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人熙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主张以传统道德拯救中国。从青年时候他就开始就崇拜王船山,研习王船山的著作。他认为王船山继承孔孟程朱思想又有所发展。刘人熙对王船山的推崇仰慕影响了谭嗣同,使谭嗣同崇拜王船山,但刘人熙又不赞成谭嗣同的"变法",未参加辛亥革命的有关活动,民国建立后虽对民主自由等现代观念有微辞,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民主自由独立的思想,尤其赞成民主共和的建国思想。正因为这样,刘人熙认为以船山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能"新湘"、"新天下",所以他创立了船山学社。  相似文献   

2.
自从船山学形成以来,船山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自1962年第一次全国性的王船山学术研讨会以来,船山学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思想史研究中的"显学"之一(对此,笔者在<船山学刊>2002年第4期发表的<船山研究四十年之回顾>一文,已对1962年以来的研究情况作了简要的分析).船山思想是一个巨大的体系,船山著作是一个蕴含丰富的宝藏,如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船山研究进一步深化,开拓船山学的新生面,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是<船山学刊>创刊90周年,笔者想利用这一机会,综合国内学者的意见,结合谈一些个人的极为粗浅的看法,供学术界同仁参考.为了论述的方便,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陈远宁先生不仅长期参与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船山学研究的组织和领导工作,而且与人合作编写了《王夫之哲学著作选注》、《王船山认识论范畴研究》,又独自撰写了《王船山政治观研究》和《船山易思想研究》,在船山哲学思想研究方面创获甚多,对船山学的发展贡献甚大。  相似文献   

4.
船山后裔与船山遗著的刊刻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王船山的次子王颁开始,船山后裔就对船山遗著的保存与传播作了世代传承的艰苦努力。道光年间《船山遗书》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刊刻,就是船山后裔与近代湖湘一、二代人才群体共同努力的结果。随着湘军的崛起,同治年间《船山遗书》得到更大规模的刊刻与传播,从而对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船山遗著得到更加全面的收集整理与公开出版,船山思想得到更加全面深入的发掘研究与前所未有的弘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这里讲的四十年 ,是指自 1 962年召开的纪念王船山逝世 2 70周年学术研讨会以来的四十年。笔者作为这四十年船山研究的见证人之一 ,拟对这些年来船山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一在这四十年间 ,大陆先后召开了三次大型的王船山学术研讨会 ;而在海峡的彼岸的台湾 ,1 972年成立了中国船山学会 ,1 993年辅仁大学召开了王船山学术讨论会。纪念王船山逝世 2 70周年学术讨论会 ,由湖南、湖北两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共同发起和筹备 ,于1 962年 1 1月 1 8日至 2 6日在长沙召开。这次讨论会 ,是有组织的研究王船山…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阳明学研究比较热门,而船山学研究表现的相对冷清,相对船山博大的思想体系而言,船山思想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当下学术界关于船山思想研究有四个时新的逻辑层次:船山学的诠释离不开多元文明的视角和自我定位,这关切到中国古典思想诠释困境的反思;在船山看来,学统和道统要和政治保持距离,将教化之权柄放在师儒、学者手中,通过复礼之学统摄克己功夫,构建一种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明政治社会生活形式;船山站在儒家的立场批判释、老,正视"正统"与"异端"的区分,同时也吸收释、老思想,以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船山学梦体现儒者的使命和担当,本质上是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谋求未来的理论建构和体系建构之事业,与"中国梦"息息相关。在四个时新维度的透视下,船山思想研究获得立体的呈现。  相似文献   

7.
王船山是我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湖南作为船山的家乡、船山思想的发源地,一直注重研究和传播船山思想,并与民族复兴、国家图强的时代呼声紧密结合,为传承、发展、创新湖湘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然,船山学的研究不只在湖南,在全国甚至海外更是成果丰硕、名家辈出。为了研究船山思想、光大船山精神、砥砺国人奋起,促进民族振兴,湘籍学人刘人熙在创建船山学社的基础上,又创办了《船山学报》,于1915年8月20日正式刊行。在一百年的风雨沧桑中,其间虽历尽艰难,但刊物总能在各方鼎力相助下屡仆屡起,并在曲折中前行,真正做到了与国家民族同呼吸,与中华文化共命运,与时代社会共发展。以百年刊庆为契机,《船山学刊》将继续努力,使船山研究取得新进展,湖湘文化焕发新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光加彩。  相似文献   

8.
自1914年船山学社成立开始,青年毛泽东就受船山重民族气节、重知行统一、重个人独立等思想影响;自1920年7月至1923年11月,以毛泽东为重要代表的新民学会成员或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接管"了船山学社,在社内组织长沙中韩互助社和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培养了 一批党的优秀干部;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岁月中,毛泽东认真研读船山著作,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资源,关心有关船山的文物保护.毛泽东的一生与船山的关系是密切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9.
陈焱 《船山学刊》2013,(2):52-58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四十年是船山思想与研究在曲折中前进与发展的四十年。以侯外庐范式与日丹诺夫原则的影响为标志,这一阶段的船山哲学与思想研究趋于同质化与单一化。直到八十年代初,随着思想解放,传统的研究范式才发生了转变并随之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但总体上,虽然这一时期的船山研究存在着不少问题,却依旧在不断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船山学术研究的内容来分析,将王船山学术研究初期的下限定为曾国藩所处的咸同年间为宜;这一时期重在扩大王船山的影响,如著作的出版与流传、入国史儒林传和从祠文庙、创办船山书院,王船山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稗疏”,王船山学术初期还是属于传统研究的时期,与后来受西方理论影响的研究迥然有别。  相似文献   

11.
方红姣 《船山学刊》2007,63(1):27-30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学派,是推进20世纪船山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从理气观、性命论、知行观、历史哲学四个方面对船山思想作了积极的创造性的研究,并提出了王船山是中国哲学史上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最高峰,是明清之际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重要代表等观点,在学界影响很大,同时也大大促进了船山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人大学毕业后在学术上接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筹备和参加1962年纪念王船山逝世270周年学术讨论会:会前写论文、赴济南接专家、开会时任小组讨论学术秘书、会后整理专家学者讲学稿。文化革命后,我参与了船山学社的重建并且一直担任副社长、社长,参与了1982年以来一系列王船山学术研讨会的筹备和组织工作;1984年至1989年担任《船山学报》主编,学报停刊后我曾力促其恢复,在《船山学刊》创刊后,又先后担任副主编、执行编委、编委会副主任等,长期为刊物进行编辑、审稿工作;在《船山全书》编辑过程中,我曾参与收集船山手稿、马宗霍校勘记,与中华书局联系船山著作校勘稿的转让,对全书的编辑工作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萧萐父先生是当代对船山学研究最有成就的学者.他在1962年参加纪念王船山逝世270周年学术研讨会发表<船山哲学初探>,即获得广泛的赞誉.在此后的四十年间,船山思想始终是萧先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他主编的<王夫之辩证法思想引论>,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于1983年出版;他关于船山研究的散篇著作,已汇集为<船山哲学引论>,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在纪念船山逝世310周年时,他和许苏民合作撰著的<王夫之评传>(以下简称<评传>),由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此书是萧先生四十年船山研究的总结性成果.  相似文献   

14.
王船山乃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一生有着伟大的责任担当意识,这种责任担当意识铸就了船山梦。船山梦与当下中国梦在三个层面相契合:船山主张"大贾富民"以发展商品经济的富国政策与中国梦之国家富强相契合;船山力推彰显华夏民族特色的振兴华夏民族之梦与当下中国梦之民族振兴梦相契合;船山主张"以人为依"、"依人建极"的人本哲学内蕴着人民幸福与当下中国梦之人民幸福相契合。虽然船山梦带有很强的历史、民族局限性,但船山梦与当下中国梦的契合是客观的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15.
1978年以来的这一时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说。王船山文学研究的成果是前所未有的。“得”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研究范围之广前所未有,研究程度之深前所未有,研究方法之丰富多样前所未有。其“失”也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王船山文学典籍的整理停步不前.王船山文学理论与创作的研究浅尝辄止,王船山文学研究选题重复雷同。船山文学研究未来方向为:加大船山文学典籍工作力度,揭开船山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关系之奥秘,努力寻求船山文学理论与创作的原貌。  相似文献   

16.
刘铁山 《船山学刊》2008,446(1):30-34
六十年代前期,大量地出版现代版式船山著作,从选文、校勘、分段、标点、做注到编辑、印刷,短时间里由中华书局等出版船山著作十五种之多,这方面王孝鱼先生的独特功劳不可磨灭;以嵇文甫为代表的一些专家、学者,钻研船山学术,取得一批成为定论的成果;一批新秀脱颖而出,把王船山研究的规模和水平推向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高度,直到“文革”,研究活动仍在艰难中缓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青年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形成经由杨昌济等老师的教导赓续着王船山伦理思想的精神血脉,并在自己探讨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对王船山伦理思想作出了某种超越式的理解.船山伦理思想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认识起步,聚焦于人道内部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群关系的正确处理和对待,系统建构了人我关系论、义利理欲论、理想人格论、修养工夫论,其中"尊生以箴寂灭,明有以反空无,主动以起颓废,率性以一情欲"是其显著的特点.经由杨昌济、刘人熙、黎锦熙以及之前曾国藩、郭嵩焘、谭嗣同等人的传播与介绍,再加上自己对船山著作的研读,青年毛泽东对船山伦理思想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将其视为湖湘伦理文化的活水源头予以开掘与弘扬,并与其寻找救国救民的大本大源联系起来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形成既继承船山又弘扬船山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伦理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船山学刊》的前身是创办于1915年的《船山学报》,在其诞生后的一百年间,经历了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在船山学的研究上都具有特点:民国年间的《船山学报》是从多方面努力在广大并不熟悉船山的读者面前塑造出一个具体而感性的王船山;20世纪80年代复刊的《船山学报》是全面开展对船山思想研究的时期;而在《船山学刊》时期,则是将船山思想的研究推向更加深入,继往开来,有望开拓船山学与国学研究新局面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嵇文甫对船山学的贡献:在政治思想方面,首先是顺应时代的需要突出宣传其某一方面的思想,其次高度评价船山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第三首倡对船山政术论思想的研究,第四明确论定船山思想的阶级属性;在哲学思想方面,首先是肯定船山哲学是在宋明道学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新发展,其次肯定船山是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但有浓厚的唯心主义杂质,第三详述船山哲学的理论成就,第四具体分析其哲学上取得成就的原因;在历史思想方面,首先分析了船山的历史观,其次探讨了船山历史观的性质,第三分析了船山的史学方法论,第四编了《王船山史论选评》。  相似文献   

20.
方克立 《船山学刊》2015,(4):108-112
《现代新儒学与船山学》一书于2015年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现代新儒学与船山思想的相关度为思考的逻辑起点,对现代新儒家学派的"船山学"做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就现代新儒家学者重视船山的原因、关注船山思想的两大基本点、"后牟宗三"时代"批判的新儒家"所提出的"回到船山"等各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展现了现代新儒家学派的船山学研究的总体逻辑进程,并与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船山学研究做了比较,资料翔实,视野开阔,是船山学研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