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官的法律解释是弥合法律的确定性与法律的合理性之间矛盾的重要方式,其有利于克服法律的僵化,使法律回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法官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而可能陷入恣意.因此,本文认为必须构筑完善的法官遴选制度,要求法官恪守程序规定,为自己的解释结果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2.
傅伟勋融汇西方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的考证训诂传统以及义理之学,架构出“创造的诠释学”。“创造的诠释学”从忠实原意出发,走向原意的超越,落脚在新意义的建构上,将自身展示为顺序进行而不得跳跃的五个辩证的层次: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必谓。创造的诠释学是中国 诠释学建构取得的重要成果,它开风气之先,其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获得的思想经验,弥足珍贵。但是,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方法论诠释学,“创造的诠释学”建构缺乏必要的哲学基础考察、系统内部逻辑关系的检视和方法有效性的证立,这导致其内部不时会出现紧张、冲突和相互反对现象,典型地表现在“创造的诠释学”建构的初衷是方法论的,但其理论旨趣却明显偏向诠释哲学,而其对诠释合理性或有效性的说明又不得不依凭于哲学诠释学。与傅伟勋对话,取“创造的诠释学”之长,纠补其短,是后来者必须承担的思想任务。  相似文献   

3.
审稿是编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三审制中审稿人对稿件的理解把握能力是当好"把关人"的关键所在,在初审、复审、终审不同的审稿阶段,都相应地对审稿人的理解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初审阶段强调的是审稿编辑能消除主观理解偏见;复审阶段强调的是审稿专家在视域融合的情况下实现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终审阶段强调的是审稿主编能突破思维惯性的局限性,以超越的眼光综合性理解把握文本。以哲学诠释学的方法为基础,不但可以使审稿中的理解偏差得以纠正,理解障碍得以克服,同时也可以提升个人的审稿能力和水平,对刊物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康德在认识论的"哥白尼革命"中思维方式的转变,是通过其树立人的主体性来实现的,而其主体性的树立,又是通过重新理解客观性概念来加以论证的。获得了客观有效性的主体性才是真正树立起来的主体性。因此,客观性概念才是理解康德"哥白尼革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
长期以来,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本体论阐释学占据着我国阐释学研究的主导地位,而意大利哲学家埃米利奥·贝蒂的方法论阐释学较少受到重视。其实,贝蒂的方法论阐释学理论在西方阐释学史上地位重要,它与本体论阐释学共同构成当代西方阐释学全貌。在贝蒂的代表性著作《阐释的一般理论》中,他将"价值"作为其整个阐释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由此进而将客观性区分"理念客观性"与"实在客观性",指出阐释活动是通过"意义形式"为中介,追求"理念客观性"的辩证性与公共性过程。从"阐释逻辑"所要求建立的确定性、开放性、收敛性、可接受性等立场出发,对贝蒂阐释学理论基础部分的若干重要概念进行辨析,并借鉴其理论中的合理因素,对于丰富和发展"阐释逻辑"本身以及推动中国阐释学思想体系构建都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主客二分的认识图式下,法律解释的目标是追求具有客观实存性的立法者意图或者文本意图,然而方法论意义上的法律解释难以摆脱其在认识论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历史性与非历史性的悖论.对法律解释的认识论目标进行哲学检讨,可以得知方法论意义上的法律解释犯了真理符合论的谬误,因在本体论意义上对真理错误的预设导致了认识论目标的谬误.所以,必须对法律解释的目标重新检讨,将法律解释的客观性与有效性区分开来,而法律解释的有效性是通过融贯性和共识性共同保障的.  相似文献   

8.
诠释学源于对神圣文本的说明,最初是作为精神科学独有的方法论出现的。20世纪之后,科学的本质和作用显现出其携有社会因素的属性。英美分析哲学思想与欧洲大陆传统哲学思想的碰撞与沟通之后,当代科学哲学家们逐渐意识到诠释学在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中的普适性。没有绝对独立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普遍具有诠释学的特征。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方法论的相互侵染促进了科学方法论的扩展。  相似文献   

9.
哲学诠释学视域中的"文本"具有不同于一般文本的特性:在文本的所指上,伽达默尔的文本指的是最初写成的东西,它产生于理解的受阻,并因理解的可能性和效果的不同而具有不同层次的划分;就文本的特征来讲,伽达默尔的文本作为一个哲学诠释学的概念,具有本体论意义,文本不再是主体的客观对象,而是理解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其存在于和读者的历史对话中,对其理解的最终意义是应用于自身。  相似文献   

10.
以哲学诠释学为视角分析作为存在意义的法律解释,能够发现法学前见作为法律解释前提存在的必然性。因此,法律解释学应恢复前见的合法地位,在法律解释的视域融合过程中领悟相对客观的法律真理,剔除不合法前见,使前见不断向前发展。法学前见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凸显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而法学前见的特征表现为历史性、开放性、创造性、实践理性和客观性等几个方面,其中,法学前见的客观性对于实现法治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诠释学突破了西方传统的思维方式 ,实现认识论向本体论的转变 ,把意义世界的建构作为自己的主题。而诠释学的这种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与中国古代哲学的一致性。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正是致力于建构意义世界 (天人合一 ) ,以及追寻达到这种境界的途径 (悟 )。而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意义世界的跌落 ,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因此中国古代哲学对于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闻价值论:关于新闻客观性问题的哲学思考肖娅曼关键词:新闻价值新闻倾向性客观性主体性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研究一直面临一个巨大的困惑,那就是新闻的客观性与新闻的倾向性之间的冲突。人们似乎处在一种两难的困境:追求客观性,就得否定倾向性;承认倾向性,就得...  相似文献   

13.
“述而不作”与“辞达而已”均出自《论语》,且都是富含诠释学精诣的命题,前人多分别进行过论述。今将两者放在同一个诠释学理论的平台上,以求更好地揭示出这两个命题间的内在关系。我们今人对“述而不作”的理解是建立在“辞达而已”的基础之上的,“述而不作”对元典或经典的诠释态度最终凝结于语言得以表现,“辞达而已”恰好囊括了我们对“述而不作”诠释的维度。  相似文献   

14.
依据中国学术的一贯传统,所谓“诠释学”实际上就是“诠释之道”,有古今之别,更有中西之异。据此,不仅可从根本上阐明中国诠释学研究的合法性,厘清中西诠释传统和理论之间的关系,更能获得中国诠释学研究在“后西方”时代的自我定位和发展方向。中国诠释学研究所要努力探索和建构的,乃是中华文明的现代诠释之道,它将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诠释传统,自成一体而又具有充分的开放性、涵摄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15.
哲学诠释学认为,理解是读者视域和原作视域的融合。因此,在重视读者能动性的同时,还需要充分尊重原作,尤其应该尊重原作所蕴含的“事情本身”。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时间距离在理解中的消极作用,使读者和文本能够真正对话,并产生真正意义的理解和翻译,从而尽力避免翻译中的误读和误译。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关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习惯见解,本丈旨在指出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是“经验”问题,而不是“理解”问题。文章通过探究《真理与方法》的写作体例与表述方式、伽达默尔同海德格尔的关系,阐明造成这种“理解”倾向的原因。并总结、评述“诠释学经验”范畴。  相似文献   

17.
理查德·A·波斯纳在其《法理学问题》一书中,从认识论、本体论、法律解释和实质正义等方面对传统意义上的法律客观性提出了质疑,并以新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试图构建"交谈"意义上的法律客观性,即特定境况下的合乎情理。此文是对波斯纳提出这一问题的背景和他对该问题的阐释过程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一些学者在研究通常被称之为儒学的中国传统经学时,将现代化叙事应用于前现代中国,用当下的标准来衡量儒家。如当下发生变化,标准亦随之改变。在稍早以前的当下,以工业革命时代欧洲标准衡量下的中国显得贫穷、落后,人们将这种落后局面不公正地归咎于儒学。今日中国之当下已然不同于昨日,儒学亦不再被当作通往现代之路的障碍,转而被视为其促因。可见这种价值判断的变化取决于用何种当下来衡量哪段过去。在20世纪50年代,学者们孜孜以求社会主义在俄国成功的原因,而今21世纪,则大多书写其消亡。我们在对最近东欧选举的观察中已然发现,之前为社会主义盖棺定论是操之过急了,这同本世纪早先在亚洲宣布儒学已死的情形如出一辙。可以说,1900年前后的世界史,通常书就于这种现代主义叙事。  相似文献   

19.
果然巴·索南桑格是15世纪萨迦派一位注重学理的人物。他曾经对宗喀巴的佛学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影响深远。在他的名著《辨别正见·胜乘要义月光》中,他从七个方面驳斥了宗喀巴的学说:(1)"胜义空性"的论述超出了中观思想;(2)对"世俗名言"的定义错误;(3)"灭是实有"的说法有严重过失;(4)有情所见外境不同的解释自相矛盾;(5)大小乘同证"二无我"的"创见"经不起分析;(6)大小乘断证境界的阐释有误;(7)对不承认阿赖耶识自证分而主张外境实有的批判。这些批判,从诠释学的角度看,反映了中国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欧文·亚隆的《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介绍了心理治疗的一些重要问题,本文以该书的内容为基础,分析亚隆心理治疗技术与过程中的客观性。本文意欲用旁观者这一概念来分析其客观性的特性,从治疗师的角色、共情、此时此地几个方面来分析其客观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