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区划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都是地理空间上的实体存在,以一定的行政区划作为其地域空间的背景与行政管理的依据,城市发展某种意义上只能存在于行政区划所界定的范围之内。虽然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城市发展的本质并非取决于行政区划,也不奢望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解决所有的区域发展问题,像目前浙江省出现的杭  相似文献   

2.
行政区划调整是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为实现区域或城市经济协调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手段。2010年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在资源整合、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市效率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城市各主体和制度创新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启示未来各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作为最根本目标,把握调整的着眼点放到区域资源的整合上,努力实现区域管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袁飞  黄明华 《城市》2014,(2):50-53
正我国的行政区建制对于地方城市规划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苏州在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于2012年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此次调整对于苏州城市功能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笔者将对苏州功能提升遇到的问题以及行政区划调整对苏州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讨论苏州城市功能优化的机制。一、苏州城市功能提升的瓶颈(一)经济维度——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区划在实践发展中日益凸显诸多弊病,以至于近年来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呼声不绝于耳。尽管这项改革还处于酝酿阶段,但却说明中央决策层的目光已经不仅仅限于原有行政体制,也更加试图从行政架构上寻找突破。  相似文献   

5.
陆小成 《城市观察》2021,73(3):101-107
新时代行政区划调整是拓展空间生产、优化空间布局、改善生态环境的空间重构与资源配置过程.当前,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生产面临"行政区经济"、土地财政、跨域性治理真空、文化缺失与生态恶化等治理风险.新时代的区划调整应该加强对城市空间生产的生态治理,警惕行政区经济和土地财政现象,加快构建生态型经济空间,创新大城市群空间治理体制,构建生态平衡的跨域空间治理体系,提高空间生产的生态文化底蕴,加快区域性雾霾治理与生态保护,重构生态的城市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6.
《城市》2009,(11):79-79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3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新的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将坐落在新港二号路。  相似文献   

7.
一个地级市从中国地图上消失了,这在建国以来的行政区划调整上破了个天荒。上万名吃“皇粮”者面临“分流”,上千名干部的“乌纱”将“缩号”……为什么要这样改革? 改革过程中遇到了什么? 今日东川怎么样?  相似文献   

8.
城市兼并是城市发展的主要路径和方式之一,对整个区域发展会产生极大的效应。文章从城市兼并的动力机制和类型分析入手,以昆明市为例,研究了经由行政区划调整实现城市兼并的城乡协调发展效应,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昆明市城市兼并的城乡协调发展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深入分析张家口市宣化区面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2022世界冬奥会申办成功和宣化行政区划调整等五重战略叠加发展机遇的基础上,从提高思想认识、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认真做好宣化区旅游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统筹规划及科学布局等9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宣化旅游产业腾飞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长株潭城市群行政区经济弱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万涛 《城市》2009,(3):56-59
2007年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但城市群行政区经济色彩仍然相当浓厚。长株潭城市群应通过合作博弈.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并调整行政区划,以弱化行政区经济.为城市群成功建设“两型”社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姜铭  雷仲敏 《城市》2015,(3):28-33
2011年1月,国务院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将蓝色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抢抓蓝色经济发展机遇,突出发挥青岛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龙头带动作用,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西海岸经济新区。2012年3月,《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发布,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建设一个新区核心区、六大经济功能区。2012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山东省政府决定调整青岛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原黄岛区和胶南市,设立新的黄岛区,这为西海岸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奠定了基础。2014年6月,西海岸新区正式获批为第九大国家级新区。为有效推进西海岸新区的开发建设,笔者将总结新区区划调整后取得的成就,分析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有效推进新区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先行先试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前瞻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宪法第30条规定,我国行政区划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中国行政区划表现出多级建制并存(二级、三级、四级建制)、政权机关和派出机关结合、行政公署管县和市管县结合、三级市建制并存(省级、地级、县级)的特点,并且在大多数省份实行市管县体制.近来有媒体报道,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将适时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建立省县两级地方政府体制,但也有专家称,"十一五规划"只是强调"有条件的省进行省直管县试点".  相似文献   

13.
2011年8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安徽省巢湖市被一拆为三,原所辖县区分别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经此调整,合肥市现辖4区1市4县,城市空间、经济体量大幅增加。到2020年,合肥人口规模将达1000万,在皖江城市带上,一个"区域性特大城市"呼之欲出。人口多,城市用水量自然飚升,  相似文献   

14.
彭亮 《现代交际》2012,(5):227+226
本文从城市经济的发展入手,围绕武汉市的城市经济发展问题,阐述了城市品牌的含义,分析了武汉市城市品牌建设的状况,提出并分析了武汉市城市品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提高武汉市城市品牌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杨艳琳  丁畅 《城市观察》2016,(2):125-135
城市主导产业的变迁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其中人口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人口数量的增减、人口结构的合理与否以及人口质量的优劣都将作用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影响城市主导产业的兴衰更迭。本文选取广州市和武汉市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广州市商贸等服务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人口结构的优化,武汉市光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异军突起是人口质量提升的结果;并针对两地人口增长现状,分别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引导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以利于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有效协调城市人口增长与主导产业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行政区划层次虚实结合,以实为主。凡设立国家地方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的为一级地方政权实体,是一级实的行政区划层次;凡设立地方政府派出机构的,为虚设的准行政区,不是一级真正的行政区划层次。可见,中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框架为四实一虚(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县辖区——乡、  相似文献   

17.
杨斌 《城市观察》2013,(6):77-84
城镇化水平是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客观反映。河南省作为我国的中原腹地,内陆发展高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分析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人口推拉理论,根据城市有效辐射半径,对河南省行政区域进行拆分、重组、合并,进行行政区划再调整的研究,探索一条既可有效推动城镇化建设又可规避发展风险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武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调查,分析了武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矛盾,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市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了有益的探讨。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武汉市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研究对我国其他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检察院设置和行政区划设置相对应,对检察院人财物的管理,都按行政区划肢解为相应层级,以地方党政部门管理为主、上级检察院管理为辅。这种管理体制,地方检察院的人财物依赖于地方,受制于地方,检察权易受地方干扰,设立在地方的各级检察院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地方的检察院,与现代法治理念相悖,有碍检察权依法、独立、公正、高效行使。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从有助于保障司法机关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培养人们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的高度提出了"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司法体制改革思路,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按此思路,省级以下检察院的人财物管理职权应从相应行政区划的党政部门中分离出来,统一由省级党委政府实施,构建省级以下检察院人财物由省级党委政府统管、检察系统上下协管的管理体制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结构经历了以“单位制”为主转向以“街居制”为主的制度变迁。由于“街居制”在运作中面临一些深层矛盾,街道办事处改革的呼声一直很高。推进城市治理结构扁平化,有必要撤销街道办事处,由区政府直接指导社区建设,实行“二级政府、二级管理”体制。撤销街道办事处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有待于推进大部门体制、调整行政区划、培育非营利组织、发展公私合作关系等配套改革相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