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倪焕之》有四个重要的版本 :初刊本、初版本、删节本和文集本 ,其版本的变迁体现了三种不同的修改意向 :艺术完善、与新的文学规范接轨、语言规范化。这部小说具有不同的版 (文 )本“本”性。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小说《丈夫》经过前后半个世纪的修改,产生了6种异本。民国时期的版本重在语言艺术的打磨提炼;人文本是20世纪语境下的一次"再创作",是文本艺术性的再提升;文集本是沈从文暮年对各旧版的重订和总结,可称善本;全集本则恢复了民国版本,并进行了语言标准的修订。6个版本的流变,可见沈从文"习题"式创作的心态,也可看出他始终坚守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1999年9月,为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组织整理、编注的五卷本《李大钊文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为了完善出版李大钊的著述,2006年5月,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五卷本《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与五卷本文集相比,全集新增补遗文78篇,其中包括五年来新发现的佚文和从文献资料中节录的言论共42篇,补入五卷本未曾收入的31篇,以及书信、集体署名文章等5篇。全集还对原来部分文稿的处理作了必要的调整与改动。如在五卷本文集中作为附件编入的18篇文献中,有14篇经过多方…  相似文献   

4.
2004年第5期山西老年新春刚过,新出版的《杜曙波文集》便放在了我的案头,洋洋四大卷,洒洒百余万言,作为曙波的同窗好友,感到分外欣喜! 这套文集收有中篇小说20篇,短篇小说50篇,除此尚有散文、报告文学、电视剧、教育论文等,其中小说占到文集的80%以上,实为一套小说文集,真实地再现了曙波40年的创作历程。曙波出身农家,他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热爱家乡的父老乡亲。参加工作后以至后来身居教育行政领导岗位,他都没有离开过家乡的土地,在他身上流淌着农民的血脉,对农民有着天然的深厚感情。近年,都市文学兴起,许多作家都去写家族兴衰、男欢女爱…  相似文献   

5.
《苏轼文集》点、校失误举例金诤由孔凡礼先生点、校的《苏轼文集》73卷,是迄今为止收录苏轼散文最全的点校本。该书198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后,已有一些人士指出其点、校的若干失误。因此1990年该书再版时,孔凡礼先生作了一系列订正。但问题仍然不少。笔者仅在...  相似文献   

6.
悲剧、喜剧等本是戏剧文学的分类,但从广义来说,也可用来概括小说、诗歌等多种文学样式.本文拟从这方面谈谈鲁迅小说的特点.《呐喊》、《彷徨》共收小说二十五篇.除个别篇目外,按题材性质和表现方法,大致可分为悲剧性作品、喜剧性作品和悲喜剧作品.这些不同类型的作品,从多方面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生活,“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7.
《高拱研究文集》序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呈现在读者诸君面前的这本文集,是笔者多年来在学术报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高拱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改革功绩、著作考辨及其研究概况的论文选编,故书名取为《高拱研究文集》。在序言中,拟就高拱研究的缘起、高拱从政历程和学术发展以及本文集的主要内容加以简略叙述。  相似文献   

8.
宋刊闽浙二本《朱熹文集》关系考论郭齐尹波大约在宋宁宗末、理宗初,朱熹文集最后定型为一百卷。百卷本《文集》问世以后,经过宋末几十年的翻刻订补,形成了闽、浙两个版本系统,历代版本目录学家分别称之为“闽本”、“浙本”。闽、浙二本今天皆有残本流传下来。关于它...  相似文献   

9.
杨涟作为明末名臣、谏官、东林党人,致力于争挽救危局的明末,深预"红丸案""移宫案"等政治斗争以正宫闱,并终因反阉党遏止魏忠贤而死。杨涟一生的著作较多,但流传情形比较复杂,给研究者带来不少困惑和麻烦。细加梳理,杨涟作品主要分为《杨大洪先生忠烈实录》等明末收集本,李赞元六卷本《杨忠烈公文集》、张伯行《杨大洪文集》二卷本系列,以及杨苞三卷本、杨征策五卷本、杨祖宪十卷本、潘锡恩五卷本、胡凤丹十卷本《杨忠烈公文集》等系列。研究杨涟著作流传涉及版本学、校勘学、文献学、印刷史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鲁迅小说中,《狂人日记》与《长明灯》两篇是比较特殊的。这不仅表现在它们与其他诸篇的不同,而且还表现在它们之间的多处相似,这使它们在鲁迅小说中形成一个特殊的单元。更耐人寻味的是,它们又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小说集,《狂人日记》为《呐喊》的开篇,《长明灯》则编入了《彷徨》,而这两本小说集又反映着鲁迅不同的心绪。如果我们对这两篇小说作一比较分析,不仅可以领悟到鲁迅小说更深刻的思想内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概述了对教学与测试的发展曾产生重大影响的旧版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着重介绍国内论述较少的新版分类理念和内容,评述新旧版本的异同,以及新版的应用实例,以期对国内教育界尤其是外语教学与测试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骆驼祥子》经过多次修改,有众多版本。从初版本到节录本是一种简化处理,从初版本到修订本是一种洁化叙述,而文集本在还原初版本时又有遗漏。这些版本变迁其实带来的是文本的变异,能唤起新文学研究应有的版(文)本意识。  相似文献   

13.
<日出>经历了复杂的版本变迁.其再版本较之初刊本和初版本更完备;开明本改动最大,充满国家意识形态修辞;"剧本选"本是初版本与开明本的合成本,但又有新的改动;"戏剧二版"本承续了"剧本选"本的修改,是一个更适合演出的本子;四川本是曹禺最后的改定本,却又不及再版本那样完备.这些不同的版本是<日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变体,其实是不同的文本.这涉及文学史如何叙述具有不同版本的新文学名著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4.
胡适终生所坚持的民间文学观,其思想特点大致是:民间文学存在于中国文学的异质同构的总体系统中,与庙堂或贵族文学处于相对立而又有联系的位置;民间文学既有原创主体又有修改主体,而经过修改的民间文学往往出现原创性与变异性两种形态;文学进化链条所展示的“一切新文学的来源都在民间”,主要是指平民百姓原创的民间文学,也包括“高尚作家”创作或修改的民间文学;就语体来看民间文学亦是白话文学,白话是“老祖宗几千年给我们留下的资本”,其中则有白话文学.胡适的民间文学观虽然对贵族文学存有绝对否定而对民间文学又有绝对肯定的偏向,但是它在理论上的创新价值和在实践上的对“五四”白话文学、平民文学建设的指导意义,及其对后来民间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光大的效能,都应给以重新估价.  相似文献   

15.
从文献学、语言学、文艺学等方面对李白《望庐山瀑布》(其二)异文的优劣、真伪以及产生此种异文的原因作了综合性的论述和推论,认为宋蜀刻本所录《望庐山瀑布》(其二)正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长川"当源自《草堂集》,可能系李白改笔;异文"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可能源自范传正所编《李太白文集》,存李诗初貌;通行本所录《望庐山瀑布》(其二)之"前"字和"九"字应系后人篡改,试图为解决诗作文本问题提供一种思考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颁发了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据此对原语文教材进行了修订.新教材体现了知识与科学性、思想道德与文化内涵、认知与心理规律相结合的特点,但忽视写法指导,语文实践活动过于简单也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篇手稿在苏联东欧先后出版了梁赞诺夫版、阿多拉茨基版、新德文版和MEGA2四个版本。在比较和分析上述不同版本的基础上,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广松涉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论著,该书以"双联页排印"的方式区分了手稿的初始文本与修订内容,并用异体字标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文本中的写作。虽然广松涉在此书中持有并非正确的断言,但这并不妨碍此书成为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沈文凡教授等所著《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是《唐诗三百首》全新的注本。“全新”是指在文学总集注本中有意识地发掘具体某一作品的“接受小史”研究。以文学总集中“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这是迄今为止学界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接受史研究所未及的,是文学接受史研究的模式与事例的创新。“接受小史”,“是指后代诗人从创作上继承、借鉴三百首中名篇的情况。这是‘名诗’和‘名句’传播和被接受的过程”。模式或事例创新,体现在“作为创作者的接受影响和摹仿借用”。是揭示《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名句对后代作家的影响史,以及后代作家对《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名句的“摹仿借用”。本书有两个方面尤其值得注意:一是揭示后代作家“摹仿借用”唐诗名篇的影响史:二是揭示后代作家“摹仿借用”唐诗名句的影响史。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词话本是说唱活动的底本,该长篇小说是在说唱艺术中生成的一朵奇葩。《金瓶梅》说散本是从词话本发展来的,尽管发展过程中做了许多删削改动,但说散本中仍保留了大量的说唱艺术成分。说唱艺术成分的存在,使《金瓶梅》文本(包括词话本、说散本)具有了别样的美感。  相似文献   

20.
丽江《木氏宗谱》美藏整理本是《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的重要文献,其以美国国会图书馆珍藏的被誉为纳西学之父洛克搜集整理的《木氏宦谱》为蓝本而重新汇编的整理本,是迄今关于丽江木氏土司家族最为完备的史料,对研究近古时期丽江地区乃至整个滇西北具有十分重要的史学价值。从人类学的视野看,《木氏宗谱》美藏整理本是追溯丽江木氏家族渊源最为翔实的记忆文本,是承载丽江木氏的一部家族制度史,也是丽江木氏与元明清王朝国家关系变迁的历史书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