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北平文化以其浓郁的民族性,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老舍先生在小说中常借用众多人物形象及其特殊时代背景,表达出对北平文化的深切关注。从家族文化、商业文化、旗人文化3个方面探求了老舍小说中展现的北平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始终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观念和文化信仰的作家,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发表于1935年的短篇小说《断魂枪》,堪称老舍文化小说的扛鼎之作.本文通过对老舍文化性格及文化立场的分析,将老舍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立场与《断魂枪》的深层文化意蕴进行比照,对小说《断魂枪》的文化主题和人物形象进行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李娃传》是唐传奇中的一部经典之作,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所体现的并不只是文学上的魅力和意义,其中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也是极为深厚的. 本文旨在挖掘《李娃传》中关于中国传统婚恋观、新女性观及中国文化雅俗兼容观的深层意义,来寻找其中的文化内涵,让读者对其作一个全新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4.
老舍小说创作具有很突出的尚“三”特征,探究这一创作现象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老舍小说创作的艺术结构与文化意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笔者近20年来在中国三星的工作经验作为基础,以实际体验、交流和观察内容作为依据,探讨中国人的"面子"文化在组织中的表现及作用。中国人交往中的"面子文化"在外资企业中对企业组织效率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进而讨论了"面子文化"发挥作用的场合性问题,还讨论了与"面子文化"并存的其他文化要素。对于外资企业来说,理解中国文化及其在企业组织中的表现,能减少不同文化交流间的摩擦和冲突,是企业中国"本土化"成功与否的关键。试图把本国形成的原来公司文化简单而直接移植到中国的方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Spencer-Oatey所提出的可以从身份认同理论出发对面子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的假说为理论依据,从一部中国现代电视剧中所收集的语料对中国文化中面子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面子在中国文化中是与受人尊重的身份和地位息息相关的,而且中国人不仅认为个人的面子与自身社会属性相联系,也和其家庭成员,朋友以及所在的社会群体有关。因而,我认为中国文化中的面子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可分成个人,关联以及群体面子三大类。  相似文献   

7.
老舍是幽默大师,但把老舍的作品作为一种整体的文化现象来解剖,并最终确定它的美学品味,就不难发现,老舍创作的喜剧化表现,沉淀着深刻的悲剧意味。笔者从老舍创作前后期的比较以及老舍作品与西方文学大师创作的比较出发,论述了审美活动中悲喜两个范畴相反相成的规律性表现,从而确定了老舍整体创作的悲剧性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老舍在长篇小说领域里开辟了一个五色缤纷的喜剧世界。当我们走进其中,会情不自禁地笑个不停。是发自一个个充满奇趣的小插曲,还是有感于作者一串串幽默、机智的语言,二者兼或有之,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活跃其间的喜剧性格。老舍的喜剧,基本属于性格喜剧。作为现实主义作家,老舍笔下的人物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加工而来的。在创造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老舍先生一生有两支笔:一支毛笔、一支钢笔,好像是他中西融通的象征。他的"拿来"和"送出"是值得中国文人学习的。老舍曾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他是作品被翻译成外文最多的作家,是把世界上最难的文字之一中文送向世界的人。老舍先生的魅力究竟在哪里?--这是他留给我们永远体味的谜面(编者)  相似文献   

10.
老舍用40余年的创作生动描绘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社会巨变,他塑造的妇女群像更是令人惊叹。考察老舍创作中的女性形象,既可以跟踪现代中国的发展轨迹,又可以透析出现代中国妇女的解放历程——个体成长与群体成长状态。从她们的成长轨迹看,妇女经历了"无我""小我""大我"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自我认知以及由此引发的他者效应。探究老舍,就是探究一部现代中国文学史,也是探究一部现代中国妇女的成长史和解放史,甚至是一部中国社会的心灵史和革命史。  相似文献   

11.
由模仿开始的中国荒诞戏剧在经历了20年的吸纳、误读之后,最终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荒诞喜剧。中国荒诞喜剧的生存形态主要有搬演型、解构型、组装型、原创型等四种。其形态特征主要包括闹剧式的舞台呈现、隐晦深刻的思想表达模式、反讽的美学构成、喜剧的终极效果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面子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介绍Penelope Brown和Stephen C.Levinson的面子礼貌理论,据此阐述中西方维护面子的差异:中国文化倾向于对正面子的维护,西方文化偏重保全交际者的负面子。从历史、价值观体系角度分析造成中西方面子观差异的根源:中国文化中面子观根植于群体意识和儒家文化,而西方文化中面子观受个人主义价值观和契约精神的影响很深。在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加的今天,要尽力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冲突,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文章明确提出中国古典喜剧的终极关怀是生命的成长这一命题,与西方否定性喜剧相反,中国古典喜剧基于对生活的肯定,其基本类型是贬恶扬善、畅想“团圆”和微言刺上.哲学基础与审美形态是圆周性思维与评判式冲突,在“团圆”之趣中表现出顽强性与顽固性的抗争,唱出正义战胜邪恶的“生命”之歌.  相似文献   

14.
冯小刚的喜剧电影中贯穿着诸多传统文化内涵,能调动观众心中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其喜剧素材在嘲讽当代社会现实之时,又表现了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价值。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剖析其作品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现代社会对于传统文化内涵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元代喜剧不仅是中国古典喜剧创作的第一次高峰 ,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古典喜剧创作的最高水平。元代喜剧产生于一个特殊的时代 ,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 ,体现着一种新的审美特征。元代喜剧创作的兴盛与元代审美风尚的变迁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元代喜剧创作的繁荣 ,既是元代社会变迁与时代文化选择的产物 ,也是喜剧艺术自身积累与发展的结果。探讨元代喜剧繁荣的深层原因与内在规律 ,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元代喜剧的鲜明特色与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喜剧思想史上,主观论是一种侧重从主体角度阐释喜剧问题的理论思潮。这一思潮着重从心理学视角发掘主体隐秘的心灵世界,它对笑与喜剧心理及生理基础的研究是一种完备而科学的喜剧观念体系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人自身尊严的肯定和对于自我价值的反省不仅体现了一种反封建精神,而且也表达出思维主体对于精神自由的重大期许。它在推进中国现代幽默喜剧创作勃兴的同时,也注定了这类喜剧相对纤弱的格局,削弱了它们适应现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情景喜剧源自美国,智慧幽默的对白、轻松机智的剧情都让情景喜剧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并有庞大的受众群体。电视剧亦是一种文化表达,电视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带去的不仅是幽默搞笑,更多的应该是文化内涵,因此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扮演文化使者角色。  相似文献   

18.
喜剧小品因篇幅限制一般不正面表现重大题材,但是它能反映社会心理变迁.黄宏的小品渗透着国家意识形态引导下的"良民"心理,因而成为社会关系再生产过程中的润滑剂;赵本山的小品则具有喜剧萌芽期的狂欢性质,颠覆了惯常大众传媒中被扭曲的农民形象,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同.  相似文献   

19.
情景喜剧是美国娱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该类节目在中国越来越流行。幽默是喜剧的精髓,作为表现情景喜剧幽默效果的重要手段———言语幽默在情景喜剧的传播和流行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近年来刚播出的情景喜剧《破产姐妹》为蓝本,选取言语幽默对白,从语音、词素、词汇、修辞和先例等推理线索对对白中的言语幽默进行实例分析得出:言语幽默翻译中必须遵循三条翻译策略———保留原语推理线索、保留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落差、保留译语观众同原语观众相同或相似的处理努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小说史上,张飞、李逵、牛皋、程咬金、焦赞、焦廷贵等形象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传奇喜剧英雄系列。他们是在虽微弱但却源远流长的中国喜剧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对正统文学尤其是史传文学的反动和下层文人大胆的艺术创造过程中产生的。他们是中国平民喜剧精神的物质凝聚、集中体现和高度总结,是平民喜剧精神与元、明、清之际时代精神交合作用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