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治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全面展开,中国共产党在其中起着领导者的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治理的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是在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积淀而来的,蕴含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中,核心要义在于坚持党对文化治理事业的领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构建党领导下的多元主体文化治理格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网络文化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指导,在文化治理中注重加强党的领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治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0世纪前半叶新疆民间文化与城市文化在外力推动下的近现代化进程 进行分析,旨在说明其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心理文化层面都在发生嬗变,但传 统与现代性总是在碰撞中,有从不适应到适应的磨合过程。  相似文献   

3.
赵辉 《理论界》2007,(12):152-153
文化全球化伴随着经济与科技全球化走进我们的视野,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固有的状态在交往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势差、厚度等必然发生碰撞,本文通过对文化适应、文化对立、文化差异的说明阐释了文化碰撞后所形成的文化融合、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的三种结局。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问题,不仅关乎文化事业本身的发展,而且关乎整个社会的进步,甚至关乎到国运兴衰。文化自信指涉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强烈认同及对其创造力与发展前景始终坚信并执着追求所呈现的文化样态。新时代,文化自信本质上强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突出表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历史时期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应把握历史主动,坚持文化为民服务,坚持文化自觉自强,坚持文化守正创新,坚持文化互鉴共赏的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5.
论经济发展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当代世界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全球趋势就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要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文化观念、文化运作的改革和探索也有了新的突破,文化与经济关系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理论界面临的一个充满诱惑力和挑战性的新课题。一、文化是经济的内在的本质属性在理论抽象中,对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进行哲学反思时,经济与文化分别代表着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两个不同的存在,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决定文化。然而,文化除了被…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时代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与文化自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元文化时代,大学生受多元思想文化的影响,在面对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主导文化上出现新的选择与困惑,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文化取向趋势。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两大培养原则,采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三大培养方式,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哲学文化相结合,现实领域与虚拟领域并举,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交汇。  相似文献   

7.
翻译作为语际间的交流活动,不单是语言上的转换行为,而且是文化上的移植行为。在文化发展与变迁的过程中,翻译是引发文化优化与传播的重要推进力量,而旅游景点翻译对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是最直接和直观的,对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以及体现华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景点翻译中体现的文化传播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对自贡市的旅游业发展、对文化的传播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化说到底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适应方式。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侧和方式,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企业文化不同于民族文化,无法否认各国的企业文化都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儒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必将在下世纪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现在总是与过去相联系,本文就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与儒学的现代意义进行一些探讨与分析。一、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我国企业文化的发…  相似文献   

9.
乡村文化现代转型中出现的内生权威弱化和治理功能式微的困境,呼唤国家治理的嵌入。在我国,国家逻辑乡村文化治理是乡村文化变迁演进的历史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治理的实践逻辑的必然要求,其独特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组织权威能够有效链接和整合国家与乡村、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在具体实践中,国家逻辑以价值引领、组织领导和制度嵌入等三种路径对乡村文化进行治理和利用乡村文化治理乡村。为避免过度嵌入引发治理的内卷化,国家逻辑应以不损害乡村文化的多样性、不消解文化治理的协同性、不抑制农民文化需求的差异性为边界与限度。  相似文献   

10.
徽商的兴盛与衰落,与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地域乡土文化三个方面,分别考察了徽文化对徽商兴衰的巨大影响。文章以史为鉴,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建新时代的新徽商。  相似文献   

11.
在对浙江山区14县实地调研与241份样本访谈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生成性归纳法,从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策略三个维度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提炼出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环形结构模型、目标-内容-平台-机制(ACPM)工作模式,归纳出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着人才队伍薄弱、体制机制不顺、发展能力不足、创新能力薄弱、传播平台欠缺等问题,阐述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思路、发展模式等战略构想,提出构建多元驱动型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机制,以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发挥乡村文化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关键变量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文化自觉”的当代蕴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艳东 《兰州学刊》2008,(8):156-158
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即经济全球化,同时文化全球化也必然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首先必须用与时俱进的文化意识统领文化建设,即应有强烈的“文化自觉”。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自觉”内含丰富的意蕴:文化共生意识、文化创新意识、文化竞争意识、文化自主意识、文化安全意识、文化化人意识等。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文化由于有着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野,同时还有着认识论与价值论的不同,因此,不同的文化认识背景也就造成了中西文化对人我观的不同理解和体验。从文化的本质来说,文化人我观即文化对人的理解、对人的自我的理解,体现着文化精神模式的特点,它既是文化的最高精神指向,又是最后归宿,它制约着文化的精神体系。由是,比较分析中西文化在人我观上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对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真切把握,有助于我们寻找中外文化融合的契合点。一、“人天(自然)相合”与“人天相高”哲学在整个人类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它作为“时代精神的精…  相似文献   

14.
茅盾是作为一个作家、文学家而在我国现代文化史上确立其历史地位的,但他又是一个“综合体”,对政治、哲学、科学、社会革命也抱有浓厚兴趣,从而显出其文化思想的开阔性。与同时代作家“文化人”相比较,茅盾的文化思想既保持着同一性的一面,又显示出独立不羁的文化品性。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中国文化界的一位巨人”(王若飞语),在本世纪,茅盾的文化思想、文化选择曾对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建构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岸涛 《兰州学刊》2008,(12):162-164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种文化加速撞击、交融,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西方文化思潮的渗透入手,审视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对我国大众文化的影响,使大众在横向的文化开拓与纵向的文明承传中,分辨是非,把握方向,已成为建设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吴宗友 《江淮论坛》2011,(1):114-118
堪舆文化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居环境学.经由两千余年的传承,直至今日它依然在汉文化圈的“民间”有着重要影响。其核心是,在人居环境的营造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作出基于民间信仰的生态分析、地形分析、区位与方向分析.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的积极互动。文章引述了西方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评价中国堪舆文化的代表性观点,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堪舆文化所蕴含的深层生态学思想,最后从学理层面回答了如何对待这份特殊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左国毅 《兰州学刊》2010,(3):215-218
在资本全球化的过程中,资本的原则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造成了对人们固有的传统道德和价值取向的消解,动摇着人们原来的精神信仰,然而,传统文化精神也会对资本的运作方式产生一种制约作用.在与现代生产、现代生活相结合的过程中以一种新的面貌、新的精神呈现出来。在这两者互动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就有了既适应资本的原则,与资本原则相结合,又保持其文化精神,从而获得新生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三峡文化是以长江三峡为中心、包括重庆直辖市与湖北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内的地域文化。在历史上,三峡文化对巴蜀文化、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都发挥过积极作用。正值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这个跨世纪的宏伟工程进入全面建设之际,探讨三峡文化的底蕴和内核“,揭示三峡文化精神的要义和特点,对于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对于中华民族的继续腾飞与繁荣,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当是显而易见的。什么是三峡文化的底蕴和内核?或者说,什么是三峡文化精神?我们认为,大而言之,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点。一、厚德载物,和…  相似文献   

19.
在对区域文化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一方面,区域经济是区域文化不可缺少的基础,区域经济建设为区域文化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保证;另一方面区域文化建设对区域经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而提出通过创新区域文化,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6,(3):18-18
2006年2月21日,扬州市档案局、地方志办公室和黄山市档案局、地方志办公室在屯溪联合召开学术座谈会,谋划“徽商与扬州”专题图片展,与会专家学者对这一创意的意义、宗旨以及运作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徽商与扬州图片展立足于历史上徽州与扬州的地缘、亲缘、商缘、文缘,发掘徽州文化与扬州文化的紧密联系史料,不仅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而且对两市文化学术交流的推进,都有积极意义,办好图片展,是一件大好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