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河上肇(1879——1946)是日本大正、昭和时期,二次大战前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很有研究的。他的一些重要著作广为流传,影响很大,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但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进行了深入钻研,并有很大成就,从而在日本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方面则是过去人们比较忽视的。本文拟着重就河上肇的哲学思想的发展与成就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 百家争鸣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出现的,它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杜老说:“在中国学术的园地里,先秦诸子的思想,无疑的是第一批开出来的鲜艳美丽的花朵。这自然有着它的社会根源。因为那个时代,正是中国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变革时代。”政治上的分裂局面,统治者竞相争取“知识分子”为自己服务,而“知识分子”为了实现他们各自的主张互相辩论,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一旦社会变革完成,天下一  相似文献   

3.
<正> 杜国庠对中国经学发展史的研究,究竟有那些具体而又主要的建树呢?笔者想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评价。一、关于对“经”的诠释。什么叫“经”?这个似乎很简单的问题,在历史上却搞得  相似文献   

4.
河上肇作为日本近代的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与中国思想有着极其密切的双向联系一方面,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河上转向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的日本近代,他始终亲近中国传统文化,从儒学中汲取"求道"的精神动力,并以中国古代思想为媒介来论述他的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和人道主义;另一方面,河上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又成为现代中国思想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途径,现代中国的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者,都借助他的著作学习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对现代中国的革命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河上肇(1879-1946)是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思想家,他不仅第一个系统地、比较全面地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哲学介绍到日本,并且还对亚洲诸国尤其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汉俊在日留学14年,和河上肇缔结了深厚的师生之谊,他的思想形成受到了河上肇莫大的影响。厘清河上肇对李汉俊思想的具体影响,可以窥见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入的途径,这不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还是对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去年岁暮,从住在高知县土佐清水市的朋友那里得到一份剪报,是昭和二十一年二月十三日的《高知新闻》。剪报的标题是《回忆河上博士》。署名为“东京田村生”。田村(本名全宣)在明治四十年前后曾与河上肇在《读卖新闻》社同僚共事。文章以此回忆而始。末尾的日期是“二一,二,五。”(译者注,系指昭和二十一年,1946年)这是河上肇逝世不到一周年所写。我对这篇回忆录感兴趣的是以下一段内容:“此乃君于读卖社供职时之事。其时由余所引共访寓居牛込筑土之亡命日本之孙逸仙氏。孙氏其时日本名字为高野氏。高野因日语不谙,仅能以英语交谈,故会谈相当不便。君以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上,某些人物虽然只是在十年、二十年的短短时间里,对社会产生过思想影响,然而这种思想响影却颇值得后世纪念。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日本早期研究马克思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资深的经济学家王学文,受河上肇学说影响,1925年在日本撰写的经济学论文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一种阐释。他关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的论述,长期以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的主导,影响重大。虽然他的经济理论存在着局限和缺欠,但认真地对其研究总结,于当今经济发展也不乏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 郭老把杜老称作“杜墨子”。我以为郭老不愧为“郭孔子”。郭老是以孔子的立场去指责墨子,墨子成为他的对立面的。这个时期赵纪彬适在上海,我们也交换过对孔墨比较的意见。我觉得杜、赵二人的看法比较认真,不同于有些人的讲空话。杜老也颇以赵说为然。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与周佛海均留学日本,学习河上肇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但由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和态度差异很大,加上河上肇学说中混合着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因素,他们进行了不同的取舍,思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周恩来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周佛海则从信仰共产主义、参与中国共产党建党到抛弃共产主义运动,两人的不同人生道路留给后人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1.
1 日本早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哲学家——河上肇于190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大学政治科。从1905年开始在《读卖新闻》上陆续发表《社会主义评论》和《经济原论》等文章。但那时,他还不是做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从事理论研究,由1908年到1928年,经过了二十年的时间,才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转向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他的著述很多,其中主要著作有:《唯物史观研究》、《资本论入门》、《经济学大纲》、  相似文献   

12.
<正> 杜老说:“孔子不但是儒家的开山祖,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公开教学的教育大家。”杜老对孔子的这一评价,的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科学成果。它有力地冲破了自“五四”以来数十年间,各种复杂的政治藩篱的偏见,从学术的角度上,还孔子的建树以本来真面目。  相似文献   

13.
由广东省政协、省社联、省社科院、汕头市委、汕头大学、澄海县委联合召开的纪念杜国庠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学术思想讨论会,于今年4月28日在汕头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为此,我刊本期组发了王治功同志的《杜国库的生平及其学术贡献》的综合述评,又把提交讨论会的论文中至今尚未在国内刊物发表的,选出十九篇,分别摘要介绍其论点,以供参考。另外,本刊原有的专栏《红学百家》、《岭东人文》,因篇幅关系,本期暂停。  相似文献   

14.
<正> 杜国庠从事革命和学术活动的一生是同中国革命的客观需要紧密联系的。他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去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为了推翻罪恶深重的旧世界而同许多革命前辈一起从事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和学术研究;为了巩固革命已取得的成果和夺取更大的胜利而勤勤恳恳地努力完成党要他承担的重要任务。杜国庠的一生是为革命而鞠躬尽瘁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河上肇(1879-1946)是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思想家,作为亚洲较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不仅将日本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高度,而且其著作在中国多次再版,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起到了启蒙作用.我国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曾赴日留学,在他转向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河上肇的思想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厘清河上肇对李大钊思想的具体影响,不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还是对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杜国庠指出逻辑学与认识论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杜国庠认为,客观辩证法是逻辑学和认识论统一的基础;三大逻辑传统都富含认识论的因素是重要例证;认识是流动的,逻辑是定式化的;逻辑学和认识论是具体的、历史的一致,要坚持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认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 先生在述及庄子的道时,有一段颇精到的话:“庄子以为道是宇宙的本体,没有比它更根本的东西,从古以来就是如此。它超越时空而又无所不在。它自本自根,但又生成万物。万物既出于道,道又无所不在,故万物可说是道的化身。所以,万物有变化,唯道不变,万物皆相对的,道才是绝对的。”这段话正可归纳庄子道的实性,即道的超越性和内在性的统一。老庄同为道家又都  相似文献   

18.
<正> 当时,在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社会腐败不堪,教育事业更是一团漆黑。1925年春,杜氏乘奔母丧的机会,返回家乡澄海县。他志欲在家乡筹办一间中学,卒因经费困难只好作罢。他被公推为澄海县立中学校长后,即大刀阔斧改革校政,积极组织师生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斗争。同年10月上旬,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周恩来出任东江行政委员,管辖惠、潮、梅所属25具。是年底,周恩来任命当年在日本认识的杜国庠担任当时潮汕之最高学府潮州金山中学(省立第四中学)校长。  相似文献   

19.
<正> 杜老本着实事求是的一贯原则,首先研究了《神灭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他指出:“六朝齐梁之际,正当第五世纪末叶,佛教在中国渐渐兴盛起来。当时南朝君臣多皈崇奉释教;独范镇盛称无佛。”说明了《神灭论》的问世并不是偶然的现象,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接着杜老介绍了范缜的身世及其写作《神灭论》的直接原因。高度赞扬他不限权势,不受利诱的战斗唯物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0.
<正> 历史比较研究是从不同时间、纵的关系上或不同空间、横的关系上,对复杂的历史现象进行宏观的或微观的比较研究,分析异同,发现历史本质,从而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