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反个人崇拜引起毛泽东的警觉,反冒进事件进一步加深了毛泽东对于反个人崇拜的担心和反感。1958年初,毛泽东公开提倡所谓“正确的个人崇拜”,党内高层开始合力为个人崇拜造势。但彭德怀在个人崇拜问题上坚持不跟风。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将批评的矛头直指毛泽东本人,给个人崇拜泼了冷水。毛彭冲突由此引发。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的批判,直接导致个人崇拜进一步升温,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个人崇拜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文章着重从领袖与群众、躯体与精神、个人专断与集体领导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天才是什么和领袖是“人” ,不是“神”等方面论述了彭德怀反个人崇拜的思想。同时 ,对个人崇拜与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彭德怀在庐山会议的遭遇来看,庐山会议期间中共中央存在一些问题:"左"的指导思想仍占主导地位;阶级斗争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错误发展;个人崇拜、个人专断和民主制度不完善;高估国际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于彭德怀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作用,以往的党史论若曾有过种种评价,可分三个阶段:建国初期,对彭德怀的作用是肯定的;1959年庐山会议后,特别是“文革”期间,彭德怀被说成是所谓“在民主革命中参加我党的一部分资产阶级的代表”①,反对毛泽东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犯逃跑主义错误.丢失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术界就彭德怀  相似文献   

5.
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正气歌》 彭德怀同志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的命运是众所周知的。他在这次会上遭到错误批判以后,便悄然离开了中央领导岗位,深居北京西郊的吴家花园,过着“闭门思过”的生活。1965年9月恢复工作,毛泽东同志委以西南三线建设付总指挥的重任。临行前,毛泽东同志在同彭德怀同志的淡话中,充分肯定了他的历史功绩,甚至表示“也许真理在你那边”,“我过去反对彭德怀同志是积极的,现在要支持他也是诚心诚意的”。他的“问题”应该算是已经结束了吧?孰料1966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与"文革"时期的个人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革"时期毛泽东对个人崇拜到底是一种什么态度,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毛泽东既有提倡和接受个人崇拜的一面,还有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崇拜进行抵制和反对的一面.在"文革"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下,毛泽东对个人崇拜的态度是矛盾和复杂的.  相似文献   

7.
中共八大反对个人崇拜,是苏共二十大后国际共运阵营的大势所趋。毛泽东对反个人崇拜喜忧参半的复杂心态,使得反对个人崇拜问题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敏感话题。中共八大对反个人崇拜做了低调处理。邓小平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反个人崇拜问题进行了集中概括。邓小平的谨慎态度意在维护毛泽东的威信,反映出八大对反个人崇拜问题的认识局限。  相似文献   

8.
正1959年8月,张爱萍等人奉命到庐山参加中央全会,批判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5日,轮到张爱萍发言,他只说些诸如彭德怀有时骂人、训人之类的话,只字不涉及什么"反党"之类的政治问题。庐山会议结束后,不少人对彭德怀唯恐避之不及,只有  相似文献   

9.
彭德怀同志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是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一九五九年,在党中央召开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同志蒙冤受屈,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反党、反社会主义等罪名。十年内乱期间,彭德怀同志又遭到残酷迫害,丧失人身自由,被长期“专案审查”,直至含冤逝世。《彭德怀自述》(以下简称《自述》)是彭德怀同志在蒙冤中的严正申辩。他不顾加于他的骇人罪名,从容地写下自己为革命出生入死的历史,显示出彭德怀同志光明磊落的胸怀。他的伟大风范将长留于天地间。《自述》是一部关于中国革命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0.
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遭到错误批判。1966年“文革”开始后,彭德怀被关押在北京卫戍区里,不断接受批判和批斗。因长期的铁窗生活和无情折磨,1973年春,彭德怀患上了直肠癌。铁汉一般的彭德怀终于被林彪、“四人帮”整垮了。他每天很少进食,大便出血,身体完全虚脱。由于癌细胞不断扩散,他疼痛难忍,躺在牢房的木床上,不断地发出痛苦的叫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析了彭德怀庐山上书的主要思想动因 :他对“大跃进”谨慎、怀疑的态度为其日后上书奠定了思想基础 ;他在故乡之行和东欧之行后对“大跃进”严峻形势的深层反思 ,是其上书的主要因素 ;对庐山会议前期纠“左”不彻底的深切担忧和不安 ,是他秉笔直书、直言相谏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普遍认为,毛泽东晚年犯个人崇拜的错误是由于其在成绩面前骄傲自满,此结论需要重新研究。事实上,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毛泽东,在伟大胜利和成绩面前,一直是谦虚谨慎的。明确反对对他的崇拜和迷信的宣传,只是在晚年,由于他的理论和实践连遭挫折和失败,他感到孤立和不安,才提出需要搞点个人崇拜。毛泽东晚年的个人崇拜,不是理论认识上的原因,而是路线斗争、政治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论长征途中会理会议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中央在会理会议上排除了怀疑中央正确领导、反对机动作战的错误思想的干扰,坚持了遵义会议精神,确定了红军北上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巩固了遵义会议之后确立的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会理会议也给张闻天和彭德怀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59年庐山上发生的彭德怀事件对接班人问题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加深了毛泽东对于党内出现"赫鲁晓夫"的忧虑;突出了林彪在接班人序列中的地位;为刘少奇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革命战略经常得不到全面、辩证的阐释。通常的研究不仅过于狭隘地关注于毛泽东对农民的重视,而且也很少考虑他在国家形成过程中的贡献,而这一点其实是内蕴于毛泽东革命战略中的重要维度。毛泽东对农民的重视主要是一种战略和策略的需要,毛泽东从未否认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毛泽东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经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资本主义观。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变动的,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肯定—否定的过程。邓小平在坚信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同时,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江泽民在充分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被代替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看到了其发展的潜力,主张与资本主义合作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三代领导人的资本主义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在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锤炼出来的。毛泽东在对教条主义的批判和斗争中所形成的理论品格和崇高风范、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胆略,是留给后人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语言艺术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一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紧密相连.他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形式方面.毛泽东在演讲与著作中,善于高度概括,巧用比喻,善于运用人民群众的语言,活用成语、典故、警句,同时寓庄于谐,幽默风趣.正是由于毛泽东的大力倡导和率先垂范.才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大众化、通俗化.并深入人心,成为全党的行动指南,成为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如何正确对待毛泽东著作是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切入点。罗荣桓一向注重对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并在学习毛泽东著作的态度、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正确主张。这些主张至今仍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精神”研究四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毛泽东思想体系具有层次性,毛泽东精神是毛泽东的智慧、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人格的结晶,是毛泽东的思想、理论、诗词、书品、生活和实践中蕴含的最深层的本质。毛泽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20世纪的集中体现,是振兴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动力。加强对毛泽东精神的研究、宣传和弘扬,是人民的呼声,时代的需要,是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