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强度以及环境负载率的关系研究发现,西北地区仍然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经济水平逐渐提高,但能源消费强度高,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度逐渐扩展,空间差异大。其原因在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形态滞后,产业结构仍是以工业为主导的"二三一"模式,资源利用水平不高,快速城镇化中资源环境压力太大,公共服务滞后,"输血"不能解决发展的基本能力问题。因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协调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强区域交流,实现系统共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造血"能力;加强非正式制度的应用,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西北地区信仰伊斯兰教人口较少民族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与书卷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翔实的分析,认为西北地区伊斯兰文化圈人口较少民族丛须从当地落后的生存环境出发,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发展特色经济,促进民族经济的腾飞,为当地的小康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民国时期西北回民研究的状况、成果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认为当时出现的许多文化教育团体和刊物对促进西北地区回族的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可以说是西北回族人研究自己历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决定一个民族的经济观念,影响本民族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回族民俗入手,论述了影响回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如何发挥回族自身优势,促进宁夏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回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回族文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学创作只有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深入民族生活的内核,才能把握民族的精神实质,创作出成功的民族文学作品,当代回族文学创作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法律文化。每种法律文化对我国法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回族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许多优秀的法律文化,同时也有许多和今天的法治不相协调的内容,有着现实缺陷。仔细分析这些缺陷和影响回族法律文化现代化的障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路径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或民族经济学从一开始便提出从经济方面来研究民族问题和从民族方面来研究经济问题,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也给出了许多描述,本文就是在民族基础上来研究经济现象和结构,包括回族经济的概述、吉林省回族经济沿革、吉林省回族经济结构、吉林省回族经济特点等展示了吉林回族在文化影响下与经济的交融。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影响回族精神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如伊斯兰宗教文化的主导作用;先辈原始血统的“天赋素质”,频繁的空间迁移及社区特征;汉族文化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文章简要论述了回族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提出,为回族经济,尤其是回族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回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善于经商的优势,以及在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进行交流中形成的跨境民族文化优势对促进回族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回族只有利用好优势,重视文化,发展教育,才能促进自身的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人类学角度对回族语言代码进行分析,在汉文化的宏观语境下,回族因为历史和文化原因而使用汉语。但在其语言中保留了部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成分,同时部分词汇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回族语言代码在文化内部认同与整合下,在异质的汉文化语境下不同族群之间互动、边界刻画作用下反映出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天课制度被中国穆斯林视为"天命功课",现今依旧存在于西北回族聚居区,继续发挥着其效力,深刻影响着回族穆斯林的生活。本文试图通过甘青地区穆斯林社区个案研究,阐释西北回族天课制度的内涵及特点,并努力反映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北穆斯林社会生活的嬗变。  相似文献   

12.
在西北回族话中,保留了不少颇具特色的近代汉语词汇,这些词语已经被赋予了浓郁的伊斯兰宗教文化色彩,有着特殊的民族宗教文化内涵,成为回回民族形成和发展历史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推进,"向西开放"进入全新时期,新疆作为丝绸之路核心区,应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转换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新疆西北部沿边地区更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快速发展。对新疆西北部地区的发展现状、优势资源、制约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人力资源开发落后、产业结构层级低、缺少支柱产业等问题,选择区域"一轴一带"协同发展模式才能提升区域发展的竞争力,促进沿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回族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征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认同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民国时期,随着西方近代国家意识在中国社会的传播和影响,回族社会的自我认同与国家认同意识亦显示出近代意义,积极参与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和各种重大政治事务,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尤其在抗日卫国等救亡运动中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与特定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很强的路径依赖关系,离开传统文化,现代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化是传统文化合乎其自身历史逻辑和与时俱进的必然发展.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的自然进程,而不是对传统的拒否.西北地区城市回族社区个案显示,城市社区结构变迁对民族文化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6.
民族院校党建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的基石和堡垒。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给我国民族院校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未来民族高校的党建工作应以为民服务和促民发展为根本落脚点,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中都应将践行群众路线贯彻始终,推动民族院校中心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城市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经济新常态下未来城市发展的走向进行预测,对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政策、引导我国城市和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西北民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影响和制约其顺利实施的经济和社会因素有很多.在西北地区,民族问题是诸多社会因素中最为突出和重要的方面.能否处理好西北民族问题,不仅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而且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结合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及西北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现状,充分认识西部大开发与西北民族问题两者的辩证关系,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西北民族问题的新思路,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至清朝中叶,北京回回穆斯林社群人口分布的传统格局,基本形成。这一格局一直持续至民国时期。1949年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传统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小聚居”的格局开始解体,“大杂居”的格局被强化。  相似文献   

20.
《热什哈尔》是一部由回族宗教人士所写,记载回族自己历史的宗教文献资料;从其写作方式和内容看,是一部独特的历史文献。《热什哈尔》对回族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