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财政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渠道,以土地为支撑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弊端和风险开始显现。在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及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健全集体建设用地融资机制有助于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建设,避免征地模式造成的种种弊端,同时可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其中,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和土地债券两种模式对融资平台的构建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地方政府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汲取行为,从表面上看,是地方政府一种制度外负债融资行为,但实质上,却体现地方政府投资职责与权限的边界问题。通过对比中外关于地方政府融资负债的相关研究,发现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我国地方政府资本型公共产品事权及与之相匹配的财权研究缺乏,由此也就难以形成对地方政府融资负债风险的明确定论。  相似文献   

3.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核心地位的作用。在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违规担保带来的偿债风险日益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融资平台公司信贷管理缺失,融资平台偿债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等问题。关键要推进融资平台公司的清理规范,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促进传统融资向多元化融资转变,加强风险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向纵深推进,地方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日益显现,地方融资平台应运而生。地方性融资平台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资金缺口,并有效延伸了其公共管理职能,特别是在应对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庞大的融资规模、高负债集中度和不合理的负债结构很可能在未来形成系统性风险。地方融资平台风险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在于公共管理制度下的财政体制不完善,由此亟须科学分类、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上的机会主义及其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的个别利益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决定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运用公权力时难以从根本上杜绝机会主义行为;而在处理二者财政关系时,渐进式改革所特有的制度边界和制度约束的不清晰,对中央行政集权的制衡不足,以及地方政府的信息优势,是二者机会主义产生的现实原因.因此,抑制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上的机会主义除通过激励相容的制度设计,尽量减少政府利益与相关方面利益的不一致外,关键在于改变现实条件,对中央和地方政府进行有效的"参与约束".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非预算财政包括地方预算外资金和地方制度外资金.地方政府非预算财政的持续膨胀,严重违反了预算的完整性原则.地方政府非预算财政膨胀的成因主要包括:地方财政收支差额不断扩大,财政收入筹集中地方税权有限,具有均等化功能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比重较小,税收返还的基数法、专项转移支付分配方法无益于横向均衡.化解地方政府非预算财政的膨胀,需要中央政府在集中财力的基础上下放事权和财权,并通过转移支付对地方进行财政调控.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地方政府是财政分权治理与政府合意的着力点.经济增长型激励激发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热情,“以官治官”的纵向政治治理及由此衍生的“以官护官”则催生了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政治,法治主导缺位造成的事后追责失败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倾向,而人民代表大会的弱势导致的是社会公众缺少向政府表达正常诉求的渠道.这些制度安排缺失造成地方政府选择性政府职能和公共品供给失衡的最终结果是分权治理与政府合意背离.由于从分权治理到政府能否合意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的行为选择(公共品供给)是否符合公众需要,所以,中国改革的下一步不在财政分权之内,而在财政分权之外.未来的改革应建立“以民治官”的政治治理模式,构建法治主导型财政分权,逐步建立问责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通过建构基本制度支撑体系,筑牢财政分权有效运行的外力基础,从而走向更加合意的中国式财政分权.  相似文献   

8.
府际关系即政府之间的关系,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地方政府间、政府部门间、各地区政府间的关系.财政是各层级政府行为活动的基础,政府间的财政资源分配直接决定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实现其职权的能力大小.财政关系是政府间关系的核心,既定财政体制下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所反映财力的非均衡性可以清楚地折射出府际关系的一般特征.分税制视野下,府际关系主要呈现出财政资源的中央集中化、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非对称性、地方政府间发展非均衡性、地方政府公司主义倾向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中国缓解地方政府融资约束金融创新的产物,它为中国走出金融危机困境,GDP实现快速增长、消化经济过剩,改善民生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自身的缺陷及当前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平台资金运营管理混乱,加大了其债务风险。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组建、平台融资渠道及资金使用等运营状况入手,指出小财政与大城建矛盾、地方政府超负荷融资与超负荷提供信用担保、信息的不对称、偿债责任主体不明确、资金运用收益考虑匮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加大等等因素造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积累,提出了需要以项目收益为还款来源的贷款,强化项目管理,对低收益和无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建立财政补偿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资产证券化的投融资平台等化解平台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西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的风险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重要的政府主导融资模式,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受经济体制、财政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它也具有相当的风险.文章针对中西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现状及其风险的主要表现,提出要完善相关体制和法律法规以及市场化方式来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建立和运作,要政府、银行和投融资平台三者各施其责并相互配合来防控其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