察历史的原生态,通过利用原生态资料、深入原生态环境、遵循原生态标准等途径,探寻历史学解释方法的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13.
弗罗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人学家.他的<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一书是20世纪将马克思哲学重新人本主义化的重要文本.本文主要讨论了他重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这里,他反对将历史唯物主义诠释为经济决定论,而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学抗议.本文作者明确证伪了弗罗姆的这一做法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史料学片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历史学是以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史料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残留或保存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 ,两者关系互为依托。应当根据史料的社会属性 ,即史料的起源和价值来确定史料的分类。史料有八种类型。史料学的文献是指一切原始的文字资料。档案有三种 ,报刊资料有四个特点 ,回忆录有三种性质。口碑资料和乡例民俗是一种民间活资料 ,属于流质文献。八种史料有三点区别 ,又有三点相互交叉的性质。利用史料的水平 ,包括积累、发现、整理史料的必要素养。利用史料的八个要点 ,是史料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以实践为基点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干所在,贯穿于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全过程,但马克思并没有把它整理成系统的理论,即使是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做的"经典表述",如马克思所言,也只是从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对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简要说明,这给我们今天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带来了许多问题.准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必须与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结合起来,即必须从实践出发,找到唯物史观中"唯物"和"历史"的所指,进而全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旨所在.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部史料学专著。凡治史者莫不重视史料 ,所谓“无史料即无历史”之说固然有些偏隘 ,但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俗话说的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说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问题 ,不通过史料的研究 ,是不可能的。“因为很明显 ,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 ,只有靠大量的 ,批判地审查过的 ,充分地掌握了历史资料 ,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本书作者艾哈迈多夫先生在前言中特别地引证了恩格斯的这段经典论述 ,并指出 :“中世纪史料学以及其他史料性研究基本和直接的任务 ,首先在于对历史文献进行挖掘、…  相似文献   

17.
刘节先生在去年六月十四日《文汇报》发表了“谈史料学和史学史”一文,探讨了史料学、历史编纂学和历史哲学在史学史中的地位问题。刘先生在文中论述了史料学的内容,认为首先是史料的搜集,其次是史料搜集的方法,再次是史料的分类。看来史料学的内容只是史料的搜集和整理,至于史观与史料学的关系,在刘先生那儿好似根本不存在的。刘先生又认为清代乾嘉以后考据学大盛,这是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清代学者,从名物训诂、地理沿革等等方面,可以使事事皆合物理事理之实,而且历史考据学是为发现社会发展规律服务的。这里,刘先生又一次强调史料考订的作用,贬低史观的指导意义。我们要问:如果没有正确史观的指导,考证学也能发现社会发展规律吗?清代乾嘉的汉学家们发现了那几条规律呢?刘先生这个结论看来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刘先生又认为中国的历史哲学从司马迁以来,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没什么进展,而历史编纂学则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一部史学史应该以历史编纂学为主,历史哲学为辅。停滞的历史哲学产生了进步的历史编纂学,这同样是降低史观对历史编纂学的指导意义。刘先生的这些论点,是值得商榷的。本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史料学的内容及其与史观的关系,第二部分论述历史编纂学的发展与史观的关系,第三部分论述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求知善读,贵耳重目"是习近平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掌握方法,事半功倍"则是其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旨归。习近平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具备鲜明的本土立场和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9.
翦伯赞同志是一位治学谨严、论著宏富、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史学家。他在史学研究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里就我对翦老的治学精神的了解,作一简要介绍。(一)翦老研究历史,主张理论、史料并重,也很重视对文章的撰写。在这三者之间,他更强调对理论的学习和运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资料是重要的;但是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更为重要。没有马列主义理论的指导,决不能在科学研究中作出任何创造性的成就。”翦老自踏上史学战线以来,一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年,随着“毛泽东热”的升温,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有关毛泽东的著作。其中,关于毛泽东读书情况的著作也很多。最近,由陈晋主编,广东人民出现社出版的《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下简称《笔记》)一书。为人们了解毛泽东生动、科学的读书方法,更好的认识和研究毛泽东的思想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此书在参阅了大量书籍、报刊、谈话、回忆录,并在认真核对的基础上对毛泽东的读书生涯作了全方位的展示。书中既有一部分毛泽东所读或批注的原著、原文,还有读书笔记和谈话,最有特色的是注解分析:包括毛泽东所读原著基本情况,毛泽东阅读时的社会背景,并客观分析、评价其读评的基本观点,有利于读者综合、全面地了解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本书不但对研究毛泽东的专家、学者,而且对一般的普通读者来说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本文想依据《笔记》所提供的资料,对毛泽东读书的特点和思想发展的轨迹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