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0年代以来,贩毒.吸毒现象在我国某些地区不断蔓延.截至1997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者超过54万,吸毒人员中85%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贩毒、吸毒现象已引起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配合禁毒活动,我们于1998年6-8月在东部沿海的S市和地处我国西南的K市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两市戒毒所中的原吸毒者.调查方法是在两戒毒所原吸毒者中按10%比例抽取样本,并用分层整群方法抽取原吸毒者的1%进行深度访谈.具体情况是在K市戒毒所问卷调查126人,个案深度访谈10人.在S市问卷调查103人,个案深度访谈11人.现对吸毒者的群体特征做简要介绍,并对其吸毒原因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导刊》2009,(28):10-10
禁毒社会工作:是针对吸毒者开展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要对吸毒对象提供生活关心、戒毒康复帮助、就业指导、法律咨询服务和行为督促等服务,以帮助他们降低复吸率、提高生活积极性。预防和减少因吸毒犯罪。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任何国家、社会和政府,吸毒行为都遭受抵制。为了杜绝毒品减少吸毒者,迄今为止各国所采取的各种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公共安全模式,即强制性戒毒,将吸毒者视为违法者,通过公安部门来打击和处理;二是公共健康模式,即自愿性戒毒,将吸毒者视为病人,由公共卫生部门来医治和救助。  相似文献   

4.
吸毒是当今的世界性问题,目前全世并至少有5000万人吸食毒品,吸毒费用高达3000多亿美元。尽管各国都在缉毒禁毒,但世界性毒品泛滥却有增无减。自关资料显示:美国2.4亿人口中就有1亿人试用过非法毒品;法国11-20乡的青少年中,吸毒或尝试过毒品的占90%;在独联体俄罗斯等国吸远者已超过100万人;泰国吸毒者已过50万人,占其总人口的10%;在伊朗,吸毒者竟达人口总数的6.25%;香港吸毒者也已占人口总数的2%,台湾的吸毒者则比10年前增加了10倍。解放酌,我国吸毒章高达2000b人。新中国成D后,开展了一系列禁毒运动,收到了自授的…  相似文献   

5.
对吸毒者特征的分析,便于从中找出规律性东西,从而对症下药,在全社会构设拯救吸毒者灵魂的系统工程。导致青少年吸毒而丧失灵魂的原因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6.
戒毒康复者的陪护们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异常痛恨毒品和吸毒者,另一方面他们的亲人却是吸毒者,这种既爱又恨的情绪,让他们处在矛盾当中。他们看到了毒品对亲人的毒害,甚至他们已经饱尝了亲人吸毒造成的伤害和折磨,  相似文献   

7.
参考消息     
一种可以有效改善吸毒者心身依赖的基因药物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研制成功。目前这项名为“戒毒反义核酸”的研究成果已经获国家专利,这项研究是由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王正荣教授指导的课题组历时两年完成的。众所周知,吸毒成瘾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构成,一是生理依赖,二是心理依赖,而心理依赖更难克服。“戒毒反义核酸”可有效解决吸毒者心理成瘾这一全球性的戒毒研究的难题,具有使吸毒者彻底脱毒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虽然年轻的吸毒者人数在不断上升,但综观整个吸毒人群,40~50岁的人员仍占主体。与那些“叔叔”、“阿姨”辈的案主相比,年轻的禁毒社工的成长经历、社会阅历等都有着较大的差别。那么,缺乏生活阅历的年轻社工如何开展好工作呢?  相似文献   

9.
美国青少年吸毒问题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当代青少年吸毒问题有所加剧,主要原因是贩毒犯罪猖獗、新型毒品的迷惑与诱惑,吸毒者负面社会形象的淡化,演艺娱乐界和媒体的误导,以及不良的家庭氛围等多方面因素。中国目前也面临着如何遏制青少年吸毒现象蔓延的问题,从美国的经验与教训来看,应当有效打击贩毒犯罪行为,加强毒品识别和危害知识的普及,加强青少年自我克制和保护意识的教育,以及对流行文化中丑恶现象的辨识能力,此外还应为青少年营造有利于拒绝和远离毒品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0.
吸毒这个曾使中国人民深受其害的现象,在我国绝迹30多年之后,又在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下,乘我国对外开放之机,重新蔓延开来。 一、吸毒的严重危害及吸毒者的群体特征 科学检测证明,毒品(如海洛因)严重损害人体脑、心、肺、肾和各种内分泌及自身免疫系统。吸毒成瘾后出现周身无力、反应迟钝、喜怒无常、咳嗽咯血、心悸、腹痛、尿少、性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表现出外型枯槁、脸色萎黄、精神颓废、双目呆滞等病态特征。吸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非法走私、种植、加工毒品以及吸毒贩毒等反社会越轨犯罪行为日趋严重,已成为威胁人们身心健康、危害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作者认为,禁毒教育不普及是吸毒人员逐年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地方及单位的决策者对毒品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禁毒教育存在盲区与误区;相当数量的社会公众对吸毒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其中有的人有成为新的瘾君子的危险;戒毒场所泛滥与管理失范、戒毒广告的虚假、戒毒宣传的歪曲误导,造成了吸毒者难以根本上戒除毒瘾,同时又形成了戒毒并非难事的宣传效果。严酷的现实是,时至今日全世界还未生产出任何一种十分有效的戒毒药品!实施全民禁毒教育,尤其是抓紧中小学生的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关注青少年群体的成瘾问题是我国毒品问题治理的应有之义,但当前针对该群体成瘾原因的探讨存在静态呈现个人经历和理论演绎分析的倾向,这既不利于完整把握青少年吸毒者使用毒品的经历,也难以为青少年毒品问题的预防和矫治工作提供有效借鉴。"毒品使用生涯"是西方学者审视个体吸毒经历的成熟研究范式,能够为动态理解青少年吸毒成瘾问题提供独特视角。基于15名在我国社会转型初期开始吸食毒品且目前保持良好操守的戒毒康复人员的深度访谈材料,将其毒品使用生涯划分为毒品消费阶段、毒品维持阶段和意义迷失阶段。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为个体心理演变与吸毒行为的发展变化,更是个人特质与其所处社会结构之间互构的结果。应对青少年毒品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于协助他们重新建构起新的生命意义,不断追求和创造作为一名正常社会成员的主体立场和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3.
当前青少年吸毒行为现状及其成因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毒品泛滥作为全世界的重大公害之一 ,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注。联合国国际麻醉品管制署在1999年年底报告中指出 :世界人口10 %卷入了毒品的生产和消费 ,并正在以每年3 %~4 %的速度增长。每年用于毒品交易的数额达4000亿至7000亿美元 ,仅次于军火交易。①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从发展趋势上看 ,吸毒正朝低龄化发展。据1999年国家禁毒委对2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 ,吸毒者的年龄多数为17~35岁 ,占总数的比例达85.1 % ,最小的只有8岁。②一、青少年吸毒行为的界定及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毒品和人均汽车保有量都在不断的增加,吸毒者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吸毒驾驶行为如今已成为又一严重威胁到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我们要将这种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纳入刑法规制之中,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成为一名禁毒社工已有七八年,期间我接触了数百名药物滥用人员,看到了很多个人和家庭在毒品伤害中挣扎。不论他们吸毒前的身份是大款、公务员还是普通百姓,除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得以康复外,大部分人就此沉沦。吸毒者戒毒难,禁毒社工的工作同样不易。禁毒社会工作之所以难做,除了药物滥用人员自身生理、心理上对毒品的需求较难克服之外,环境对他们的影响、社会的支持力度、政策上的不合理因素等,都使得禁毒社工开展工作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6.
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监护缺失正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急需建立健全对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监护的社会干预机制.尽管从表面上看.我国现行法律为未成年人构建了一个表面上完善的监护体系.但是却并不适于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吸毒人员具有不宜、无力、不能充任监护人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对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监护的社会干预机制应当包括支持监护与重建监护两大基本环节,对于吸毒人员的监护问题既不能无动于衰.也不能片面强调剥夺吸毒人员的监护权[1]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吸毒的社会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从我国目前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特点及其危害、青少年吸毒的原因,论述了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青少年吸毒问题,并从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及社区等层次来探讨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单靠美沙酮药物进行戒毒治疗,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需要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借鉴和使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巩固药物维持治疗的成果。 吸毒已经被医学界证明是一种极易复发的慢性脑疾病,因此对吸毒者的治疗是长期和困难的,并且常常会出现反复。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全国共登记吸毒人员143.7万余人,其中滥用阿片类毒品104.5万余人,占72.7%,比2009年底增加4.2万人。为帮助吸毒人员戒断毒瘾、回归社会,各地政府都在想尽办法,利用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等各种治疗方式,积极开展对吸毒人员的治疗,希望他们能早日脱离毒海。在众多的治疗方式中,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被认为是治疗阿片类依赖的一种有效方法。单靠美沙酮药物进行戒毒治疗,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需要以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借鉴和使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巩固药物维持治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演员柯震东、房祖名在京吸毒被拘留,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同时又有媒体曝出警方已掌握娱乐圈120位吸毒艺人名单,数量之多令人咋舌,俨然,名人吸毒现象已经愈演愈烈,此类问题也日益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此类社会现状,本文介绍了名人吸食毒品的现状,讨论了名人吸食毒品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并试着就如何解决此类社会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关于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吸毒人数在我国吸毒人数中所占比重较大,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一日吸毒,终生戒毒”,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危害及其原因,指出毒品预防教育是青少年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并具体阐述了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